生艺人
艺术,总在无限逼近美之源,觊觎仙境”如欲之南海,何恃而往?“灵感是菩提的暗谙密语,众生难得,艺人类成了美学体系里的向导,中媒,福音,或是信使,RNA,五官六感获得的信息资源变成他们的七情六欲,总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小学有篇课文《蜜蜂引路》,在蜜蜂看来,花儿的美丽和芬芳就包含高雅的生存艺术,尤其那些不结果子的花,。在如花的艺术世界,文艺工作者也模仿蜜蜂的勤劳,做着大自然的搬运工。
艺术分雅俗,就像嗡嗡叫的分蜜蜂跟苍蝇,如果说生态系统伴随着蜜蜂的苍蝇化开始衰败,那文明低谷一定是从文学艺术低俗化开始,文革里拍死的不只是苍蝇,文革后大红大紫的不单是蜜蜂。如果说一部《马可波罗游记》就能让”蝇“人”蜂“拥而至,那么长城,秦陵和故宫,金字塔,空中花园和泰姬陵的确成就了四个文明古国。看得懂八字舞,就一定看得懂高雅的艺术。
艺国她乡,等级分明,艺术中枢可长于长城,高于金字塔,大于故宫,重于泰山这些物质的结构既成就了艺术的时空流传,又磨灭了艺术的轮回发展,就像横卧在黄河上的黄土高原,既有植被赖以存系的土地,又有水土流失的无奈,扎根十年的树木立足百年的人都在随着风水,气候轮流。艺术神经纤维又可小于核舟,细如蚕丝,薄如宣纸,轻如鸿毛。艺术是一门宏观微观的技术哲学。
在哲学上,消耗一定的资源能量,形成有秩序的或繁或简的美学产物。以文学为例:有的一路向西,其熵值难于十万八千里,作品流传度广于所取经书;有的如西湖荡舟,柔情似水,千年等一回;还有的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终究穷途末路;有的披荆斩棘,独辟蹊径,却跑进了北京胡同。
鲁迅,正如鲁迅,爱也,恨也,妒也,嫌也,文字文过的崎岖的蜀山,流言流经的浩瀚学海,终究只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泥墙根一带,开发者的乐趣,周庄看戏夜航的乌篷船下,逆水行舟的哲学。没有艺术的地方人是去不成的。因为无路可走,或者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遍成了路。(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何首乌,有长成人型的,吃了可以长生不老,人参果的婴孩形象,心形的蟠桃,敦煌的壁画,皇族的装潢,四大名著里的艺术形象,无一不是艺术对人性和灵界的一种供养,越是天神最看重的法器,贵族最赏识的玩意也就最具有完善的艺术审美需求,即使有时会和实用性发生某种冲突,由此,艺术并不是生产力过盛带来的附属产物,但艺术却是受到科学技术的制约,艺术是区别于物质需求的一种精神食粮,像道家的长生灯,佛家的香火,茶道,摇酒。虽说衣食足而知荣辱,仓禀实而知礼节,然艺术存在,却不受这种限制,伟大的艺术家常常是衣衫褴褛,放荡不羁,超乎某种道德的规范,定能释放自由的意志,呼之欲出,蓬勃而发。灵感就是天神扔下的果核,魔豆的种子,给与一定的科技支撑,他们就能扶摇直上,直插霄汉,被九重天的玉帝欣赏。
艺术家本身就是行为艺术者,他们的夙求是用某种技术手段来复制内心世界里架构的虚拟镜像,制约他们创作的无非是技术,时间,空间,元素,与工具,当他们面对的这些主要矛盾充分限制自由的发挥,那么自身形象反成了需要暂且忽视的对象,形象的突出变化恰好是内心状态的外化与重塑,只有把肉体塑造成一件艺术的本体,才能内外统一,天人合一了。
人无论怎样对自己轻描淡写,但对于你爱的东西一定要精心呵护,走进创作环境,错落有致的是几个未完的作品,一切无规律的事物只为伟大的定律准备,仿佛周围的无序就是冰山雕塑家踩在水底的八分之七。
我有一个夸张了的梦。
我变身为小有名气的皮鞋匠,店铺踏破铁鞋无觅处,在一个小巷子深处,经过一段撒了钉子的碎石路,一处水门汀,一块冰雪覆盖的土路,还有布满踩炸的炮仗的水泥地,。我盼望能有人来找我订鞋,但又不想把鞋把鞋送走,仿佛那是最后一双,最好的一双,直到有一位自称很久以前订过鞋的姑娘来到我的店里,,决定为她现做一双,却发现我怎么也做不好,我看着她那双完美的脚,心想那双最好的鞋一定是属于她,她看了一眼鞋子,又看了一眼我脚上的皮鞋,说到这双鞋子我不要,你我也不要就走了,我百思不得其解百思不得其解。
梦醒了,我才恍然大悟,鞋子由于放的时间太久,蒙上了一层灰尘,油光有些暗淡,我脚上的鞋子居然是帆布的,鞋子的本身是完美的,没有丝毫变形,但是鞋是脚的衣服,鞋油是鞋子的衣服,灰尘是鞋油的衣服,至于自己脚上的帆布鞋根本就是没穿衣服。好的艺术品假如没有像样的衣服也是没法见人的。,
艺术是生物,艺术细胞是一种寄生在人类脑部的有益微生物,他可以产生多巴胺来维持你的精神兴奋。
正如梵高的向日葵,,巨人的肩上,恐高不胜寒冷,精神危机,永不见天日,唯独向日葵始终那么阳光,梵高多想把向日葵种到自己的脑海,心田,。
“像日”自远古的太阳来的艺术品,把太阳光变成味觉享受,一个舶来品,高挑的腰,却有两只大手,黄金比例的花环围绕的饱满天庭依偎着螺旋发散的籽,
梵高可以于一株植物身上同时见到根茎叶花果种子,他只用浓烈的黄色就写出了画出不同的自我,梵高给弟弟西奥写信多次提到《向日葵》,有见过十二朵的,有见过十四朵的。有时梵高认为自己就是其中的一朵向日葵,只是病了的向日葵,我见过的《向日葵》绝对是十五朵,我没有见过长在瓶子里的向日葵,十五朵金花挤在一个看似半透明的花瓶里,究竟该怎样伸展或是扭转腰肢,也许强烈的向阳性,使得向日葵的根极力从透过瓶子的阳光里发现什么,倘若发现的是价值连城的美学宝物,那么那十几朵葵花本身一定就是最美的艺术家。不敢品论梵高,就只能写写葵花了。
艺术是繁花,也是草根,还是树叶,艺人是风媒,是蝴蝶,更是蜜蜂,只有这样相生相息,艺术才能在这片宇宙遗忘的土地上像向日葵一样生长繁殖变化下去罢。
- 推荐。2014-10-20 16:45
- 推荐阅读:艺术,总在无限逼近美之源,觊觎仙境”如欲之南海......欣赏才情!祝友创作愉快、安好!2014-10-21 18:10
- 回复@雪灵:其實我有憂鬱症(抑鬱症),無論是讀書還是寫文字,多了就會頭疼。2014-10-23 20:50
- 文字像是灵动着的,吸引人不断读下去。2014-11-08 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