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闭目养神”

11-29 作者:茶海之心

谈“闭目养神”

傅伯勇

有个成语叫“闭目养神”,可能有人不禁要问,闭目为何能够养神?

我们知道,人要生存,既要劳作,更要休息。而人的休息,在笔者看来,无外乎五种方式,即:睡觉,按时睡觉与起床,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放弃劳作,暂时放弃体力或者脑力劳动,去娱乐,去休闲;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互交换,从事脑力劳动一段时间再从事一下体力劳动,反之亦然,这是一种特殊的“劳逸结合”;“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神马都是浮云,不为任何东西所打扰;闭目养神,劳作一段时间,双眼微闭,静养精神。

其他的休息方式这里不谈论,只谈“闭目养神”。我们知道,眼睛是人的灵窍、心灵的窗户、传神的灵机,是人体感观中最重要的器官。法国脑研究科学家查理•隆顿的研究成果表明,人脑每分钟可接受6000万个信息,其中2400万个信息来自视觉;人的全身共有400多万条神经纤维向大脑传递信息,其中通过两眼传向大脑中枢的神经纤维大约有200万条。当闭眼的时候,这200万条神经通路就“切断”了,每分钟2400万个信息也就进不去了。另外,大脑中大约有80%的知识和记忆都是通过眼睛获取的,当闭眼的时候,这80%的知识和记忆就能够被阻止进入大脑,从而减少了大脑的“负荷”。所以,一旦闭目,就避免了一些不良的外界干扰,脑电图的脑电波就处于平静状态,有利于大脑的兴奋和抑制功能保持平衡,使大脑得到最好的休息,从而提高大脑的指挥功能,让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处于最佳状态,故人的精气神能够迅速恢复、凝聚,而且作用发挥更强。

闭目能够静心,双眼微闭,心静如水,气血通达,浑身轻松;闭目能够降气,暴躁难捺时,默思静想,往往烟消云散,豁然开朗;闭目能够愉悦,在心烦意乱时,退避静舍,闭目独坐,默忆以往欢愉之事,烦恼就会渐行渐远;闭目能够心驰,臆想自己立于云端,俯视人间万物,定会心旷神怡;闭目能够深思,闭目思维是一种临界思维现象,可促使大脑细胞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以提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闭目能够消食,吃完饭后闭目静坐休息10分钟~30分钟的时间,能够保证肝脏的血液供应,从而对肝脏起着保护作用;闭目能够养气,闭目时气沉丹田,可以弥补元气;闭目能够入梦,闭目听一些曲子,可增进大脑活动,产生如梦如幻的感觉;闭目能够解乏,闭目静养片刻,能够迅速补充能量,恢复精力;闭目能够释烦,因为,眼不见,心才不烦;闭目能够活血,闭上眼睛,以一种意念使自己身体缓慢柔韧、圆活连贯地“动”起来,就可以活动筋骨;闭目能够强记,科学表明,闭目更容易记忆,而且比睁目记忆持续的时间长;闭目能够神游,静坐闭目,给想象插上翅膀,就会思接千载,身轻如燕;闭目能够酣睡,遇到一时睡不着,不妨闭目静心,往往可以安然入眠。(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闭目的作用不仅仅是以上这些,还能够减少疾病、延年益寿。《黄帝内经》云:“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可见神的盈与亏,关系到人的健与衰;神的得与失,又关系到人的生与亡。有人将1000只小白鼠分成两组喂养,第一组在安静状态下生活,第二组不停地接受外界不良刺激,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第一组小白鼠患癌率为5.8%,第二组患癌率为79.6%。另外,《黄帝内经》载,黄帝向广成子问长寿之法,广成子传授秘诀“无视无听,抱神以静”,黄帝按照此法,后活到120岁。当代商业巨子李嘉诚已年近九十,他的必修课就是每日三次闭目养神,每次一般10分钟左右,总是神采奕奕,思维敏捷。

每个人都不是铁打的,都有身心疲惫的时候,这时,我们不妨闭目养神,放松,入静,顺其自然,养足精气神,然后怀揣美好的愿望,轻松赶路。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