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世态炎凉
挫折是蚌里的沙,古树上的沧桑,将军身上的伤疤,没有经历挫折的人生,一定长不成参天大树。
在医院,看见护士指导父母,在初生婴儿啼哭时,正确的做法是:不要立刻去抱他们,应该让他们哭一会儿再抱,这样可以进行挫折教育,还能提高婴儿的肺活量。开始觉得很奇怪,仔细想一下,很有科学道理。
小时候,禾苗插进田里,几天之后,父亲就把水放干,一直让太阳把水田都晒干,这叫“坐蔸”。“坐蔸”之后的禾苗,矮而粗壮。因为禾苗害怕太阳晒,拼命把根往深处扎,所以根系特别发达,这样的禾苗一定会有好收成。这是对禾苗进行挫折教育。
一个朋友,中等师范毕业后在一个村小任教,有一天,因为班上两个孩子打架,家长怪他处理不好。冲过去就给了朋友一个耳光,因为家长是村里的干部,教育局出面还让朋友当众道了歉。一辱之下,朋友与闻一多一样,数月不下楼,发奋学习,居然考上了研究生,永远离开了这所村小学。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有专家断言,人类进化的最根本的推动力是什么?——战争。战争,也许是人类对自己最好的“坐蔸”。每一次,都是在废墟和焦土上重建家园,拼命地去强大自己,让种族繁衍生息。我不知道这种观点是否正确,我也不想去深究。(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有人慨叹世态炎凉,对这种世态深恶痛绝。俗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世上多是嫌贫爱富之人,都只会锦上添花,绝少人雪中送炭。这应该是适者生存,物竞天择的丛林法则,明哲保身,没有什么不好。
史载,中唐时期曾两度出任宰相的王播,少年时贫穷孤苦,生活没有着落,寄居在扬州惠昭寺木兰院,跟随“阇(shé)梨”(梵语,意谓高僧,泛指僧侣)吃斋饭。僧侣们是集体用餐的,用餐时撞钟相告,王播便放下功课赶来吃饭。时间长了,僧侣们对他的“吃白饭”厌恶起来,就悄悄地聚集用餐,饭后再敲钟,等王播闻声赶到时,连口米汤也没有了。
受到这种作弄后,王播更加发愤用功,于贞元十年(794)考中了进士,随后步步高升,位至宰相。唐穆宗长庆二年(822),王播出任淮南节度使,坐镇扬州。慧昭寺的老僧得知后,在寺内寻找王播的遗迹,发现了王播当年在墙壁上写的诗句,立即用碧纱罩盖起来,当作珍贵的文物保存。24年过去了,王播重游旧地,看到碧纱罩壁的情景,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于是在旧时题诗的地方,又写了《题木兰院》两首绝句:
“二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
“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梨饭后钟。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苏秦游说六国失败,父不以其为子,妻不以其为夫,嫂不为炊,变成人见人躲,个个讨厌的臭狗屎。后来做了合纵联盟的盟长,担任了六国的国相。苏秦北上向赵王复命,途中经过洛阳,随行的车辆马匹满载着行装,各诸侯派来送行的使者很多,气派比得上帝王。周显王听到这个消息感到害怕,赶快找人为他清除道路,并派使臣到郊外迎接慰劳。苏秦的兄弟、妻子、嫂子斜着眼不敢抬头看他,都俯伏在地上,非常恭敬地服侍他用饭。苏秦笑着对嫂子说:“你以前为什么对我那么傲慢,现在却对我这么恭顺呢?”他的嫂子赶紧伏俯在地上,弯曲着身子,匍匐到他面前,脸贴着地面请罪说:“因为我看到小叔您地位显贵,钱财多啊。”苏秦感慨地叹息说:“同样是我这个人,富贵了,亲戚就敬畏我,贫贱时,就轻视我。何况一般人呢!假使我当初在洛阳近郊有二顷良田,如今,我难道还佩带得上六个国家的相印吗?”
