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文

02-28 作者:刘紫陌

应试文——永远的伤痛

它和八股文唯一的区别就是没有八股文这个称谓。

应试文特别是那种议论形式的文章,几乎有一定的格式的。很生硬的几个框架看谁装饰地更精美,越是精美绝伦得分就越高,于是就有很多人尽可能罗列和浮华。言之无物,相当空洞的议论文,但是尴尬的是,谁也不会承认空洞,你失败说明你还不够规矩。

例子例子离不开例子,原本与文题毫不相关的都要生拉硬扯,先说服自己再说服阅卷老师。不用说破题很重要,结尾很重要,八股文也是这样认为的,写了三年应试文,不知道自己学会了什么!最终在六月的考场上搁下笔的那一刻,应试文才逐渐淡出我的视野,也逐渐从我的笔尖消亡,当我从书架上取出以前作文指导书籍,嘴角滑过一丝苦笑,我学你三年或许是更长的时间,可是我居然重新来过。怎么会这样?

有固定的框架对一类人有很大的帮助,那就是阅卷人,作文有模式就按模式来改阅,打分也更精准一些,耗时费力也是相对较少的,说白了就是便于秒杀。一篇作文有他们希望的框架先给一个起点分,然后就是看你有多少往框架里塞东西的能力了。这样牺牲了谁,减负减负,可真是这样吗?或许出发点是好的。一些专家整天坐在办公室想着改革,把一切都朝他们认为那样的方向上推,全然不管我们真正执笔写作人的苦衷。我有过认真学用心学拼命学,可是到了最后发现所学的都在接手其它题材的时候难有大用,只能丢弃,从新看待条条框框,设在笔杆上无形的枷锁,是该用力被捏碎,事实上要知道有些文章用来考试,有些則不适合,考试时没有情感你可以捏造可以装,但这只能用来考试,也是许多人诟病应试文的要旨所在,应试文体不难学,可是文化涵养,笔尖饱含的柔情悲愤却不是可以学到的,作文根本不在于你会写字成篇,而是你能够把情感灌注到手中舞蹈的笔尖,然后倾泻在纸上。

正是拜他所赐,我在作文上迷茫了三年,三年来一直折磨自己的是有些东西自己本就没有,可是非逼我要賦新词强说愁。潜意识的反感,为此我也付出了相当惨痛的代价。(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把书插回书架,这本向我讲诉应试文应该怎写的书注定要被尘封。

共 2 条文章评论
  • 欣赏,新年快乐。2015-02-28 19:22
  • 回复@白山黑水:谢谢,祝好朋友2015-02-28 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