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事赵静老师
“王老师好!您今天讲哪篇课文了?”
这是赵静老师,我们备课组的一位漂亮年轻的女教师。刚下课,我从南边三楼的教室下来,正穿过五层教学楼围成的四合院处,去北边的办公楼;赵静老师已经下了北楼,看见了我,笑吟吟地等我一下,一同回办公室。
“我今天讲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我特喜欢的一篇散文。你讲什么了?”我问道。
“ 我今天讲《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讲的特成功,特有成就感,所以心情特别好。”然后赵静边给我聊她怎么讲这篇课文,一边一同穿过四合院楼外茵茵的草坪,走进了办公楼,上了二楼的办公室。
有了快乐的事情,要与别人分享。这就是赵静老师,热情、单纯而又执着。连下课去办公室的路上,也要津津品咂自己课堂的美妙。幸福感、陶醉感写在激动的脸上。
赵静老师是去年由陕鼓子校调到我们学校的。刚好跟着我们这一轮从高一往上走。我们语文备课组办公室有两个,她在我们备课办公室正对面的办公室办公。那时候,我知道我们组新来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女教师,叫赵静,名字和人太吻合了。大概三十一二的样子,高挑挺拔的身材,衣着简单大方而又雅致,白净的脸上,架着一副眼镜。其衣着相貌完全凸显出一个年轻知识女性的特有风采。好像听政教处张主任说,她在陕鼓子校就比较有名气。我这个人比较封闭,也比较懒,不喜欢串门子;加上像这样的年轻人,往往心气高,我这个不注重衣着的乡巴佬也比较知趣。再说了,我总觉得有代沟,我们也没怎么说过话,只是见面一笑,打个招呼罢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记得有一次赵静拿了一篇课文,大概是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吧,到我们办公室,问我“其”这个虚词在本文的用法。教过本文的人都知道,本文的“其”这个虚词用法很特别。一般而言,这个虚词不在句子中作大主语,只作小主语,也就是主谓短语的主语。可这篇课文有好几处用法打破了常规,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结合王安石的人生道路以及作品,我把这一问题归之于王安石这个人太狂了,处处想打破传统,向传统挑战,所以在他的文章中,词的用法也不规矩,力求独树一帜。我就这么给赵静讲了我的看法。讲着讲着,我都有些后悔了,俗话说文人相轻,其实同行也相轻。这一点在专业技术人员中表现得最明显。再说了,现在的年轻人,大都是高学历。我这么讲,是否应了孔子一句话“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可我已经讲开了,那就索性把我的想法谈完吧。可她当时听得真的很认真,像一个小学生一样,有时候皱着眉头,对我的说法分析判断,有时候点头称是。后来免不了感谢、夸奖我。我想这是一般的礼貌问题,也没怎么在意。自那以后,我们渐渐熟悉了。赵静,真是名如其人。文静热情而有修养有气质的一位女性。
有一次,我们备课组观摩课,因为语文组高一到高三年级的讲课老师有时候在时间上有些冲突,而赵静老师的课就与高二组一个语文老师的课冲突了。而我恰好去听了那位老师的课了。回来以后,听胡慧珍老师直发感叹:"后生可畏呀,你听了赵静的课,简直觉得自己不会上课了。人家年轻人那种全新的教学观念,课堂那种活泼的互动气氛,真让人学不来。“
我真有些后悔没听赵静老师的课了。
因为慕名,我有一次随意听了赵静老师一节课,她讲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恰好这篇课文我不太喜欢。语言简练得有些像新闻语言,故事情节单调,不符合东方人的欣赏口味。自然这篇课文,我也是硬着头皮讲下来的。可赵静讲课,不紧不慢。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理思路,概括情节,请学生当堂写下对这个人物的分析鉴赏文字,并把它读出来。真不可思议,这篇课文,赵静班上的学生,和她配合的很默契,学生读自己的分析鉴赏,语言很流畅。这一篇让我害怕的课文,就那么轻轻松松的讲完了。听着她讲课,我似乎也真正开始喜欢上这篇课文了。
