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府是我祖传的家园》

07-29 作者:聂精华

作者:聂精华

我随友人之约,寻访了鹤峰五里镇南府,现称为南村,在寻访之前我熟读了鹤峰县文联主席向端生著写的《表妹赠我烟荷包》一书,其中书内撰写了一篇《南村》的文章,阅读后,我非常欣喜,也十分好奇,居然在鹤峰境内还有这么一处神秘的地方,应该亲临目睹,实地看个究经,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必须熟读史料,在民间了解南府历史渊源,基于此,出于好奇,我便随友人一同前往南府,经三里荒,东乡坪火口,过南渡江,左转右拐,拐来拐去,还是拐不脱山水之间,这里绝对不是,山路十八个弯,也不止十八座山,溪流水潺,山花幽香,百鸟欢唱,过去的美景,依然兴潮,闺在大山深处。这是一条通往千年的古道,千年的足迹,千年的风雨,古老的马道,深深浅浅的脚印,踏破了岩石山冈。如今沿着曲曲盘旋的公路,沿着土家茶马古道前行,我猜测这条古道上演绎过的悲欢离合。南府1301年前,麻寮土司设府建街,始称----南府。元至大三年,容美土司田氏所攻劫,遂为容美土司南府行宫,容美土司在这里大兴修造土木建筑工程,多次扩建张爷庙,新建九峰读书台,维修燕喜洞内军事设施,桥和石板路,1735年,改土归流后,接受新思维,改变新潮流,古建筑逐渐坍塌毁坏,无人维修。从这里我们无法用枝叶片语,把南府的兴衰说清楚,但我们从古遗迹中寻找答案,品读土司时期的兴盛与扩张,的确也感受到土司时期,土家人崇尚什么,信仰什么?白虎图腾,是不是土家人张扬血性和刚强的特征。我们不得而知......

后来人,只能把前辈人的沧桑刻在脸上,苦难印在心底。在风雨的交替里,此时此刻,我只不过是一匹行进在古道上饥渴思饮的野马,为追寻遥远的草地和溪流,一往无前。不停地行驶,向温暖的梦乡出发,向人生的高度攀援。向往已久,却悄然抵达心灵的南府,不管是麻寮土司南府,还是容美土司南府,都称之为南府,同样的南府之名,却麻寮土司被容美土司取而代之,在本质的区别的背后,却有不同寻常的故事,容美土司南府每一寸泥土都有汗迹,每一块山石都有记忆,每一枚草尖都凝结茶马的气息。历史的遗迹,满目青草荆芥让我们相距甚远。然而记忆在想象中,依旧能嚼出茶盐那清苦咸涩的味道。

走进南村,仿佛又回到了久远的祖先身边,仿佛听到了南府戏剧楼内灯火辉徨,土琵琶弹奏,唢呐帮腔,锣鼓叮咚响,欢声笑语,热热闹闹,满堂音好看哟又好听,那曲儿似乎在山水之间飘荡,悠扬弯转,诗人顾采来到南府,却感受到武陵南府,似乎看见武陵人,捕鱼者沿溪而行,进入了桃花林,桃花林没有杂树,芳草也长得很鲜美,粉红的桃花,芳草幽香,落英缤纷,一派人间仙景,看见渔人划舟到容美土司大山之中,驶到了水源尽头,走进了大山,看到这里土地平旷,吊脚楼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土家人往来种作,男女衣着土家服饰,却与汉人大不相同,在诗人顾采眼里,鹤峰容美土司南府。是真真切切的桃花源,诗人所看到的桃花源,就是现实的桃花源,诗人追溯求源,却把鹤峰容美土司南府桃花源,称之为古桃源,更为确切。明末诗人顾采寻访,感受到这里,才是真实的桃花源。(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恰巧我阳春而来,所见到的境物,别致情深,桃花盛开,灿烂无比,绿色林海,色彩满目;山间散落的吊脚楼,小桥流水,别具一格,这里风光无限,引人入胜。尤其值得幸庆的是这里没有污染,没有出现张冠李戴的错位,没有把“燕嬉洞”说成是“九峰洞”,没有把“九峰读书台”说成“葫芦岩读书台”,大家并非知道,当年麻寮土司在这里开创与艰辛,容美土司统一,称王称霸,彰显大气磅礴,清代诗人顾彩在这里寻访,看到山顶有张桓侯庙,山腰有燕嬉洞,山脚有石拱桥和石板桥,流连忘返。

