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 户苗寨

05-22 作者:李国钧

深秋的西江千户苗寨,爽风飒飒。进景区西门,山谷翠绿,迎面山坡从坡脚到坡顶盖满吊脚楼,足有一千多栋。一水儿的灰黑瓦顶,木制的墙体窗柱,时间久了也成灰黑色。阳光下淡蓝色炊烟氤氲如云。

    谷底是一个不大的平坝,清亮的白水河环穿谷底而过,像是揽寨在怀。平坝上没有房子,都是水田,放了水的田畴裸露着发红的田地,上面整齐地排列着刚割过的稻茬。

过河入寨,坡脚一溜长街。铺子大体保持了苗家风貌,卖银饰、蜡染、山石这些旅游产品,卖家大都是本寨年轻人。

景区北门,盛装的苗族男女夹道而立,男人们吹很原始的芦笙,女人们随音乐起舞。满头银饰的少女用牛角盛着米酒请游客饮。

     新铜鼓坪有歌舞表演,压轴的是《古歌》。演唱者着传统苗装,天蓝色的是老妪居左,黑色的是老汉居右,中间那一位年龄最长,长髯飘胸。合唱突兀而起,无伴奏,无领唱,无声部,曲调舒缓。唱词是听不懂的古苗语,但能体会是在唱征战、耕作、嫁娶、育诞、丧葬,仿佛看到一群人吹着芦笙,配着银饰,从古代走到今天,走到千户苗寨。《古歌》是天籁。

     在河边凉亭歇脚,见一老阿婆牵着孙女从坡顶吊脚楼往下走,走走歇歇,歇歇走走,走了很长时间才下来。孙女丢开阿婆的手,在河边欢快地跑。(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吊脚楼、芦笙、《古歌》,苗寨的原生态生活,还能传多久?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