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害家长利益“校讯通”业务不能简单叫停了事

11-27 作者:枫株湖

损害家长利益“校讯通”业务不能简单叫停了事

家长们对于“校讯通”并不陌生,学校有通知、老师留作业等都通过手机这个付费项目和家长沟通,今后,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校讯通”等付费手机业务将被叫停,省教育厅日前下发通知,鼓励中小学建立以qq群、微信群等免费交流平台为主的家校沟通方式。

(来源:12月20日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

众所周知,随着信息化在各个行业的推进,“校讯通”作为校园信息化管理平台,也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花结果。对于农村大量留守儿童,校讯通能够切实帮助远方的家长和学校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情况。对于网瘾少年、逃课大王,校讯通能让家长知道孩子的真实状况,并和学校及时互动。孩子因此改掉不良习气的例子也不在少数。在受到老师同学欢迎的同时,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校讯通业务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作用、收费如何?家长如何在使用时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近期多个省份教育厅陆续接到群众举报,少数学校允许商家在校园内推销、强制或变相强制家长开通“校讯通”等付费手机业务,违反了国家和我省有关教育收费和代收费政策,严重损害了学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校讯通”相信很多学生家长并不陌生,但这种付费服务的开通却一直备受争议。近日,山西省教育厅就对“校讯通”说不了,他们规定:严禁中小学、幼儿园为学生家长办理“校讯通”等付费业务,家长定制、使用“校讯通”等信息服务的时候,必须要遵循自愿原则,由家长自行办理。所有的学校也不能以“校讯通”或其他信息服务类产品作为和家校沟通的唯一渠道,不得将作业、通知和其它要求学生必须参与、完成的项目通过“校讯通”等付费的资讯平台发布。山西省教育部门鼓励中、小学校建立以QQ群、微信群等免费交流平台为主的家校沟通与交流方式。另外,对从“校讯通”类服务中获取利益,以收费提成、实物赞助、返还话费等各种方式违规接受运营服务商款物,以及因不开通“校讯通”等服务而为难家长或学生的学校和教师,一经发现和查实,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据了解,去年底,深圳市开通校讯通服务的学校有538所,费用由家长支付的535所,涉及学生数十万。深圳市教育局出台相关规定后,为保证家校沟通,有的学校自付费使用原校讯通,有的改用QQ群、微信群……而停用校讯通令一些家长和学校一时感觉不便,大家都表示教育部门应该有更好的替代方案, 校讯通不能只简单地叫停了事。孩子去年才刚上小学一年级的福田区的邓先生表示,自己以为教育部门叫停校讯通收费是指校讯通的服务仍然继续,只是费用由教育部门来承担的,没想到是让家长自己取消这个服务,取消后再也收不到短信了,那这个叫停还有什么意义?自己因为工作忙不能上网,从不用QQ,叫停后到底应该怎么让学校和家长及时联系?“教育部门不应该只是发一纸通知叫停了事,应该有解决方案提供给学校,保证目前的沟通便捷程度不变,比如自己开发一套家校沟通软件或者由教育部门来承担校讯通的服务费。”(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为我们所知,“校讯通”确实能够方便家校沟通,现在突然不用,而改为免费的QQ群或微信群发布信息,对那些不会用QQ或微信这些工具的家长来说也不公平,获取信息就成了个麻烦事。而“校讯通”由校方付费,对民校举办者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目前很难做到。该校老师布置作业只能都由学生抄写,若有天气等原因突然停课等信息只能由老师付费发布到家长手机上。笔者谨慎呼吁:希望发改部门能将校讯通费用列入教育成本费中,继续由校讯通为学生提供服务,费用由政府承担。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