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稼绿溢花香月光美
对一个地方思念久了,就有一种隐隐作痛的感觉,好像那里是前世。魂牵梦绕的傣家村寨,那是我曾经工作生活多年的地方,每当想起那美丽的村寨,便有一种柔软的牵挂。
1
曼稼,傣语意为,举办宴席的地方。也有一种称呼叫“力哨坡”,语为,有好姑娘的地方。按照古意,曼稼,曾是勐景董不论是举办大小祭祀活动还是土司府署的婚丧嫁娶宴请,都有他们来主掌烹饪,所有宴席的摆桌放碗,上菜倒酒,迎客送宾都有他们来完成。它肯定是,完美传承了傣家的饮食风格又与时俱进地创新着傣家新口味的寨子。历史上这里曾开煮盐井。南来北往的盐商,西去东回的茶客,把曼稼的味道带的很远,很远。
这个地方在我的心灵深处静静的放着,但是它所有的一切元素只要在我的周遭出现,不论你距它多远,身处何地,就会扯动心中的那根弦:春天的绽放的桃李,夏天墨绿的庄稼,秋天黄澄澄的稻子,冬天浓浓的雾。还有那些鸡鸣狗吠,猪哼牛叫;楼的火塘边上与老大哥喝着自烤酒时不时飘来的牛粪猪粪的味道;所有的所有,一切的一切,都成为一种砸不开撕不断的联系。
山风吹动晨雾,像一条条白缎,轻轻地,慢慢地,把错落有致的村寨,缠绕上一层薄薄的柔纱。一幢幢别致、风情独特的竹楼,被寨边高大的榕树、芒果树、糖棕、竹棚隐掩,满眼望去,这里的一切都染成了翠绿。
2(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寨旁河边的攀枝花,张开舒展的双臂,绽放着婴儿拳头般大小的红色花蕾,等不及绿叶的陪衬,就将激情点燃。多情的桃花,似粉红的云霞,印染在绿树之间,好似娇羞少女脸上飞出的红晕,增添了几分柔情。李花也忙不迭失地争相摧绽在枝头。芒果花没有靓丽的花瓣,却以弥远的甜香让酿蜜的蜂群纷纷请来探访。河两岸的稻田把田埂拉得大弯小弯,里弯外弯,细细长长的伸向山边,在竹树间缠绕,在阡陌间勾勒,一丝灵动与飘逸,溢满了浓浓的诗意。春天的稻田更让人着迷,勤劳的傣族儿女把秧苗插到田头山边的同时,也为稻田赋予了格外的美丽。错落有致的稻田装满了清洌的山泉,如散落在整董坝子的奇幻魔镜,将七彩的云霞,绚烂的彩虹,将天地万物都倒映其间,将天下最美的景致都折射其中。阳光洒在水面,放射出粼粼波光。一分苍茫的安然和沉静,一样斑驳流溢的倒影,就像一幅山水画卷,撑起了浑厚凝重的一线蓝天。靠着勤奋和才智,傣家人在这里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文明印记。一片片稻田,把傣家的村寨,山野和大自然那么和谐的连在了一起。
3
踏着竹做的小桥,绕过水气弥漫的小溪,沉浸在一个古老的梦里。天空中飘着蒙蒙的雨丝,只听见雨落芭蕉的声音,只看见那轻盈的雨滴,落在新发的绿叶红花上,便使得这天然的绿和红,显得那么的娇嫩。细雨缠缠绵绵,整个村寨都被润湿,这萦绕着绿色的雨雾,像是一层轻薄的白色面纱,遮盖了村寨的谲奇,却也给这原本的美丽风景增添了几分神秘。
4
站在蔑芭铺就的竹楼上,坝子的盎然绿意涌来眼底。香蕉怀抱着累累果实,胶林追着绿云,甘蔗溢出醇甜,茶叶飘荡清香,无处不醉人。到处是密密莽莽的青,到处是潮卷浪翻的绿。遥望天尽地边,偶尔才露出一抹空明的山影。绿浪中,垂荫覆地的大榕树,葱茏的凤尾竹,硕果满枝的槟榔,装点着风情万种的傣家竹楼。
流过竹楼间小河静静流淌,拍打着竹楼千古的幽梦。傣族姑娘穿起鲜艳的筒裙,成群结伙地进城赶集。傣族姑娘的筒裙其实不过是一块大布,往身上一围,简单得很。可是,这裙子长及脚裸,又紧紧裹在身上,再配一件短短的上衣,使姑娘们婀娜的身姿显得更加纤细修长。傣族姑娘喜欢穿筒裙,无论是在家做饭洗衣,还是在外面锄草收割,她们都穿筒裙。一天傍晚,我曾经看到几个穿着筒裙的女人到村边的河里洗澡。只见她们边往河里走,边把裙子往上提,待水没到胸前时,她们的裙子便顶在了头上。这时,夕阳映照的河水泛起点点红光,洒在她们的脸上,洒在她们的欢声笑语里,也洒在她们身后的那片绿荫里……
寨子里一片静谧,竹林深处,傣家少女挑水走过,长长的筒裙,随着阿娜的身躯一起摆动。傣家少女是水做的妖姬,水是傣家的灵魂。竹楼有水相伴,泉音叮咚,增添了一种悠闲,一种淡雅,一种从容,何况这里的水,还有竹楼相伴。自然和谐,古朴而清丽的竹楼,传承着水的温柔,春的永恒!
