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民师
很久以来,想写一点与民教有关的东西。但因为历史很厚重,现实很无奈。无法理清这中间的瓜葛和头绪,不知从何说起。近日,在平凉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中,一位授课老师在讲新课改以及教育改革问题时提到余秋雨老师的《十万进士》,我突然产生一种非认真阅读不可的感觉。因为在内心深处觉得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所带来的好处和弊端,造成了唐代以来无数家庭的喜剧和悲剧,在从小就观看的秦腔、京剧等戏剧和当代电视剧中一直上演,而范进和孔乙己的形象在脑海中是那样的栩栩如生。当代犹存的民办教师或者所谓代课教师的身上,似乎还保留着科举制度的阴影和范进、孔乙己的悲哀,我猜其实平时大家都这样想,只是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都保持沉默。沉默的原因无非两种,一种是对体制的不满,但又人微言轻,只能无奈地叹息;另一种则是同情和轻视,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总之言及这个话题,没有一个人不头疼,没有一个人不愤懑。
从中国古代教育的源头来看,大多数的民间教育史以私塾的形式存在和发展。而大多私塾的教学工作便由落第文人来承担,当然还有一些淡泊名利、不愿做官的清高之士或贬官为民的落魄文人。这种教育形式一直存在了几千年,这些私塾先生的薪俸由最初的柴米油盐集成到民国时期开始转为货币形式。最终留在人们脑海里的形象便是清贫、迂腐和酸臭,“百无一用是书生”便是最好的评价。
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对教育的发展十分重视,各解放区都非常重视教师的管理,采取了一系列的教育和管理措施,广设师范学校、短期师范学校或乡村师范学校,中学附设师范班,以培养所需师资。各解放区普遍对教师采取分级管理的办法。民办教师多为地方聘请。中小学教师实行聘任制。其实从那时开始,直到解放以后好长一段时间内,现代教育发展对师资的需求远远超过师范院校的供应量,特别是在贫穷落后地区和边远山区,民办教师的数量曾经是很大的,就新中国建立以后的几十年间,民办教师支撑了贫穷地区和边远山区教育的发展,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有些落后地区的民办教师数量依然占有较大的比例。而民办教师工作的学校相对来说大多是公办教师不愿去的地方。2006年3月27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说,2005年中国中小学代课教师约44.8万人,分布在农村公办中小学的约30万人。
我亲眼目睹和亲身经历了这一段历史的现状,只怕时过境迁,人们会忘记了他们的存在以及对中国教育发展的支撑作用,所以一直想做些笔记。只怕有一天民办教师会绝迹,再也没有这个称呼,却给我们的心灵深处刻下一丝隐隐的伤痛,因为无论如何,历史的选择应该不是一个错误,而错误应该在当下,在我们自己。
其实像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大都接受过民办老师的教育。他们回到家里是农民,来到学校洗去尘土和疲倦,走上讲台便是老师,每天都带着一种希望生存,希望有一天转为公办,所以每一天都努力工作,尽管生活很艰苦,社会压力还小。可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贫富差距的急剧拉大,其惨状就不言而语了。
同学当中有好几个就是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干民办教师的。那时还是县上招聘的。他们和历代科举考试中落第的书生一样,当时无颜面对江东父老,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成为公办教师的一线希望进入了教师队伍。上中学的时候多数学习还是很好的,若是差的也就不会干这个。干上之后自然都很卖力,因为怕被领导和同事看不起,怕有一天机会来临时失之交臂。所以教学成绩往往比公办老师高出许多,工作过程更加人性化,也得到学生的喜欢和赞赏,如此年复一年,不知不觉十年、二十年过去了,才发现自己已经落伍了很多,老而无用了,家庭负担越来越重,上有老下有小,没房子住,没钱看病。和别人差了一大截,连儿女都看不起自己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一个臂膀的兴旺老师和我年龄相当,一直在离家很近的山乡工作,有一年被调到河对面离家二十多里的南川里,要翻过几道小河,一个手骑自行车,雨天河涨就不能回家,吃饭靠附近的村民接济,其中的辛酸自不必说,儿子要上高中,困难重重。宏伟和杜鹃本是我们一个班的两同学,毕业后都当了民办教师,都不喜欢说话,两个老实人结为连理,靠微薄的收入根本养不了家,他们就利用星期天、节假日赶集摆个小百货摊,也顾不了什么知识分子的脸面,赚取几个柴米油盐钱,现在他们开着一辆三轮摩托车风雨兼程,星期天赚点小钱,养活着一家老小。霞也是民办教师,听说夫妻关系不好,后来离婚了,大概也因为日子不好过。
