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亭,月不满【四】
他想:这狐毛色光亮,若是取得为娘子做件衣裳也是不错的。遂自追了去。谁曾想这狐让他追得走走停停,似是故意挑逗。他也不急,只是紧紧地跟着。约莫有四五里地的光景,白狐停在一株歪脖柳下,柳树旁有口枯井,两者相距不过三尺,四下了无人烟。他不敢再追得紧,怕惊动了白狐又得多跑几里地,只细细盯着。
已近傍晚。那狐蹲坐在井口,眼睛望着井里。见它有所懈怠,他便忙扑了过去,哪知这狐警觉得很,一个身影略过,他就栽倒井里。所幸这井枯了多年,井底长满野草,否则真不晓得后果如何。挣扎一番后,他爬上来,惊讶地发现白狐仍在柳树旁,正用狡黠的目光看着这位落魄将军。罢了,他也不去捉狐,坐在井沿上就歇息起来。这时候才想起离十里亭很远了。细看之下,暮色苍茫,半弦月过早地升起,家乡的月亮似乎从来没有圆满过。唯一一次满月,便是和娘子喜结连理之夜。
狐的目光紧落在他的发上,他不晓得这狐为何不怕生人。月上柳梢头,本想早些回家,无奈只得又耽误一日。 已是亥时,他转身发现狐的目光稍微温和,没有畏惧没有敌意。尝试着走进,在月光的反映下,惊觉狐的眉心竟有梅花印记!”怪事怪事,方才追的时候怎么不见印记?“许是眼花了。待要扑倒它时,这狐一个激灵跃下井口,他差点又栽进去。”真是怪事!井里居然有水?!“将军从未见过如此奇异之事,定睛一看,水面还在上升!回首看狐,这畜生依旧气定神闲。已是子时,水面升到井口处才停。白狐跑过来哆了口水,见它无恙,他也凑过去喝了些。行军的日子里,风餐露宿惯了,对于锦衣玉食并无多大兴趣,今夜忽然尝到这水,竟觉有些甘甜,清爽之余便有三分心怡、再品过后顿感沁人心脾。子时的月明亮异常,透过柳枝笔直照耀在井水上,散开几圈涟漪后,缓缓出现了影像——杨柳溪水小桥旁,一位女子正低头浣衣,忽然一不留神衣服漂到水里,手足无措间,一位公子翻身下马,跃入溪中取回了衣物……将军看得呆了,“此景怎会如此熟悉?!可又什么都想不起。”不知过了多久,月色暗淡,井里的水退去三分,依旧有影像波动。狐狸的目光透出凄凉,它不知如何唤起将军的记忆。
遥远的黑幕下传来佛音: 莫思前缘,莫参空禅,莫问不问,莫求尽善!!!他越发好奇,正欲追寻佛音时,突然眼前一黑,倒在柳树旁。第二日醒来,他急忙收拾了一番,穿过十里亭后有个集市,他买了两张烧饼就往家赶。家里,娘子的病越来越重,郎中说是普通的风寒未愈而引起的副症,如需治疗,得要素斋三日且不能动了肝火,三日过后,郎中说他会来开几服药,服下若好便好,若不好就准备自己后事。她又想起了夫君,于是提笔写道————
风郎亲启
值君去已逾十八载,知闻君已成将,妾心甚慰。然君久去不归,贱妾身单力薄,寝无眠、食无心,恐日后非能久伴于侧。待我去后,家中一切勿念………………(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竟是绝命书!
他赶回村里时,正好逢到一位傻小子结婚。敲锣打鼓、吹笛奏乐好不热闹,从这架势看来,这傻小子的爹娘定是富贵人家。也没多在意,便往家走去。“娘子!”声音喊得很高,生怕别人听不见。“娘子?”无人回应,便转身进屋,一眼就瞧见桌上的信封,正欲拆开时,她回来了!千言万语于心,却不曾开口一字,娇弱的身体在光影的衬托下尤为动人,看着这个已有白鬓的男人,她支吾了半晌,只憋出“风郎!”,声音细小却颤抖得明显,“真是你!”“嗯!是我,是我回来了!”相拥许久,日后的生活能有多久?后来有好事之人,推测她信中写的内容,无非一些俗常的琐事叮嘱,更有好事者,写了首应景诗《君惜言》——
新雨打浮萍,吻落散涟漪,
看惯人间悲欢去,深情皆不提。
归燕不自寻,姗姗徒留影,
宁借白纸凭据,落款应为你。
君惜我言,君昔罗钿,
附庸风情,戏语相劝,
又漂泊几载,辗转其年?
顾风华许尽,月满月圆,
昔言未果,信托孤雁,
闲敲棋子,残局不全,
离歌起枕前,空曲不填。
碾墨几叠凭心所述入砚。
愿秋来梦千颜,青石下青苔牵,
亦尝悔不当言,曾少来秋愿。
君却重拾旧曲,亦为不念辞意。
拨一弦小调新弹捻丝雨。
愿冬至小炉边,含窗雪忆昔言。
绝断情字断绝,烟拂袖底拂烟。
若有幸泪满襟,相执相携归云。
君若弃我何故引情胡不离?
未完待续………………
- !!2015-12-10 1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