后来我还听了她的《春江花月夜》 。对她的讲课,我深感佩服:紧紧抓住学生,内容适合学生,课堂生动而紧凑,高雅的气质,年轻美丽的容貌,以及对学生大姐一般的爱,让他的课,赢得了学生的喜爱。不过我总感觉她的课有点美中不足,那就是一味的顾及学生的吸收,自然没法从内容或者手法上深挖,所以我觉得深度不够。
讲完课,来不及等到备课组活动讨论,她见到我们就请我们谈谈对自己课的看法。我就如实地谈了自己的感觉:肯定成功,点出遗憾之处。
她听了我的看法,然后,谈了自己的一番见解:”王老师,我是这么想的。咱上课,主要让学生提高。我也想到过您说的那些问题,可咱毕竟不是给大学中文系上课,咱面对的是中学生,是一般的高中生。如果咱讲了那么多,学生接受不了,您说,这是不是有些遗憾了呢?有时候,咱可能觉得这些问题,不是很难的,学生应该知道,可咱立足于自己上了几年大学的角度谈的,而学生每学期八九门课,她要各科都学,您说他们哪有那么多精力专门学语文呢?所以我一般处理课文的原则是不求深化,力图学生吸收。“
听了赵静老师的一番话,我感悟颇多——
我讲课时候,总在想,如何挖掘文章的精髓,好像讲不到这里,就没法展示作品的魅力,也无法抖出自己的可怜的家底。《老人与海》这篇课文,尽管我不喜欢,但我讲课力图和海明威的其他作品联系起来,理解海明威小说的艺术特色及其获得诺贝尔奖的价值所在。可学生有几个人读过海明威其他作品,就是本篇,有几个人全部读完过?而这一切,我全然忽略了,学生听不懂,自然晕晕乎乎。讲唐朝作家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我把别人如隋炀帝和盛唐诗人张子容的《春江花月夜》相互比较,引领学生探讨这个乐府旧题,为什么到了张若虚这里,就那么成为压轴之作。我知道,这篇课文,我讲的津津有味,可学生一头雾水,似懂非懂。其实,语文课堂,不是教师卖弄才华的舞台,而是教师指导学生,让学生在你的引导下挖掘悟性,有所提高。教学,要真正适合学生,盲目的拔高,是典型的揠苗助长的做法。
果然,赵静老师带的班级学生的语文课,成绩非常突出,常常超过了我所带的文科示范班学生成绩。我以前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极为反感,认为它最大的毛病在于忽略了矛盾的内因,而一味强调外因。可看到赵静老师的教学成绩,至少,我的观念像黄土高原的疏松的土壤,在雨中开始在松动,垮塌。
其实,我的这只是赵静老师班上学生成绩好的原因之一。随着我们了解不断加深。我又发现了赵静老师的更闪光的地方。
有一次月考刚完,我们在电脑上输成绩 。当时还没上课,恰好他们班上两个学生来了,这两个学生就自告奋勇地坐在电脑面前,帮老师输成绩。马上要上课了,我看学生还不走。就随意说了一句:“马上上课了,让孩子们先上课吧。”后来赵静老师给我说:“王老师,您那天的那句话让我非常感动,您也是一位很爱学生的老师。”呵呵,我随意的一句话,竟然让赵静老师如此感慨。这个感触敏锐的赵静的老师呀!我常常对学生说,学语文就是要多愁善感,要感触非常敏锐。没想到,这个感觉,在赵静老师处找到了。这是语文人特有的潜质。
有一次,学校开什么研讨会。有一位领导在会议休息时,私下非官方地聊了如何提高整体成绩的方法,大意说教师应该把注意力放到本校可能考上二本以上的学生身上,借读生以及压根提不上串的学生可以缓一缓。随后,让大家讨论。我对这个看法坚决不能接受,提出了自己的否定看法。后来,赵静老师在去学校餐厅的路上,对我的看法很欣赏,她说:“人家学生也给学校交学费了,人家学生也是爹妈的孩子,同在一片蓝天下,为什么要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呢?如果这么做,学生、家长、社会怎么看教师呢?自己良心上怎么能下去呢?”她和我的看法不谋而合。并说自己下午有一个优秀班主任代表发言,征求我的意见,能否把有教无类,真心的爱护学生当做自己发言的主要内容呢。我表示赞同。结果,她在班主任代表发言中,果然这么说了。
说起赵静老师爱学生,那可是她的一处最明媚的闪光点。
你只要听听学生的看法就知道了——
首先,请容许我照引一个学生给赵静老师的一封信吧,这是赵静老师去年从陕鼓子校离别时,一位学生写给她的:
尊敬的赵姐:
你好!