民办教师中,也有干成事业的,做了官的,那是一九八五年以前参加工作的,可以有机会去师范民教班进修后转正,有修行的继续一路顺风,飞黄腾达。之后断断续续有过两次机会,可把握住的是少数,因为政策解决的数量有限。
刘霞算是幸运的,在大山里干了二十一年,奉献了,离婚了,最后还是被发现了,一时轰动,感动了中国,成了明星式的人物,转正了,收入有了着落。但还有更多的比刘霞更无奈的、时间更长的,依旧默默无闻。他们不是没有能力,不仅工作成绩好,有些知识层次也很高,出去跟进民办教育也算精英,可他们一方面知识老化,一方面习惯了守在自己的家门口,失去了自信,飞不起来了。因为老了。
正如余秋雨先生在《十万进士》中所说:“本来,以奋斗求成功、以竞争求发达是人间通则,无可非议,但中国书生的奋斗和竞争并不追求自然渐进,而是期盼一朝发迹。成败贵贱割成黑白两大块切割线前后双重失态。”,“他们有世界上最惊人的凄凉和耐心,可以承受最难堪的困厄和屈辱,因为他们知道,迷迷茫茫的远处,会有一个机会。”这是断章取义,可有时真替他们担忧,因为他们也许不懂得置之死地而后生,也许每个人的背后有千丝万缕的牵挂,总之这也是千千万万种生存方式之一,无可非议。但极可能因长期的自卑和压抑,形成一些心理问题和生理健康方面的疾病,令人堪忧。
一九九七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解决民办教师问题(关、转、招,辞,退)的五字政策,下面执行有难度,所以,问题依然存在。出现多地上访的事件,上访的结果如久旱后的水滴,要么张一点工资,要么关心慰问或搞个调查。也没有人说干脆辞退。就这样拖到了小康社会,可他们不仅没有小康,却产生了更多的心理不平衡。这不仅在甘肃有,浙江、河南、安徽、广东等很多地方都存在,也有激情人士奔走呼号,可谁也没有定论。
国务院也许很难,难就难在难以界定,难就难在不能了解实情,因为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开一点小口就会有一群人涌进来,挡也挡不住,说不定进来的还不是政策允许的,真正的民办教师还会被拒之门外,引发更大的矛盾。因为为了生存竞争一些人可以不讲良心,就像抢购房子,就像抢购短缺物资,国人什么都可以抢。做官的摸着石头过河,遇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这是生存的基本法则。
纵观中华民族的几千年历史长河,若从私塾先生算起,被历史不经意间忽略了或者轻视了他们的贡献。他们的形象停留在历史记忆中的大概是瘦骨嶙峋、酸腐青衫的孔乙己之类。从上世纪四十年代算起,出现民办教师一词至今七十多年的时间里,全中华从录用到化解以至尚存的民教大致也不下几十万,这些人面对学生、背靠农村,帮助民族教育走过了人才稀缺的历史困惑。如今,政府说已经全部解决了,没有了,而实际是各地依然存在。没有人愿意直接打发他们回家,也没有人能帮他们解脱困境。这说明社会的感恩之心尚存,一个即将消失的历史名词,拖着长长的尾巴久久不能消失,这是牵肠挂肚的伤痛。也许未来还会有,只是人们不愿再这样叫了,叫着代课教师什么的,像这个时代一样懵懵懂懂,含含糊糊。
- 民办教师为当代中国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历史应铭记他们,为您能专门为他们唱赞歌而点赞!2015-01-06 11:32
- 有多少这样的民师如今老无所依,过着清苦的生活,为替这些人说话的作者点赞2015-01-06 14:02
- 回复@千里马:谢谢!但愿有更多地人关注实际!2015-01-07 22:29
- 回复@远方的呼唤:是啊,老无所依是他们最大的困惑!2015-01-07 22:30
- 回复@?:最终影响了教育的健康发展!2015-01-07 22:31
- 民办教师的确是社会的一块心病,只是还没有被治好,民办教师也是被忽略的一代知识分子。2015-01-09 11:07
- 颀赏精彩的美文!赞!问候你2015-01-16 13:12
- 回复@忘忧草:谢谢关注!2015-01-16 20:17
- 回复@姚明:问好,冬安!2015-01-16 20:18
- 推荐阅读2015-10-20 12:32
- 回复@草根诗人:谢谢草根诗人美意!2015-10-26 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