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结于童谣》
春天到来,目睹着和风细雨和浅绿的嫩芽,人自然就神采飞扬起来,思绪在不自觉之间就去搜寻几十年前春所留下的痕迹。而此时,经过记忆的穿梭,似乎就拂去了光阴的尘埃,很多的过往就会历历在目。家乡的童谣,此刻亦在记忆的深处灵动了起来,其印象依然是清晰的,它的声韵依旧是缭绕的,悠悠然散发着琴的清脆,箫的悠扬。
童谣也叫儿歌。过去在中华大地上到处可见,它的内容包含甚广,它既是幼儿的睡前的催眠曲,也是呀呀学语时的导引师,歌词之中亦包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年清明之前,我回老家踏青,见到了相邻而居的能婶夫妇,他们虽年过八旬却春风满面身体硬朗。我赞他们了得。能婶却笑吟吟的接过话茬说:“农村猪,农村牛,农村不吃地沟油。”这脱口而出的顺口溜既时尚又有理,我赞她出口成章,她说乡下人没有文化,道理懂得也不多。我说她谦虚,不然刚才的话能说得出吗?风趣加保健是你健康的秘诀了。我们向来话很投机,于是又无拘束地去聊起家常,便借着“地沟油”就去聊家乡的歌仔(童谣),能婶却也问我,你还记得那些东西?很土的哇!
家乡的童谣是土的,土得它只以口头的方式传承,土得他只对幼童进行传唱,土得它以起兴的手法,将一些没甚内容的口头禅也赋之为歌。
我的童谣几乎都是幼儿时耳听目染而来的。比如每年的春天来了,在开耕的第一天,祖母就把牛牵了出来,喂它吃一锅热食再下田干活,触景生情她就拍着牛的身,摸着牛的头,就唱了起来:“牛啊牛,问你愁唔愁,又要耙田下谷种,又要犁地种芋头。”并说一些牛根本听不懂的体己话,这年的春耕就在唱着愁的童谣中开始了。不过,我怎么听,它都似乎唱的是人而不是牛。
农历中的春分,在乡下从来都是一个节日。春分的当日,村里各家各户都到后山上去采一扎“春花李”回来,然后将枝头的小花与嫩叶摘下来,放到“牙盆”中和着米浆擂烂煮糖糕,并以此来祈求一年的五谷丰登、生活甜蜜。在煮糕的时候,人们擂着米浆,自然而然就去唱春花李的歌,“春花李,李树头,阿妈你毋愁,养大个仔,起高楼,养大个女,开铺头。”这里唱的是母亲养儿育女的艰辛,虽然是一个愁字了得,不过它的积极意义除了对辛劳母亲的安慰外,同时也是对正在成长的儿女们的一种寄望。(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乡下的童谣是多样的,有一些是不须讲究思想内容的。比如:“打掌仔,剥蕉仔,蕉仔甜,拿禾镰,禾镰利,割你个鼻,禾镰钝,割你个臀,禾镰牙呀牙,割你个下巴。”其实是纯粹跟小孩逗乐,就是随着节奏去拍手摸脸打屁股。它也是邻居之间相互交流的一种方式。
中国的童谣起于何时已经很难细究,但它一定是一种久远的文化传承。早在唐代,就记载有诗人骆宾王七岁所成的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他以三言的句式起,就有着童谣朗朗上口便于传唱的明显特征。
在中国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大王”彭湃,为了唤起民众,他也曾用童谣形式编了《田仔骂田公》。“咚咚咚,田仔骂田公,田仔耕田做到死,田公在家食白米。咚咚咚,田仔打田公,田公唔知死,田仔团结起,团结起来干革命,革命起来分田地。”由于其口语化,通俗化,于是便老幼能唱,流行甚广。而此时的童谣,已经被赋予了革命的内容。便为世人所称道。
