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化随笔

08-08 作者:河马

1986年深秋。某一天。

吃了朋友的午宴。当我赶到

学校,刚好上课铃响了。于是

直接走上讲台,给同学们上课。

我讲小说《荷花淀》。仗着我研究过

作者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本人也(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比较喜欢孙犁文笔的清爽。我就不按备课

内容,混沌式开讲。竟忘了时间,将

两节课连续讲完。怎么讲我也不知道。

下课时,坐在前排的同学,跟我说:

“老师,你的课,滔滔如瀑布,我们都醉了。”

我想完了,喝高了讲课,听课的反而醉了。

原因是我自己,酒气之瀑太盛大了。三十年来,

我常反思,那堂酒中课,仿佛神来之笔。

若非朋友的结婚喜酒,我不一定喝,

而不喝怎么有此意外?况且还有点

审美趣味。乃至仪式感。我想创作时,

倘若抒情逻辑被自觉突破,意外的美就诞生了。

而创作性批评之仪式化,将把人性与可能召唤。

2015年8月7日于永安约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