最后的最后,我们这些即将分离的人有着太多不舍。曾经,我们看似在一起重复着不休不止的生活,哪知,重叠了近三年的早晨,却是我不想离开的理由。但是,离开是规则,不是你我的选择,既然是规则,那我们就笑着接受吧。
高三六班,我不想离开这里。我已经习惯了,习惯了每天早晨踩着串串阳光走进教室,习惯了在你身上找到面对困难的勇气,习惯了你给我的关心和安慰,习惯了你对我的各种好。我已经习惯了这些习惯,这是我的幸福体验,我贪婪地过着有你的每一天。却不曾想过,分别已临眼下。我的习惯里,不能没有你。可现实就是如此残忍,它残忍地催促我改变习惯,也催促你改变有我们的习惯。
你说过,没有我们在你身边你会不适应,你舍不得我们,是不是在你的习惯里也同样不能没有我们?以后,你肯定会想我们吧?嘿嘿,想念如果真的有声音,但愿那不是您的哭泣。
悉数过去的点点滴滴,悉数你的真切笑靥,每一个都那么真那么暖,很值得我们怀念。怀念每天早上,你挎着小包匆匆赶到教室;怀念你每天准时查点人数,谁没有来你就打电话给家长询问原因;怀念你每次看见我们的水杯空着,你就拎着朝水房跑去;怀念我们遇事时你挺身而出;怀念你喋喋不休的唠叨和我妈一样“烦人”。可是,我们只能怀念了,在没有你的日子里,你的学生会有多么难熬,没有你烦的日子里,你的学生会有多少烦恼!天啊,我们该如何去适应没有你在身边的日子,谁又能继续给我们你曾给过我们的所有。
说实话,我真得很想很想发自内心地想回到平时你给我们上课的日子里去,再感受你上课时的深情投入,再感受你的一丝不苟,再听听你时不时开一个学术上的小玩笑,听听你讲过去的事。
嘿嘿,小赵,以后可不许随便哭了啊!你可知道,我们都是善感的人,你都哭了,我们的心情你可想而知。与其让我们大家的心情一起沉重还不如笑给彼此一个美好的祝福,同样是离别,后者总会让人感到更阳光更充满希望些。
你知道吗?回到家,听到我妈和那群老太太闲聊,她正向那几个老太太夸你漂亮呢,尤其是笑的时候最好看。像我妈这种审美标准极高的人都夸你笑的时候好看,那就是绝对的了。说这话的意思,你明白吗?嘿嘿多笑笑。网络上流行一句话:“值得你流泪的人从不会让你流泪,不值得你流泪的人你又何需为其流泪。”
我知道,同学们是值得你流泪的人,毕竟你爱了我们这么久,但我们更想看到的是你能笑着送我们,一定要笑着作别,这样我才放心。
不知不觉,不情不愿,我们就结束了高中生活。在这个小小的校园里,虽然没能装下我的梦,却留住了我的心,因为你在这里,小赵在这里,静姐在这里。是你的孩子走到哪儿都会有牵挂,做你的朋友无论何时都会有惦记,你的学生不管何时何地都会听你的话。
好了,就这些,写多了就是眼泪,我的眼睛已经潮湿。嘿嘿,这是学生我临走前最平静的告别方式。走时,不哭,微笑着为彼此祈祷,祈祷你、我、大家一切安好!
