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处理父母子女关系———论孝道文化之十六
06-19 作者:德慧智尚悊心
10311
百依百顺不是孝。慈和孝有个辩证关系,是一对,上慈下孝。如果父母过度地提要求,就违背了做父母的慈,上面的慈也是要符合万事万物的根本规律,有一个正确和真善的道德规范要求的。
很多古文里面都有这种说法,孝不是盲目地顺从,不是百依百顺,要能够善巧方便地去规劝父母,引导父母。就像“大孝”里的内容一样,“大孝”还要引导父母提升其道德品质,多行善事,诸恶不作,众善奉行。子女还要用自己正确的认知,去反作用于父母,去影响父母。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满足了父母的物质要求,却没有去注重父母精神方面的同步提升,没有用自己的孝道行为去关怀父母精神领域的同步提升,只是在物质上给予父母关怀和提升,这只是抓正确了一个环节,而不是两个环节都要抓住,这是片面的。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要去尽自己的孝道,这才是一种正确的方法。
行为的作用力是最大的。在父母面前,子女的言行举止和学习习惯要做出来,做人的表率起到无形的标杆作用,对父母的影响是最大的。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再来善巧方便地劝导父母,那么父母肯定是容易接受并且改变自己本身的不足,来认同子女的正确认识。开始父母可能比子女要顽固得多,坚持自己错误的认知,不愿意接受道德根文化和子女的这些良好表现,觉得这可能是假的、一时的。但是只要做子女的长期坚持,最终父母由于其天然的疼爱之心,很容易被感动而再去改变自己。(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选自中国言实出版社《德道行天下》第26页
来源:如何正确处理父母子女关系———论孝道文化之十六 | 德慧智文化传媒官网
http://www.dehuizhi.cn/3244.html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