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蒙蒙靖港行

01-07 作者:太阳公主

烟雨蒙蒙,从来都无需约定,就可以这样不期而至。早晨天气尚好,下得车来,靖港古镇已笼罩在霏霏细雨之中了。大伙儿边责怪着这变化莫测的天气,边跑出旁边的小店买雨伞,唯有我,心里却莫名泛起了几丝快感。迎着风,撑一把小伞,直奔古镇上。

我喜欢戴望舒笔下透着淡淡幽香的雨巷,觉得古镇也应如此。在蒙蒙细雨中,撑一把雨伞踽行,任屋檐边的水,滴落在青石板上,发出“滴滴答答”的声响,在这样的情调下游玩,应该能收获不一样的浪漫。

不知从何时起,我对古镇的痴迷越来越浓烈了。其实,古镇大都依山傍水而建,其布局格调也大抵相同。青石板,古色古香的建筑群,或楼檐翘角,或小桥流水人家。每个古镇,也都有着历史尘埃所积淀的厚重,都尘封了一段故事。但只要你用心慢慢去品味,一定会被不同的历史和故事所沉迷。我喜欢古镇,是喜欢它那种静谧的氛围,让人回味,让人遐想。

天,阴阴的。霏霏细雨飘忽而来,扑在脸上,温润而清爽。踏着被雨清洗得油光发亮的石板路,脚步不自觉地放慢了,闲散而缱绻。两边的建筑,好似也蒙上了一层轻纱,朦胧而神秘。随意走进一家经营着特色围巾的夫妻店,男的站在门口迎客,女士则在店内整理围巾,他俩对客人的到来,点点头或相视一笑,落落大方;你买与不买,总表现得热情有度。店后那已脱落的油漆门里,坐着一位老人,满面堆笑,很是安详。这种夫唱妇随、自在恬静的生活,曾令我羡慕不已。或许我是看多了城市里的高楼大厦,产生了视觉疲劳;或许是厌倦了生活的某种节奏,看透了人世冷暖,产生了一种恐惧或归隐之心吧?穿梭在古镇上,仿佛间,一股暖暖的乡情,悠悠然在我心头流淌。

小时候的我,是幸运的。家乡的小村子,离小镇只有五、六里路,因而我也得到了很多去小镇的机会。小镇也是依水而建,铺着与靖港古镇相似的青石板,两边是古朴的木房,还有吊脚楼。可那时我还小,完全没心思去欣赏那些建筑,倒是街上的热闹景象很吸引我。那里繁华,人多,还有很多诱人的特色小吃。我小小的身子,灵活得像泥鳅,或穿梭于拥挤的人群中;或在热闹的小摊贩前停留观望,或在香喷喷的小吃摊旁馋嘴……那些美好的片段,恍如眼前。蓦然回首,却已过去很多年。如今,家乡的小镇也被改革开放的洪流吞没了,已焕然一新。或许,它曾经的模样,早已消失在人们的记忆深处。而我,却常在人生旅途中,不经意地想起它,如某人脸上的微笑,让我迷醉不已。

如今,怀着一颗素简的心,走在古镇上,感觉好像又回到了家乡的小镇,又回到了懵懂的童年。面对沿街那一声声“芝麻豆子茶”“甜酒糯米砣”的叫卖声,我嘴馋的毛病又患了。店家婆婆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慈祥和蔼的笑容,貌似我的母亲。停下脚步,就坐在巷子口,手有茶杯暖着,心也暖融融的。不远处的石拱桥上,有衣袂飘飘,一群少女,从照相馆租来古装,油纸伞,在石桥的柳树下拍照。她们仪态万方,貌美可人,恍如一群小蝴蝶,在古镇上自由飞翔,无数羡慕的眼神掠过,她们也不曾惊扰。是啊,年轻,真好!(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周围是清一色的仿古建筑,白墙,青瓦,仿古木格子门窗,古色古香。传统手工艺,土特产商铺,一路排开。小红灯笼高高悬挂,各色的旗幡迎风飘扬。古镇后,有小河绕过,几只渔船悠闲地浮在水面上;河对岸是曾国藩迎战太平军的古战场遗址。此时此景,在这烟雨蒙蒙中,构成一幅水乡特有的经典画面,清润秀美,如诗如歌。恍如时光倒流,置身于古老的岁月中了。随便举起镜头,定格的画面都是美轮美奂的。

远处的墙缝,露出一个红衣女子模糊的身影,她表情淡漠,肩颈和身上被绳子套着。店家婆婆介绍,那便是有名的青楼——宏泰坊。那个红衣女子是想逃脱青楼的枷锁吗?她又有着怎样的苦楚和悲痛,我不得而知,只觉心沉甸甸的。目睹着眼前一排排古建筑,倾听着历史久远的回声,太多的过往,早已随烟云飘散,唯有一声轻叹。指尖紧握着的,是暖,是一点点流失的时光。

据说,靖港的得名,相传是为纪念唐朝大将李靖。这也难怪,我也姓李,天下一笔难写两个“李”字。要不然,我为何一踏上这小镇的土地,心中便有说不清道不明的亲切之感?

共 9 条文章评论
  • 欣赏美文,赞一个!2015-01-08 04:40
  • 好文,欣赏,推荐。2015-01-08 10:13
  • 回复@红彤彤的曙光:谢谢!2015-01-08 11:23
  • 回复@弦琴雅致:谢谢。2015-01-08 11:23
  • 欣赏,美文,点赞!2015-01-09 11:23
  • 我的故乡曾经有一句歇后语:走靖港、包长沙。我家离靖港不远、我却只经过过,未能走进去看看,实在遗憾。2015-01-09 15:30
  • 回复@张学政:谢谢。2015-01-10 22:39
  • 回复@紫阳山农:谢谢,值得去看看哦。2015-01-10 22:40
  • 情注风情小镇,小镇的魅力蕴藏百味人生!赞心灵深处流淌的文字。2015-01-19 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