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逼”
论“逼”
迪心
大凡中国人或是中华人,从出生到死,但凡有中华人生活的地方,只要有中华人在,便总能或是经常性听闻与“逼”相关的或相类的口头禅。比如:装逼、傻逼、牛逼、死逼、臭逼等词汇,甚至出现字母化的“SB”等时髦符号。
我想:这“逼”字的分布与流传,如此之广博,大概与中华人之足迹所至罢,脱口而出之间,与“他-妈-的”具有同样的时尚魅力,好似不这般说,便不是中华人一般。
带“妈”的词汇,铸就了中华人之“国骂”,而这带“逼”的词汇,也当算“国骂”之最为时尚的“巅峰之骂”。
我曾走过大江南北五湖四海一些地方,曾以为南方人“日”,北方人“靠”,东方人“妹”,西方人“妈”等等口头禅是具有地域局限性的,后来才知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加之网络信息流传,地域特色早就不明显,反而更加深入或扩张,“国骂”发展至更加博大精微:不仅是“妈”、“妹”等,更是上溯祖宗八辈,旁连兄弟姊妹,下传子孙后辈,普及万民百姓,“日”、“操”、“靠”等,扩展至飞禽走兽,似乎成为万能的词汇,放之四海而皆可用。(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由于使用的人多,而且进入了文学作品中,开始还不好意思,采用“X”或“......”代指,后来觉得不过瘾,干脆直接写实,但依旧犹抱琵琶半遮面,弄了一个“逼”字来贴代。
由此可见国人的无穷创造力或想象力。
外国人具体怎样,俺不十分清楚,但最近观看美欧大片“SHIT”一词出现频率较多,也许翻译成汉语,就是“逼”吧!由此可见“逼”字,是走的国际路线,是符合国际潮流的词汇,如果不说几句与“逼”相关的东西,那还真的不能算“牛逼”。
谩骂,自古有之,粗野武夫以谩骂粗口为标志,文人墨客以爆粗口为雅趣。
如今的官贵富贾、土豪爆户等,几个没有粗口?“国骂”早就应用得炉火纯青:“他-妈-的”、“你-妹-的”、“奶-奶的”、“姥姥的”已经不过瘾,非得“傻逼”、“装逼”、“日逼”等才“牛逼”!
这不,连着这虚拟网络文字世界,也一样如此。
好像我在这里满口”仁义道德”,实际“男盗女娼”一般,明白的人当然一看就明白,或即便明白,也要的装逼曰:“妈-逼的”又在“装逼”!
先人或是祖宗的余泽与护荫,构成我们文化的精髓,也同样有糟粕。后世子孙不去扬弃,偏要去做别人的祖宗,要“操”八辈,株连九族,无论如何,这也是一种卑劣无耻的事情。即便是口头说说而已,没有真的去做,那也是言不由衷的可耻。
比如“抗日”时期,难道说几句“操你姥姥的”,就能把日本鬼子杀死或赶出家门吗?
这就又回到问题实质上了:阿Q精神。
一对情侣去吃肯德基,男的吃了一口,说:“妈-逼还真好吃,老婆你尝尝!”那女的接过肯德基吃了一口,说道:“嗯,真的好好吃哟,妈-逼我不要一个人吃,老公你也吃吃!”
由此更加看得出:“逼”字已经上升到“柔情蜜意”的境界。
于是,我也时尚一番“论逼”一下!
- 粗野卑俗的东西应当抛弃! 以此呼吁!2015-05-26 19:59
- 回复@诺亚:支持你,抛弃粗野卑俗!问候夏安2015-05-26 2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