从小听爸爸说,最早的南府是麻寮土司修建的南府,由于历史的变迁,各土司纷争不断,1661年麻寮土司被容美土司统治,麻寮土司从此衰败,南府之名,容美土司,仍然保留其名,南府更加繁华,从容美土司通往南府的路更加顺畅,茶马古道通往关外之路,从山水风景中自然行成。回溯当年,使人感叹,似乎一群赶马的人,仿佛就在我眼前浮现,土家人把日子安放在马背上,驮满着茶盐米粮,却感受着风雨沧桑中,在茶叶和盐巴的往来中打捞幸福的日子。他们翻山越岭,马蹄声声,像一曲土家满堂音的旋律,在悠悠弯转飘扬,闪耀着阳春之韵。一群群嶙峋的马背,一边驮的是江山社稷,一边驮的是千年梦想、岁月变迁,如同那道路般越来越长。他们的脚步向前从未停歇,但不经意的一回首,那些几近被我们遗忘的道路,原来才是我们心中最美的地方。小路蜿蜒,绿意青葱。我们一路寻觅着大自然的色彩。穿过山村,绕过溪流,随着茶马古道的遗迹之路。我们迈着缓缓的脚步漫游古桥,走到古桥上,朝东北方向眺望,一座座高耸如云的山,秀丽如画,云海在山腰之间萦绕,看到友人眼神,那种神奇的目光,便指着夹在中间的那座神秘的山说:这就是古代麻寮土司时期的“麻王寨”, “麻王寨”在海拔1606米山巅之上,麻王土司,建宇立寨,观察敌情,若遇外侵之敌,在烽火台上,点燃熊熊烟火,以烟火为预警,通令要塞军司,各自作好战事,准备战斗待命。最有趣的是,南村一带的小地名,总是能够引发人们一系列的思考,而且挺有文化品味,诸如:渡江湾、上京台、金盆、南府垭、麻王寨、上马墩、仙人掌、钟湾、庙岭、葫芦崖..... 说明当年繁华南府,把巴汉文化相融合,容美土司统治这块地盘以后,田土王在这里立了衙门,南府更加繁荣,通往外地的一条茶马古道,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进出衙门,不管是达官贵人,经过南府,是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所谓茶马古道,就是铺垫的一条石板马路。

南府这一带,祖先留下了许多文化遗产,南府遗址,如;张桓侯庙,拱古墓,条石桥、石拱桥,包括历代古墓葬见证了土司的兴旺与衰败。今天来南府遗址,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目睹当年古府繁华、辉煌与衰败。麻寮土司,容美土司,虽已在历史的磨劫中暗淡消逝,而当年数风流人物的风采,长留人间,永远铭记在人们的记忆里。无论忧伤、凄凉、惆怅、沉淀着古代历史韵味,思索和畅想。虽然这条古道经历了岁月风尘的洗涤,那古朴的味道依旧飘散在古道的每一道风景之中。依旧在历史的洪流中保留着这难得的古朴,我们应该好好珍藏这难忘的回忆。

沿着青石板古道拾级而上, 路边林木葱郁,石板粗犷,峰峦叠幢,蜂蝶成群,花香果熟,风清树美,令人心醉。古道悠远,行人稀少,没有城市的喧嚣,一切显得那么幽深宁静,空气清新,田园风光,在南村完美呈现,天然氧吧,让人感受到南府依然风采。这里的众多古树、红豆杉,珙桐,银杏等珍稀植物,枝叶茂盛,花果飘香。茶马古道,营造了一种古朴的氛围,适合于在这里休闲怀古。当你行走在古道上,有时聚神凝视,好像看到古道上布满了重叠交错的脚印,似乎感觉到在每块石头上,都默默地承载着沉重的历史。