西汉•司马迁《史记•汲郑列传赞 》:“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开封的翟公曾做过廷尉,在任时拜访者众,被罢官后,宾客无一而至。门口冷落得几乎可张网来捕捉鸟雀。官场多变,过了一个时期,翟公官复原职。于是,那班宾客又想登门拜访。翟公感慨万千,在门上写了几句话: “一生一死,乃知交情;—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古人如此,今人也如是,从正面用积极的观点看问题,世态炎凉并不是什么坏事。当我们有一颗感恩的心,对每个这样“善待”我们的人,顶礼感恩,其实亦是一种觉悟。
文:性淡如菊QQ171918223
-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只有在挫折中人才会不断成长起来,感恩挫折。2014-10-29 21:58
- 欣赏,问好!2014-10-29 22:33
- 哲人、佛心,妙笔,生华文章是我无法企及,佛心为慈,凡心为爱;我总感觉你的思想好似有些不太通透,似乎连你自己也说不清楚,所以总感觉有时主题不明朗,达不到一个高的境界,不知感觉认知是否沾边?2014-10-30 00:23
- 回复@淡泊生活:感恩朋友,顶礼朋友,梦中人说梦中话,哪有什么通透不通透啊,只不过是梦呓而已,不要执着于我的文字。文乃心声,是我心不定。2014-10-30 06:53
- 回复@老桥:问安老朋友2014-10-30 06:54
- 回复@一片云:问候老朋友,感恩2014-10-30 06:54
- 视野独特,笔锋犀利!欣赏问好!2014-10-30 09:33
- 挫折是蚌里的沙,古树上的沧桑,将军身上的伤疤,没有经历挫折的人生,一定长不成参天大树。顶!2014-10-30 10:46
- 拜读!喜欢您的笔锋!问好!2014-10-30 12:03
- 欣赏佳作---古人如此,今人也如是,从正面用积极的观点看问题,世态炎凉并不是什么坏事。当我们有一颗感恩的心,对每个这样“善待”我们的人,顶礼感恩,其实亦是一种觉悟。2014-10-30 14:14
- 欣赏!赞!2014-10-30 15:07
- 欣赏佳作,赞!2014-10-31 17:09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不知道”改为“不知义”,三字经里面的句子,最好不要改,建议。一篇很美的散文+论文的特点。论点是:题目,论据:史事+生活上事情,论证:通过引经据典,日常现象,阐述了文题。严格说,题目是论文特点,形体似散文,知识点教人学习,拜读了。推荐!学习!2014-11-01 11:06
- 火上浇油,疤上撒盐,别有风味2014-11-03 09:08
- 我觉得很好,有理有据,观点值得借鉴,人是得要“坐蔸”,否则难以成长,时代需要“坐蔸”,否则难以进步,是所谓世态炎凉方见真伪,方能应对。欣赏!2014-11-03 14:19
- 回复@叶下本牛:问好朋友,谢谢雅评,祝您快乐,顶礼!2014-11-06 06:43
- 回复@单衣:问好朋友,谢谢雅评,祝您快乐,顶礼!2014-11-06 06:43
- 回复@五香豆666:问好朋友,谢谢雅评,祝您快乐,顶礼!2014-11-06 06:43
- 回复@王鹏:问好朋友,谢谢雅评,祝您快乐,顶礼!2014-11-06 06:43
- 回复@风语:问好朋友,谢谢雅评,祝您快乐,顶礼!2014-11-06 06:44
- 回复@三水散人:问好朋友,谢谢雅评,祝您快乐,顶礼!2014-11-06 06:44
- 回复@黑土地HELEN:问好朋友,谢谢雅评,祝您快乐,顶礼!2014-11-06 06:45
- 回复@远方的呼唤:问好朋友,谢谢雅评,祝您快乐,顶礼!2014-11-06 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