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不必难过
孩子,你不必难过
朱丽冰
“许孝飞,你是不是觉得自己说话比老师漂亮,所以才争着和我说话呢?”
课前一分钟,站在讲台上的我想让教室里面快速安静下来,就以抓典型的方式来了这么个开场白,当然,因为措辞具有讽刺性,语气就必须戏谑或者委婉,以便对方容易接受。而我也就真的这样做了。
“我没有说!”
没想到一向乖巧懂事的孩子今天竟然大吼了一声,我立马意识到自己判断失误了。情况是我看到他前边的那个男生扭脸和后面的人说话,可能是脸正对着孝飞,我以为是和孝飞说呢,而那个男生的姓名我没有记住,所以就喊了孝飞的名字。(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没有接孝飞的话茬,错怪了就是错怪了,他也有表达不满的权利。当被误会的时候,人们大多都是愤懑的,所以,我自是应该给他表述清白的权利。
因为这句争执,教室里已经安静下来了,我于是开始上课。考试将至,复习气氛相当浓烈,我也就没有从容的心态解决这类琐碎了。没想到我刚开始讲课,孝飞又接连吼了几句“我没有说话!”。他看我没有搭理他,就继续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来强调他内心的极度不满。而这次,我发现他还正气呼呼地哭呢。
一个男孩子,因为一句玩笑式而略带讽刺的话,至于吗?我很吃惊。说:“至于吗?一句话的事。”但他却哭得很悲伤。于是,我不得不停下来,说:“老师在讲台上面对几十个人,会有一半的错误发生,至少是一半!因为时间紧,任务重,老师都想用最短的时间结束不必要事件的持续,往往会用一些有力度批评来制止。而这些批评往往是错误的:一是老师会把你的小毛病放大,二是判断错事情发生的对象,三是用词不当或者语气生硬,这些都是老师犯错误的表现。这些时候,你们没有必要和老师计较,老师是为了很快进入学习课题才这样做的。有批评不当的,你可以直接站起来诚恳地说:老师,你刚才错了,事情是怎么怎么的,那么,老师会立即说声Sorry!这样就行了,都没有恶意,只是沟通中出现的误会,师生之间没有深仇大恨,不必要气成这个样子。”
我想这番话已经很诚恳了(而我平时也是这么做的,孩子们很容易理解),可以解决问题了吧。工作中,我发现,老师愈是诚恳问题就愈是容易解决,孩子们都很懂事。他们很喜欢老师、宽容老师,而我非常喜欢我的孩子们。可是,今天我的诚恳道歉和解释没有收到预期的效应。我说完后接着讲课,可是我竟然听到了呼哧呼哧的哭泣声。是孝飞委屈的哭声。我没法讲课了,停下来,我说:“孝飞,要么你到你班主任那里诉诉苦,冷静冷静?”可是,他坚持不去,说:“我趴着哭,你接着上课。”果然,教室里再也听不到他的哭声了。可是,这个坚强的男孩(一条腿还有些残疾),从不自卑也不滋事的他确确实实趴着哭了一节课,直到下课也没有止住。
我的心里既愧疚又生气。我已经道了歉,在那番表白前我先说了“对不起”,可是这个孩子,为什么伤心起来竟如此一发不可收拾呢?事情发生得既突然又意外,以至于有二十年教龄的我没能及时解决。下课了,我没有叫他出来谈话,因为我觉得此时叫他他很有可能不会理我——他仍然在起头上。我就没有叫他,我想还是冷处理吧。
我回到办公室,心里忐忑不安。至于吗?——我觉得至于。他们都还是孩子,自制力有限,而且个性也不一样,我必须反省自己的言行。平日里我时不时会开一些稍微过火的玩笑来提醒学生或者是暗示他们的某些做法不对,他们没有理会,并不代表他们不在乎,而且也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必须不理会。这些语气略带讽刺和戏谑的玩笑还是能够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的,今天许孝飞的表现就说明了这一点。当老师犯了错或者是对学生不够礼貌的时候,孩子们有权力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愤懑。
我很愧疚,自己又犯了错误,而且犯了错还没有能力及时解决。
孩子们,老师经常犯错误,给你们带去了很多我意想不到的伤害,老师错了,老师以后会注意的,老师保证自己的错误越来越少,好吗?可是,孩子们,千万不要这么小心眼,因为你走出校门,社会生活会在你们身上犯很多有意无意的错误,还有那多如繁星的误会、矛盾,都会比这件事大得多,如果都如此这般,你们该怎么生存呢?老师能不担心吗?所以,孩子,你不必伤心,不要拿着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爱惜自己、爱惜周围的人际关系,爱惜我们平平凡凡的生活,不好吗?
成长,很多时候都伴随着泪水,我们必须学会正确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