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学大学反应什么样的教育规律

08-20 作者:夏晓秋

小学中学大学反应什么样的教育规律

夏晓秋

小学启蒙:

教授最浅显的道理和知识基础抓住兴趣培养

现象:小学减负越减越多,经常看到很多小学生的书包有学生身体的一半大小,重量也很重,大多只能由孩子家长帮忙背着,接送上下学,有些学生自己背着书包上下学,不见得锻炼了身体,反而把自己压成了驼背,一个个在身体没长成之前变成了小罗锅,小眼镜。甚至有些小学生不堪重负,自小就产生了厌学心理,导致了很多不良后果。

少儿期(3---12岁)是学习理解认知的阶段,而这个阶段,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小学走过的。小学教育,不能急功近利,要着眼于启蒙,立足于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启发诱导孩子,使其产生学习的乐趣。针对其爱好,施展不同的教育方法,达到“开导蒙昧,使其明白事理,传授基础知识和入门知识,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爱好,使其有个可发展的方向”的目的即可,而这点西方教育很有可取之处,他们就是抓住了孩子的爱好,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思维力,让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法,去创造,才使他们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比我国多的多。(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中学树德:

塑造人的性格与价值取向结构达到立德树人

现象:中学补课越不越晚,总是在晚上8,9点钟的时候,还能发现很多的中学生背着个书包,带着个眼镜走在回家的路上,或坐在回家的车上,他们身体得不到锻炼,正常上学的课程正常时间学不完,晚上却在多花着钱在补。所有的时间都是在学习,做题,再学习,再做题中走过,这样的生活,使他们分成了三类人,一类学成了目不转睛什么也不会的书呆子,一类彻底产生了厌学情绪,上课不认真听讲,补课花着家里的钱,却做着抽烟喝酒逃课说话攀比等等不良行为。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成为了家长老师们口里的“好学生和精英”。然后他们长大了,占据了好的单位、职位,甚至又成为了某某校长,老师,然后重复着此类的事情,收着这费那费,靠着手中偶尔出的几个聪明学生给自己填业绩,出成绩。

这不是我们要的教育,也不是国家要的教育。

青春期(12-18岁)是人生价值观形成期,这个时期,往往是塑造人的性格和价值取向的最佳时期,同时也是学生的“叛逆期”,在这个时期,学校在教导学生知识结构的同时,不能总是补课让其厌学,本来是想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反倒使其厌学逃课降低了学习成绩。也不能总是管教约束,使其产生逆反叛逆的心理。应该以沟通理解为主,同时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树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有个健康的信仰,有个健康的性格,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这样,学生在以后的成长中,才能健康和谐的有品质的持续性发展。

大学精身:

形成精英意识与开拓创新能力必须因材施教

现象:我们常常发现,学生上了大学,就没人管了,只要修满学分,课堂上不大声喧哗,点名时候有人喊到,就可以了,至于学不学习,那就不管了。而学生们呢?1成2成在学习,7成8成在玩游戏、谈恋爱、不务正业。等到毕业了,大学专业专业知识赶着学赶着就忘了,有人的找人托关系找个好工作,没人没钱的自己随便找个工作干着,从事自己专业的不足一成。

到了大学,学生往往步入了成年期,对各种问题的学习能力都比较强。在这个时候,才是真正塑造专业类人才的关键时刻。作为一个合格的学校和教育者,不应该是得过且过的人浮于事,而是应该本着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的人才培养和建设负责的态度,推孩子一把,让学生能够走的更远更快更好。这样才是对学生有利,对国家有利的事情。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精英意识,让学生有自我开拓与专业创新的能力,是大学教育的基本立足点。给予学生按兴趣和能力调换专业的权利,给予学生自主选修爱好课程的权利,带领学生一起研发培养其开拓创新的能力,这才是大学教育所真正应该抓住的。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