5
石斛花香飘满竹楼,仙人掌围成的篱笆开满鲜花,凤尾竹飒飒摇响,芒果伸手可触,压弯枝条的柚子,敲打着竹楼的房檐。走进竹楼,温柔似水的傣家姑娘会姗姗地走来,送上一杯糯米香茶,轻轻将茶放下,然后嫣然一笑。彩色的筒裙,芳馨的气息,淡淡的茶香,嫣然一笑,犹如一支曼舞的孔雀。走进宁静祥和的竹楼,就有了那种前生今世之感。这感觉,仿佛是穿越古老的时空,等待了千年,在心灵间飘动。
晚霞渐渐被绿色溶尽,夕阳披着浅绿亮丽的婚妙,缓缓的牵引着山后的圆月。蝉羽的月色从屋顶滑向阳台。高大的蕉叶姗姗地把皓月托起,傣寨的月亮,品味着绿色的夜空,感受着岁月的沧桑。雨林风柔湿润,槟榔树亭亭玉立,凤尾竹脉脉含情。坐在竹芭铺就的阳台上,笑语拂去疲惫。这个时候,竹楼满充满温馨,吉祥与幸福。
6
在茶的芳香中,月光抚枝吻叶而来,漫进人们的心湖。竹林中流水潺潺,此刻映着月光,显得格外的清凉。清风徐来,夜空弥漫幽香,令人心动起来,顿升隔世之感。竹楼前葱茏的凤尾竹林里,传来小卜冒情意绵长的歌声,伴和着唧唧虫鸣,随晚风飘得很远很远。
柔婉的歌声,流淌着傣家气息,软软柔柔,像一只拨弄你心弦的手,那原汁原味的傣家韵味,永远缠绵在心中。这时,月亮变得妩媚而清丽,正在河边沐浴的傣家姑娘,沐出一怀惬意,沐出一脸羞怯,沐出一阵银铃笑声。轻快的鼓点,悠扬的锣声飞来耳畔。循声而来的傣家少女,走向如痴似颠的小伙,舞步轻盈踏月,歌声流水行云。姑娘们用流蜜的双眸,瞻望自己的情郎,双眼里闪现着七彩的阳光。双双隐蔽于大榕树下,或坐在芭蕉丛里,花香正馥郁,月光正融融,两颗相爱的心,化作倾诉衷肠的千言万语。带着些许的欣慰,风中的竹楼在慢慢沉醉。
7
月光下的竹楼分外妖娆,而这竹楼是永远的见证,它映照出柔情,也映照出沧桑,在这样的月夜,静静地坐在竹楼窗前,夜风吹动了竹林,月光与歌声交汇,这时候,悄悄地有了一片心情的宁静,溶在人生如梦的感慨里。
月光下的竹楼,风中的竹楼,也成了我柔软的牵挂。月还是令人充满幻想的月,人已隔了千山和万水,却是一样的思念深深。
- 拜读2015-05-20 10:08
- 拜读 好文。我们把西双版纳称为第二故乡。我和我的战友们曾在那里抛洒了8年的青春,虽未融入傣族生活中,但却对傣家姑娘、傣族村寨、傣家竹楼映像极深。去年底回第二故乡探访,看到傣家村寨彻底变了,汉化了,傣家的特色被抛弃了。我为之惋惜。但愿文中描述的景象不要成为过去,不要成为历史。而应该在现实中永存。2015-05-20 19:44
- 好文章,值得学习2015-05-21 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