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上朋友到走马去耍(二章)
约上朋友到走马去耍(二章)
文/张亚军
《悠悠走马古道》
一直想到走马去耍,去走走悠悠的走马古道。
心里想的要遇上一个雨后的早上,运气坏一些,遇上一个雨后的下午也行。
雨后的走马古道:青石板湿漉漉的,脚边的青苔亮起来了,草木沐浴后散发出清幽的体香,鸟儿的鸣唱宛若叮当的水响……(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走马无水,走马场是旱场。
走马是无水,不见明水从远方流来又流向远方。
错了,错了。
走马的明水是在山林的草叶上、树叶上。
山光物态弄春晖,
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我怀疑唐朝的张旭到过走马,不然为什么诗里的意境和走马的山林一模一样。
心里喜滋滋的,忍不住跳起来摸摸头顶上的树叶,哗啦啦……
珍珠般的水滴从树叶上滚落下来,落进眼里全是蜜糖。
山风清爽,松林合唱,歌声吭唷唷,绵远悠长,在古道上显现出时光的记忆:
那些车辙、蹄痕、踏迹,
那些汗渍、泪斑、血痂,
那些汉子、老人、妇女、孩子,
那些奔马、骆驼、拐杖、杠子、绳子、袋子,
那些归还又远行的人群,
……
一幕幕在我的脑海里沉浮回荡,沉浮回荡出:沉重与疲惫的跋涉,生存与死亡的轮回,兴盛与衰退的更替,苦难与欢乐的经历。
伫立在一方巍峨石碑前,目睹着浑厚沉实的大字:严正宽平。读罢,禁不住嗟哦长啸一声,顿感胸中正气浩荡,从此,人生有了落脚的基石,精神有了攀登的群山。
一条时光的长河从山岭的远方流来,又蜿蜒着向山岭的远方而去。
《绵远的走马故事》
时光,把一些故事静静地埋掉……
在走马是另一回事。
时光,把一些故事静静地显露出来,通过口与口的传授,通过心与心的记忆,而这些故事,与我们的土地、祖先,与我们的心灵,都息息相关。
想往走马有好些年了,有几次朋友约我上走马喝酒,我婉谢了。 喝酒,上走马,出的题不对嘛。
上走马最好是喝茶,坐在戏楼的茶坊里,要一碗绿茶,茶碗要哪种青花的,茶盖要瓷白得发亮,莹莹如玉的。这样袅袅的绿烟氤氲地飘浮起来,才有韵,才有温,才配得起走马的风雅和品味。
遇上唱戏,学着哼几句,不会呢,不要出声,摇摆头,装,别人看不出来;敲锣打鼓,就敲碗;拉二胡,可以出声,咿咿呀呀,装哭谁不会;大家鼓掌,你也鼓掌;有人吆喝,你也吆喝;反正越热闹越入戏嘛。
对了,二五八说故事,茶坊逢场逢说故事,走马人都是些故事篓子。故事员排着轮子说,不是白说,镇政府给他们发补贴。茶资不添钱,听故事的人白听。
有神秘的:月亮和云是啷个生的。听着入谜。
传说呢,有地方的、人物的、历史的、五花八门,还有苋菜精、金银花,草草花花的,听了还想听的;民俗的,有瓦的来历、泥尖的来历,来来来去数也数不清。
梦幻的,爱情的,拆字的,打财猫的,点灯的,绣花的,捉蛇的,打鬼的,劳动的,生活的,平的,实的,淡的、浓的、妖的,野的,俗的,雅的,喜闻乐见的,说也说不完的。
走马民间故事千奇百怪,包罗万象,是土生土长的民间文学艺术,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母体,是走马人的骄傲和自豪,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大家庭里的一朵奇葩,一块瑰宝。同时它也应该和有资格成为世界的奇葩和瑰宝,人类的奇葩和瑰宝。
只到走马耍了一回,想不到走马就给了我如此巨大丰厚的回报,心里觉得欠了走马一份情谊,想想,今后我要与走马常来常往,向那些挖掘、抢救、整理、集成、传承、宏扬走马民间故事的工作者学习,和他们一道为走马出一份力,像一轮弯月为圆月出一份力一样。
下次,我会约上朋友到走马去耍。
(2015.5.19)
- 自己先顶一下。2015-05-19 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