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瞬间

09-21 作者:善良文人

历史的瞬间

杨百良

假如我是汶川人,我会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而感到惊骇!

假如我工作在汶川,我会为瞬间催毁性的颠覆而感到痛惜!

假如我的父母被围困在汶川生死未卜,我会昼夜不眠地为她们的安危而癫狂!

假如我的妻子儿女被埋在轰然倒塌的废墟里,我会时时刻刻为她们的危难而祈祷!(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假如我的兄弟姐妹丧生在地震灾区,我会撕心裂肺地为他们的生命而悲怆!

在那次骇世惊闻的汶川大地震中,所有的遇难者都是我们的骨肉亲人,所有的遇难者都是中华大家庭的炎黄子孙!不管是营救的和被营救的,幸存的和遇难的,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他们身上始终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精髓。

当时光追逆到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发生突如其来的8.0级大地震,所有的人们毫无准备,所有的生灵毫无准备,刹那间天昏地暗,建筑倾斜,楼房倒塌,学校操场下陷,山体崩塌……正在朗朗读书的学生们顷刻间被埋在跨塌的教学楼里,正在襁褓里吸允母亲乳汁的婴儿顷刻间被埋在坍塌的废墟里,正在酣甜午睡的老人们顷刻间被殉难的鲜血淹没,千万条宝贵的生命瞬间伦为垂危弥留深潭,这是多么惨烈的凄情悲剧啊!

在地震发生的短短的几个小时里,因为这突如其来的颠覆和摧毁,使我们每位炎黄子孙们,由彼此相识到相知,由彼此关心到互爱。不管是哪个民族,也不要问是何等的身份,姑且不论远隔重洋还是近在咫尺,每一颗滚烫的心,都在为灾区的同胞而跳动!此时此刻,我们都是汶川人!我们的心都为灾区所牵动!

一名被掩埋在跨塌的学校大楼废墟中的13岁女孩,透过空隙隐约发出微弱的求救声:“救命,救救我!”

一个满脸血污的年迈老者拄着拐棍踉踉跄跄地爬行在崩塌的山体间。

一位中学教师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他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保住了4个孩子的生还……

当我看到这些撕心裂肺的凄惨画面时,当我听到一位咿呀学语的孩子惊恐万状地哭喊着“我要妈妈”时,当我听到一声声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求救呐喊时,我感到与生俱来最大的震颤和悲怆!这是一场骇世惊闻的特大灾难,是心灵的撞击,是灵魂的摧毁,是人类的灾难。我们每位血性良民无不为之感到震惊和哀鸣!

这是一场气壮山河的大营救。地震后1小时,胡锦涛总书记发出的“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重要指示火速传遍全国。地震后2小时,温家宝总理火速抵达灾区,现场指导抢救灾民。成千上万的解放军官兵、武警部队、白衣天使等救援人员都在第一时间赶到地震灾区,组成一道道坚不可摧的生命救援网,展开生死大营救,从死神的手里夺回来一个个濒危的生命。当我看到胡总书记俯身在临时搭就的帐篷里,怀里抱着获救的婴儿,眼含深情的热泪抚慰灾民时;当我看到温总理艰难地俯在废墟上亲手搀扶获救的灾民,用沙哑的嗓音呼喊“决不放弃一个,救人要紧”时,我的心里蓦地涌入一股从未有过的亢奋和激情,这便是国家元首与普通百姓的骨肉亲情,这便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胸襟大爱,这是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凝聚人民、凝聚民族、凝聚社会的人道主义精神在熠熠生辉。此时此刻,我们与遇难灾民和国家元首之间没有时差之距,没有职位之分,拥有的皆为亲情和博爱。正是这种亲情和博爱,使一个个遇难者得以奇迹般的生还,使整个地震灾区得以抢救复苏。

7年时间过去了。7年时光不算短,可每当我想起那场撕心裂肺的汶川大地震,我仍感到无与伦比的肃然和静默,历史的瞬间刻骨铭心,沧桑巨变震撼人心。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坚强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用傲骨的民族精神和凛然正气,诠释了重建家园的梦想,废墟上矗立起温馨的港湾!

作者简介:杨百良,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1994年毕业于辽宁文学院。现已在《芒种》、《音乐生活》、《北方诗刊》、辽宁作家网、江山文学网、东方文学网、东北作家网、中国作家网等发表作品60余篇(首),其中文学评论《尘封旷远的风俗画卷》荣获盛京网络文学大赛提名奖。

通讯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文化馆

电话:13591691505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