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乡音

08-03 作者:笑铀

留住乡音

孙子已经6岁了,秋季将上小学一年级。在家的时候,我会经意不经意间和孙子说我们游屋的方言,因为孙子自从学说话的时候就“随大流”说“官话”,现在要上小学了也还不会说老祖宗传下来的“游屋声”。有时候,我会半开玩笑半当真的叮嘱孙子:“可不要卖掉了游屋声哦。”孙子小绍鹏天真懵懂地回问道:“什么是游屋声……”弄得我也忍俊不禁。

所幸,因为小绍鹏从小生活在农村语境的氛围中,俗话里的“平声”和“游屋声”虽然不会说,但听还是听的懂的。而我家的孙女小桦兰,因了她从开始学讲话的时候,就在广州跟爸爸妈妈在一起,萦绕在她耳朵边的全都是普通话和粤语,于是,今年暑假回到家里,我跟她说方言“游屋声”,小宝贝竞然一脸的茫然——听不懂嘞……静坐案头,我便想起了“留住乡音”的话题来。

2015年7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问卷网对2003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结果显示,离开家乡后,23.6%的受访者经常讲方言,50.7%的受访者只是偶尔讲,22.1%的受访者几乎不讲。这的确是一件令人感到“心情沉重”的事情。

出门在外,一句乡音,所承载的东西实在太多,亲情、记忆、童年、成长等情愫纷至沓来,令人往往梦回故乡,暂时抛却了身处异乡的孤寂与落寞,片刻忘却了都市的喧嚣与压力。可见,于每个人,乡音的力量不容小视。“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唐朝诗人贺知章著名的《回乡偶书》诗,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远离故土的游子,虽然头发花白了,但乡音却全然未改。这也许是“留住乡音”、记住乡愁的最好的诠释吧。当今社会,为了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让他们更好的融入这个“全民推广普通话”的社会,从小就教孩子学讲普通话,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很有必要的。问题是,不要顾此失彼。要记得让孩子知晓本地方言和姓氏祖语,让孩子“留住乡音”。

中青网评有人撰文呼吁,伴随着乡音的流失,国家有关机构应该展开了对乡音的保存工作。令人欣喜的是,今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语言资源调查、保存、展示和开发利用等为核心的各项工作。愚打心眼里期盼能取得预计的成效。(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留住乡音,更重要的在于它承载着爱国、爱故土这种公共精神的实质内容。真正坚实有力量的爱国主义,并非爱空泛的国家共同体,而是由爱故乡、爱传统习俗、爱乡音承载的共同情感以及爱生于斯长于斯的社会与民情所延伸出来的;同样,爱故土、存乡愁,也并非爱空泛而抽象的人民,而是爱与自己有共同情感、共同传统、共识伦理、共同语言的乡亲所提炼出来的那句乡音啊。

笑铀

2015,08,03.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