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村支书兼任巫师”所想到的
由“村支书兼任巫师”所想到的
据《中国新闻网》9月26日报道:各网站刊登了题为《村支书兼职巫师14年月入数万元 无人制止》的报道后,仁寿县始建镇党委已派出调查组对该报道事情进行调查了核实。经查明,报道所涉村党支部书记袁小清从事封建迷信活动情况属实。当地已免去袁某村党支部书记职务。目前,仁寿县纪委正对袁小清的相关问题进行调查,警方也已对此事立案调查。
众所周知,巫师是舶来品,按咱中国农村的说法,就是给逝者做道场的“阴阳先生”。不可否认,在当下的农村,很多家庭有人去世后,都会请风水先生推算埋葬日期和具体时间。尽管国家一直都在移风易俗,教育大家破除封建迷信,但是很多家庭也会以“死者为大”,找“阴阳先生”算下日期,找个好日子埋葬。
50岁的仁寿县始建镇马湖村村支书袁小清有着两个身份,一是马湖村的村支书,二是一名巫师。笔者看见这则新闻报道时第一反应便是,村支书和巫师理应上是有冲突的两个职业,怎么在仁寿县始建镇马湖村的袁小清身上却如鱼得水了十多年呢?经报道后,袁小清对自己的职业是这样解释的:从事巫师以来,收入不菲。一般情况下,几百至数千元不等。相比村支书一月一千来块的月收入,巫师的职业更能给他带来丰厚的经济基础,可是拥有如此丰厚待遇的巫师职业,袁小清对其支书职业是这样说的:“村支书这一身份,只是他巫师生涯的一个平台,借助村支书这个身份,村民才会主动找上门。”
笔者最开始怀疑的是袁小清本人对职业概念的认可是否到位,一个村的支书是一个地方的正能量带领人,本应该是举着党的旗帜宣扬正面因子的干部,在马湖村,袁小清却在当地有了巫师的旗号,用当地的人们来说:袁小清是这里的名人,村子里哪家死了人都会找他做道场,哪家建房和搬家,都要找他看风水。就连仁寿县公安局新办公楼和公安局长、政委办公室都请了他去“看风水”。笔者诧异的是,如果说村民是因为科学文化知识疏浅才会迷信,那么当地公安局、政委办公室又是因为什么而需要请人来专程找“风水宝地”呢?这样的行为不是更加纵容了巫师行业的泛滥吗?
这样的举动并无可厚非,毕竟真正做到移风易俗,任重而道远。要改变一种传统观念和生活方式,不仅需要勇气和魄力,更需要时间。政府通过加快殡葬制度改革,试图改变群众的生死观,这个制度的效果还需要时间检验。但在实际推动过程中,需要我们的基层干部们付出努力。在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的基层干部就是靠“投机”才赢得了选票,或许这位“巫师”村支书,就是因为自己经常给群众办丧事,看风水,才赢得了群众熟悉,赢得了群众的选票。然而,四川仁寿这名村支书,在当地做“阴阳先生”已是众人皆知,而且干这行当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从新闻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地乡镇干部也是知情的。在选他当村支书的时候,当地党委是否如实做过背景调查?是否找他谈过话,看下他的信仰到底是什么?(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但是,一个在群众面前“眼熟”的人,能否胜任村支书的角色,恐怕需要过理想信念这一关,一个不信仰马列主义的人,天天宣扬鬼神,到底是怎样被推举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这个需要当地党委认真反思。在经济利益的熏陶下,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各种“人才”总是层出不穷。但这样两个不相当的职业关系却让袁小清在该镇能够游刃有余十几年,当地领导干部对此事的态度到底是支持还是纵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心态要不得!
在当下,发出这样的疑问似乎很有必要。在农村地区,基层干部的素质直接影响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这样一个村支部书记,本来应该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基层的最有力执行者。然而,他却花费大量时间去宣扬鬼神,还以此谋生。当马列和鬼神的宣传同时出现时,让老百姓该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