而在当代,以前小学课文中的《春雨》,就曾经让学堂充满了欢乐的书声。“滴答,滴答,下雨啦,下雨啦。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梨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小朋友说,下吧下吧,我要种瓜。”这也应该是从童谣中生发出的文章,它运用了韵脚和节奏,让人读来朗朗上口,易懂易记,它的结构虽然简单,却将汉语言的特色表露无遗。可以说,在没有视听传媒的年代,它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春的意念轻而易举就植入了幼童的心中,让你在历经了几十年光阴之后还记得它。
在故乡,童谣的歌词段子很多,可以说它是春天的诗,它也是阿婆们妈妈们心头的歌。只是由于时代的变迁,新生代的人们已经不去捧它了。这歌或已成了一个渐渐远去的名词。在一阵春风一阵香的季节中,站在故乡熟悉的土地上,看着满目的繁花,心头便凭添了几分物换星移感叹。这感叹的缘由似为莫名,它象有意在你的脑际缭绕萦回,并且非要把你深埋在心中的乡愁扯出来不可。
文/依岸观涛
2015年4月10日
- 难忘童谣,天真浪漫幸福团聚的日子,渐行渐远!些许遗憾2015-04-14 13:59
- 欣赏2015-04-14 14:00
- 欣赏老师的美作!点赞!姚明问好您,祝福四月开心愉快!2015-04-14 14:31
- 标题不需加书名号哦。文章很美。2015-04-14 22:43
- 喜欢2015-04-15 01:01
- 回复@剑客:谢过剑客兄,欢迎指导,祝好!2015-04-15 07:10
- 回复@战鹰:是有几分牵挂,几分遗憾。2015-04-15 07:11
- 回复@LOVE黑妮:欢迎来访,问好黑妮。2015-04-15 07:12
- 回复@姚明:亦祝开心快乐,享受阳光。2015-04-15 07:14
- 欣赏佳作,喜欢,赞!!2015-04-15 07:15
- 回复@梦醒那一刻:欢迎来访,问好文友。2015-04-15 07:15
- 唱着童谣的年代,是每个人懵懂且无比快乐的岁月,启迪着我们向希望的彼岸起航。欣赏问好!2015-04-15 09:59
- 童谣是歌,愁也乐、乐更乐。赞!2015-04-15 10:24
- 在故乡,童谣的歌词段子很多,可以说它是春天的诗,它也是阿婆们妈妈们心头的歌。 点赞,问好。2015-04-15 11:38
- 回复@丫丫:问好丫丫。2015-04-15 12:03
- 回复@火淼:问好火淼。2015-04-15 12:03
- 回复@晓晓:谢谢晓晓的解读和支持,问好了。2015-04-15 12:04
- 回复@圣光:欢迎文友光临,祝生活快乐!2015-04-15 12:06
- 回复@草根阶层:谢谢文友的留言,问好了。2015-04-15 12:08
- 欣赏老师的美作!点赞!2015-04-15 13:04
- 苦难的时代,有反应苦难生活的童谣。还记得奶奶唱的童谣: ‘车轱辘菜,叶叶圆,养个姑娘不值钱,三块豆腐二两酒,打发姑娘上车走,爹也哭,妈也哭,哭怀了妹妹小紫苏。“丫头丫头你别哭,还有二斗红粘谷,碾成米,熬成粥,饿不死你秃丫头。”一首童谣就反映了一个时代,切不可轻视童谣文学呀。感谢作者。2015-04-15 13:44
- 回复@如烟:谢谢如烟的支持。2015-04-15 22:30
- 回复@红豆:原来你那里的童谣还那么有趣,值得学习借鉴。问好红豆。望有空多来交流。2015-04-15 22:36
- 喜欢!童谣相伴度过欢乐的童年。我们今天也恰好说到儿时的童谣。2015-04-21 20:37
- 回复@绿叶儿:童谣是一种文化,也是儿童的至宝,让我们保留着那种童真,赞美这种美好的过往。2015-04-21 22:50
- 回复@依岸观涛:老师:你可以整理成册啊!你那的童谣多有趣的。2015-04-22 18:26
- 回复@绿叶儿:你的建议很好,待我有空试试看。2015-04-23 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