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善行大梦想——“情系岭南梦”队伍支教组纪实
7月12日,是岭南师范学院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情系岭南梦”队伍下乡的第二天,经过简单而又庄重的开班以及捐书仪式,队伍正式开课,支教组的支教之旅随之开展。
放飞青春 下乡支教
“情系岭南梦”社会实践队在经过大半个学期的准备后,终于踏上了下乡支教的道路。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为“情系岭南,梦萦角尾,爱心助行”,旨在密切高等教育与乡村基础教育的关系,符合大学生“三下乡”宗旨。在“下乡”前,支教组成员用心制作课表、谨慎地安排上课人员以及随堂纪律人员。当正式拉开本次支教活动的帷幕后,小老师们便带上自己精心准备的教案以及对孩子们的真诚走上徐闻角尾中心小学的“三寸讲台”。让队员们感到欣慰的是,他们与报名参加此次活动的小学生经过一天的互动,关系变得密切,不少孩子已经信服“情系岭南梦”的队伍成员,愿意听从他们的指挥。相信经过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支教组成员们的教学生涯会增加浓重的一笔,这个暑假也会因此变得充实,教书育人的梦想得以进一步靠近,青春得以升华,未来得以有所期待。
特色课程 领略未知
针对小学教学,小老师们制定了很多有趣的课程。除了小学的标准三大课“语文、数学、英语”,还不乏吸引孩子们眼球的特色课程。其中有手工课、普通话课、书法课等提升个人技能的课程,还有教授基础地理、历史知识的地理课以及历史课,连一向“中规中矩”的体育课也被武术、长绳以及篮球教学所取替。而最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日语这项非小学标准课程。不少学生对此感到很兴奋。“我们从来没有接触过日语,都很期待这项课程。”一位四年级的学生称。这些特色课程是为了让孩子们摆脱过去的那种传统课程观念,使他们更乐于去听课、去接受新知识。精心准备课程的小老师们表示,他们旨在带领孩子们看大千世界,领略世界各地人文以及自然的神奇,将自己的知识以有趣的方式教授给孩子们。
积极引导 因材施教(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了教育学生,教师谆谆善诱,因材施教。尽管支教组的成员都只是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但作为“过来人”,他们懂得如何理解小学生的心理,如何照顾小学生的情绪。在课堂上,他们积极引导课堂,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类型施教方式。面对调皮捣蛋的学生,他们立场坚定,轻声呵斥;面对不敢发言的学生,他们走下讲台,站在学生身边,给学生信心发言;面对被孤立的学生,他们悉心了解情况,加以温柔的开导。而对于突发情况,他们也“有一手”。记者了解到,在今天上课时,有一位幼儿园的小妹妹徘徊在三年级的班级门外,渴望地看着三年级的美术课课堂,正在上课的小老师留意到这一情况后,主动走向这位小妹妹。在了解到小妹妹没有报名但是很想上美术课后,该小老师将小妹妹带入教室,并为她安排了一个位置,最后这位好学的小妹妹画出了自己的作品,获得了小老师的好评。小老师在无形中保护了小孩子的梦想以及心灵,在小孩子的眼中,这是一次普通的课堂,但对于小老师来说,这是一次宝贵的教学经验。
臻于至善 不断成长
“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是岭南师范学院的校训,在本次“三下乡”活动中,队伍成员所做的一切都在“臻于至善”。在这里,他们学习,在这里,他们教授,在这里,他们成长。他们提升了自身的教学技能,培养出独立自强的人格,更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虽然“三下乡”实践活动只是短短的十天,但是对于小老师们和孩子们来说,这是一生难忘的记忆。此次活动,同学们进一步领略到“教师”的深层含义,相信终有一日,他们能做到“桃李满天下,不用堂前更种花”。面前等待他们的,是未知的挑战以及光明的未来。
供稿单位/岭南师范学院“情系岭南梦”社会实践队
文字记者/黎颖怡
摄影记者/彭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