学生:陈松
2013-6-3
张鑫同学说:“老师,在学校我并不是一个好学生,不努力学习,还旷课、迟到早退。我犯错误的次数我也记不得有多少次了,但你每次都说下一次不许了,给我机会。面对我犯下的错误我都不好意思了,可你还对我那么好,一直那么看得起我,教我许多做人的道理。我陪我妈看病,本就是我的事情,可你就因为这,不知把我表扬了多少次。真的,直到永远,我的心里都会有一位班主任:赵静。这个名字多么熟悉多么亲切。走到路上,偶尔也会听到有人说这个名字,我心里会猛然一惊,第一时间先想想自己是不是在犯错了,同学们都笑:这么怕你班主任,至于不!我说我怕,真的。”
还有很多很多,我的文章就不一一列举了。
不用发什么动情的感慨了。俗话说,滴水见太阳,学生的反映是一面镜子,它能把一个教师的灵魂透视出来。
这就是为什么赵静老师班上学生那么爱她 ,成绩那么好的深层原因了吧。
想起了一首老歌《爱的奉献》:“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 ”赵静老师在以自己的言行,为这首歌,做了一个很好的注释。
忘了说一点,赵静老师很爱写作的。这好像是语文教师的天性。也正因为这样,我们聊的话题更多。我常常进入她的空间,看她的文章 。她的文章,充满着浓浓的爱意:对丈夫,对家庭,对儿子的浓浓的情爱,这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的形象;对故去的父亲,对母亲的爱,一个孝顺的女儿的形象,跃然纸上;对老家陕北,对每一处的校园——从陕师大到陕鼓子校,再到临潼中学的爱,那是绿叶对根的情意;对学生,对教育工作的痴迷的爱,那是爱的升华。读她的文章,你会明白,什么叫干净,什么叫单纯,什么叫丰满人生,什么叫昂扬向上。
我曾经和几个朋友,有幸拜访过一位女作家,到她家里,那简直可以说是乱七八糟,像一个不修边幅的时髦的美术家。盛了半杯茶汁的纸杯子凝固在茶几上,好像好几天都没收拾一样;周围一片茶水蒸发后留下的黄褐色的地图清晰可见;沙发上的书,外衣扔的到处都是;饭厅的餐桌上,还有吃完饭的残留物。整个与她的作品中那种纯美的境界无法联系在一起。对于这一切,她给我们这样解释:“生活是生活,文学是文学,文学是对生活的提炼,而不是原始原味的生活。”我们同去的一位开玩笑说:“怪不得你的散文那么美。”她听了以后,哈哈一笑,我们都笑了。所以,我一直认为,女人,其实没必要把事业干得很出色,太出色了,让男人好没面子。这个世界,对男人、女人的分工,有其久远的历史定位。女人,如果太注重事业,可能没时间爱家庭。所以,女人理想的路子,是有一个好一点的工作,平平静静地干得差不多就行了。 可赵静老师,却让我的观念变得陈腐,产生动摇,让我看到了女性的另一种美丽。她像一个伟大的作家,创作一部长篇小说,每一个线条,每一个情节,都编织得恰到好处。而其一丝不苟精妙绝伦的艺术构思,正是作品伟大的魅力所在。想想赵静老师,好像没有什么不成功的:家庭幸福,孩子懂事成绩优秀,学生爱戴,有事业心每天给自己带来的精神愉悦,还有其高雅的精神追求。别人是在生活中寻找花一样的幸福,而赵静老师,她却是在花一样的幸福中,整理自己的生活。她的生活简直就是幸福的花蜜。
你说,还有什么样的女人,能比这样的女人活得更幸福,更美丽呢?
王根生2015年1月23日晨于临潼迂公斋
- 欣赏美文,点喜欢,问候作者!2015-01-24 08:08
- 向老师致敬!惑,谢这份社会责任感!2015-01-24 08:52
- 欣赏作者文笔,为我们呈现了一位成功女性的工作生活。学习了!2015-01-24 12:43
- 回复@鹿城飞侠:谢谢老师点评。2015-01-24 21:42
- 回复@严雪东:谢谢点评,谢谢为我们同行点赞!2015-01-24 21:42
- 回复@如烟:谢谢你,深深的感谢!2015-01-24 21:42
- 回复@火淼:谢谢读我的文章,谢谢你的点评,真诚的感谢2015-01-24 21:43
- 回复@丫丫:谢谢你读我的文章,感谢点评。2015-01-24 21:43
- 佳作欣赏问好2015-02-03 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