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绿色传奇》的文化意义

10-27 作者:岱青山

《毛乌素绿色传奇》的文化意义

2015年的夏天,著名作家肖亦农的长篇报告文学《毛乌素绿色传奇》伴我走过。该书无论是历史深度,还是文化高度,无论是语言运用,还是写作手法,皆有可圈可点之处。在此,我就本书的文化意义谈一点浅见,愿与大家共勉。

《毛乌素绿色传奇》揭示了人的生存境遇与状况。追往抚今,毛乌素是个什么地方呢?“50年代风吹草低见牛羊,60年代滥垦乱牧闹开荒,70年代沙逼人退无处藏,80年代人沙对峙互不让,90年代人进沙退变模样,新世纪产业链上做文章。”追寻毛乌素生态由好到坏再到好的漫漫长路,我们看到的是一代又一代乌审旗治沙者的奋斗历程,从民间到政府,从群众到官员,他们的信念,他们的辛劳,他们的成果,让我们见证了毛乌素沙漠变绿洲的人间神话和伟大传奇,动心动情,可叹可赞。本书通过反映一个地区防治沙漠化的进程,表明没有什么困难是人类不可战胜的。通过表现一个群体百折不挠、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英雄精神,弘扬了真善美,具备了文化意义。它的文化意义是揭露了“用新的思维对待沙漠,富保护于开发之中”的生存,从而呼唤让世界关注这个地区、关注中国人生存的新的文化。

《毛乌素绿色传奇》叩问人的生存意义。人为什么活着?什么是幸福?什么是不幸?什么是民族情结?什么是爱国情怀?什么是守土有责?什么是坚守不放弃?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体现了人的生存意义,也是精神文化的基本观念。具体到本书中,我觉得文化使求生变成一种回归家园的精神过程……作家在作品中艺术地探索了这些问题,并以其所塑造的形象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值得过,什么样的生活不值得过,这样,《毛乌素绿色传奇》的文化意义就在叩问人的生存意义问题上突现出来了。例如书中治沙英雄殷玉珍说的“宁肯治沙累死,也不能让沙欺负死。”“老巴对我说:“我哪儿也不去。我就是要把朝岱建设好。朝岱就是我的北京!”面对“生存还是死亡”, 乌审旗儿女表现出的是不离不弃、相濡以沫的爱我家乡和治理沙漠建设家乡的深厚情感,体现了他们的积极的生活意义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毛乌素绿色传奇》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文化的群体性是非常突出的,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共同体在长期的历史中形成的共同遵守的思想和行为标准。从“牧区大寨”领头人宝日勒岱、殷玉珍到带领12个姐妹治沙半年不回家的乌云斯庆、为治理沙漠辞去公职的“疯女”浪腾花,从巴图那顺、丁新民到乌审旗书记、旗长……作家为我们讲述一个又一个乌审旗儿女治沙的精彩故事,那些真切而动人的主人翁形象,那些感人的语言和细节,令我们深深体会到就是这些美丽而英雄的人们,就是她(他)们以少积多、众志成城的不懈付出,才有了毛乌素沙漠披上绿装的活生生现实,才有了子孙万代无尽的幸福。其间,敢叫沙漠变绿洲、人多力量大的豪情壮志和英雄史诗,使作品突现出人与人之间的精神文化意义。

人与自然的交往在《毛乌素绿色传奇》中贯穿全篇,显示出的文化意义优胜。作家肖亦农说:“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永远不会顺从人类。”这是作家三年深入体验毛乌素生活的由衷感言,它告诫我们:在自然面前,人不可逆天行事,道法在自然。事实上,乌审旗人把环保高效产业引入沙区,始终依托“以人为本,建设绿色乌审”的理念,始终用“集中开发1%的土地换取99%的生存恢复和保持。”即是说,他们用工业化带动生态建设的产业化,走出一条“绿富同兴”之路。这无异于在春天里炸响一声惊雷,无异于向世人宣告:人与自然在本质上具有同构关系。换言之,文化在以自然为对象时,作家的确赋予自然以精神文化意义。(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毛乌素绿色传奇》憧憬人类的未来。本书充分生动地表现了人的愿望、理想,展现了一个充满人性的未来,由此获得了文化意义。它在向世人宣传蒙古族“天人合一”的理念以及世代相传的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优秀传统不能丢的同时,也为那些被沙漠困扰的广大地区提供了绝好的样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毛乌素绿色传奇》所包含的文化使未来有了现实之根,未来因《毛乌素绿色传奇》的文化之助变得美好起来。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

诚然,要说本书的文化意义,其第三章不可小觑。在这一章里,作家采取古今交错、碎片连成整体的技巧,既让我们解开了人类从何而来、人的生命之根是什么等等未解之谜,又让我们窥到了古老的萨拉乌苏文化的绿色文明的影子,从而使我们感触到,乌审旗人之所以走上了继往开来的绿色大道,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并非空穴来风。他们不仅善于继承历史上的绿色文明,甚且敢于开创现代绿色文明。正是在这种大开大合大跨越中,暗示了悠悠岁月风雨沧桑中,乌审旗儿女把沙漠变绿洲的超然卓绝的举动是传奇的、可贵的、里程碑式的。毫无疑问,这一章的插入,增添了本书的纵深感、厚重感,更显全面、丰满,读来深刻、有趣,感觉“历史往往通过文化这个载体,完成它的传承与延续,永恒的是文化。”恐怕这就是本书的历史文化意义吧。

作者:常耀宗,网名岱青山。

声明:本文为中国散文网独家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任何人和网络不得转载,否则必追究法律责任。

共 6 条文章评论
  • 欣赏,点喜欢!2015-11-12 10:58
  • 回复@成事在天:多谢留意,冬安!2015-11-13 14:38
  • 开卷有益,喜欢!2015-11-17 10:07
  • 欣赏佳作,问候好友,赞!2015-11-23 15:25
  • 欣赏佳作!点赞2015-12-01 14:58
  • 回复@醉死了算球:新春来了,我把祝福献给友,愿幸福吉祥,步步高升!2016-02-09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