顺势古道而上,许多熟悉而亲切的画面一一映入眼帘——

在这里,勃发挺立而书的春笋,趁没有行人脚步踏压之时,大胆地从古道上的石头间隙中破土而出。这是怎样的一种微缩型的震撼场面啊!绿油油的野茶树,在灌木丛中长得很茂盛,有一株植物,花开得像是天上的星星,似曾相识,知道是一种中药植物,可就是想不起叫什么名,就叫她星星花吧。你看,她还闪着光芒呢。

眼前的那片紫竹林,已不知年事有多远,记得祖辈给我们说:紫竹用途很广,可以用来防身,遇到狂犬,用紫竹打击狂犬,不会传染狂犬病,这些传说,没有科学根据,但是,紫竹,在土家人心里,显得格外珍贵。不管是红豆杉,珙桐,银杏等古植物,都披挂了厚厚的青苔,显得古老原始。

一直以来,南府,古桥,燕嬉洞,非常神秘......古道上静静躺着石头,永远仰望天空、山峰,永远依伴草木、流水,永远聆听花吟、鸟唱、虫鸣……但愿忘不了南府的眷恋,偶尔享受那久违了的脚步的抚慰。

南府,是一本厚重的历史画册,是马蹄在高山峭岩上嵌下的印记,还有着驿站,茶楼,集市,渡口形成了文化的旋律。放一排尘封的火枪,唱一曲作古的歌谣,洒一地烈酒,吟诵一阙荡气回肠的顾采诗,“谁凿青山腹内空,下临幽邃上穹窿,悬缒直入深无底,秉烛潜行路忽通,千古未曾分昼夜,万家兼可避兵戎,祖龙一炬当时烈。恨不藏书向此中”。

今天,我们打开历史,就如同打开一坛陈年的佳酿,回味无穷.南府之韵,南府之美,使人陶醉。祖传下来人间古道,一代又一代人走过。古道上的繁华衰退了,古道从宁静走到繁华,转入寂静。岂不成了潮起潮落,水逝东去,风云变幻吗。南府是我们的祖传家园,你们看,燕嬉洞门前,瀑布挂月边,九峰读书台,展本神书卷,武陵王在这里吟诗篇,子子孙孙等了千年,却吹不动万代的宏愿,过去一幕幕,武陵王马上挥鞭,小麻王逃走了多远,未来是否一派好江山。南府是土家人的祖传的美丽家园,高大参天的红豆杉,那绿得醉人的大青树、香樟树。还有映山红、桃花盛开着鲜花,结着鲜红的果,也常会逗引这远方客人的眼珠。翠鸟、百灵、画眉在燕嬉洞及森林溪水边悠然自得地游弋飞翔;不时还可见到小松鼠快乐地在参天大树间上窜下跳;各种鸟儿蝴蝶快乐地闪跃在溪河间,好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舒缓地沐浴在花丛间,浪漫地徜徉在南村里,在村寨里流淌着土琵琶的旋律,激荡着锣鼓的奏鸣,满堂音在土家唱响,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人间仙境。鹤峰五里镇南府遗址。至今仍保持清末民初的民居建筑风格。这里还有遗留下来的大革命时期贺龙、邓中夏等率领的红二军团革命红色遗迹。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贺龙红军在这里如火如荼的苏维埃运动——南府还有红军传奇的革命故事。

这是多么向往的地方,南府是我祖传的家园,南村是我美丽的家。《南府是我祖传的家园》

共 4 条文章评论
  • 2015-07-29 09:35
  • 2015-07-29 09:37
  • 欣赏,喜欢。问候好友!!2015-07-29 10:21
  • 谢谢友友留言支持!2015-07-30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