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容美土司土家女儿会的渊源
略谈容美土司土家女儿会的渊源
作者聂精华
恩施土司城,我去过多次,也观阅过恩施土司城内土司石碑的记载,也学习过部分县市关于土司时期的历史文献,在恩施州内,究竟那个地方的土司疆域宽广,繁荣昌盛,大家都应该一清二楚。但是有极少数人,对于土家“女儿会”的由来和发源地,众说纷云,使我不得其解。记得有一次,有几位恩施朋友,高谈阔论,恩施土司是武陵山区境内最大的土司部落,土家女儿会,发源地在恩施城池,与其它县市根本没有任何牵强,恩施在原址还修了女儿城……,他的一番言论,总觉得他对土司文化和女儿会的历史由来,一知半解,不尊重历史,有些吹嘘过头。由于本人水平低下,没有表达本人的观点和看法,过了好久,他的几句言论,总缠在我脑海里,心里不服气,总觉得容美土司是武陵地区最大,最昌盛的土司,文化也最厚重,其它土司与容美土司,不得相提并论,要比较的话,就是州长和村长地位关系,我这种说话,虽有些浮夸,如果不把内心的怨气吐诉,似乎已快要到发疯的地步,为什么要为家乡争辨历史,添彩,一是乡愁情绪纠结,二是爱家乡与自私……
后来,自我解潮,各县市现都隶属恩施管辖,还争论什么土司历史文化遗产?恩施土司城能保护下来,是前辈人功德无量。“女儿会” 宣传演绎得好,女儿城打造得好,是领导功不可没。
我翻开周边土司几天后,历史书籍,了解老年人,通过学习了解,我才知道女儿会的发源地。
要真正了解土司历史,要找到“女儿会”的发源地,这还得从容米(“妹妹”的意思)说起,容米是一个以女性为首领的部落,是一个古老的具有母系氏族社会遗存特点的原始部落。这个部落是古代巴人廪君种的一支,最早出现在长阳县资丘镇附近清江南岸天池河口的容米洞。逐步迁移至今日鹤峰一带,建立了第二个容米洞,史书称之为“新容米洞”。史书上记载。容米部落处于“世外桃源”的境界长达1600年以上。土家“女儿会”, 在长达16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土家人在大山之中,久养成习,形成了具有独特的土家风情习俗,通过长时间的演绎深化土家“女儿会”,形成了一个土家品牌文化,土家“女儿会”是男女青年,传递情怀,表达爱情,寻找伴侣的体现。有人说:“女儿会”节日,是恩施当地传承下来的传统节日,从历史的角度看,土家“女儿会”并不是恩施的传统节日。为什么呢?这还得从历史渊源上说起,如果抛弃历史根源,恩施土家女儿会,也不矛盾,因为土司时代的容美土司鹤峰州,早已被恩施所取代,现在隶属恩施州管辖。如果从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说,土家女儿会究竟起源于什么地方,是在什么时代,这才是探究的主题(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大家都知道,在明末清初,是容美土司最鼎盛时期,包括现在的恩施、(恩施县)、建始县清江以南的部分地区,巴东县野三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宜昌地区五峰县、长阳县的大部分地区和湖南省石门县、桑植县与之接壤的部分地区;都属于容美土司管辖,管辖面积达7000多平方公里,至清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其控制疆域缩小在四关四口。总面积亦在4000平方公里左右。女儿会就是在这个时代兴起的一种民族习俗,它的发源地,就是当今的石灰窑、双河(现为恩施)、中营(鹤峰)、官店(建始)、椿木营(宣恩)一带。相互交界毗邻,离恩施遥远。都集中在一个地段。这里才是真真切切土家"女儿会"的发源地,在容美土司时期,这里的土家青年男女,翻山越岭,走幽径小道,淌河过溪,前来赴会,寻找梦中的情人。土家女儿会"源远流长,土家人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土家人冲破世俗,代代相传,播撒爱情的火种,彰显了少数民族风土人情,
在万山之中的鹤峰容美,民间习俗奇特,明代末年,薛族中,有一个有学问的"乡士",薛家多女少子,膝下有九女,薛姓教女,严守闺门,平时不许出乡外游。不许随便与男青年见面,只等适龄,要女方发给男方,纳八字庚贴,拜堂成亲,才能成家立业。有一年,薛乡士到山外远游,于七月十一日,才回到家里,大伙就将薛乡士邀请到,搭建的棚屋里,为薛乡士大办筵席,庆贺他云游归来,薛乡士很高兴,一边饮酒,一边畅谈沿途见闻,酒酣兴尽之时,他把最钟爱的幺女儿,珍妹唤至身旁,吩咐道:" 珍妹!明天就是月半节了,明天你们早点起床,你和姐姐们,都穿上新衣服,上街玩一天,去观赏秋景。九姐妹喜从天降,三更起身,五更打扮,只见她们头缠印花折叠帕,身着红绿花边衣,腰围黑色金线绣花巾,脚穿镶花小鞋,手戴亮闪闪的玉镯,打扮得像花儿一样美丽动人,山寨的小伙子,眼前一亮,好像仙女下凡,蜂拥而来,有的远观近望,不离左右,男青年以山歌相追伴,以眉眼传情,九姐妹,就在这天,相中了如意郎君,踏月而归。
从此以后,每年的古历七月十二日,这天,石灰窑、双河(现为恩施)、中营(鹤峰)、官店(建始)、椿木营(宣恩)一带。姐妹们就梳妆打扮,穿得花枝招展,偷偷溜出家门,与邻里姊妹相邀上街,赶场聚众,连续数年如故,积累成习,从此以后,土家青年男女之间没有拘束,在劳动中唱歌跳舞,倾吐爱情、私订终身,尽情地过着自由自在的田园牧歌生活。后来,土家人选定地点场所,土家男女青年聚在一起,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从此以后,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日,是鹤峰容美土司土家人的传统"女儿会"节日。这一天,不管是风吹雨打,还是山高路远,不分姓氏,聚在石灰窑,中营一带,分割居地,挽草为界,搭棚建屋组成群落居住点。那时期,女孩儿的命太苦,一年四季守在家,来客不能露面,吃饭不能上桌,没有半点自由,姑娘们时时盼望着,一年一度的"女儿会",劳累了一年的女儿们,戴上最漂亮的首饰,穿上五颜六色土家衣裳,用花背篓,背点土特产,上群落居住点赶集,女儿云集,争奇斗妍,吸引着众多的年轻人,男青年,那一双眼睛却滴溜溜地转,若相中了那一位妹子,就主动走到她身边,打招呼:"哎,妹娃,这桃子好多钱斤呢?妹娃捂嘴一笑,便开始讨换价。小伙子说:"哎呀,乖妹娃,“这桃子是仙人桃还是寿星桃?”妹娃说:“这位大哥哎,别夸张,不管是仙人桃还是寿星桃? 大哥哎,你知不知道,“一年桃树长多高,一树桃子结多少?”,互相换价,斗着智慧,探着深浅,要是价谈不下来,妹娃就看不上这个小伙子,小伙子便离开。如果妹娃价越喊越低,小伙子的希望就越来越大,价格降到一半时,小伙子马上就要把桃子全部买下来,替妹娃背上背篓,妹子随小伙子而去。土家妹子以唱歌为媒,听歌赏美。一不爱你人才好,二不爱你家富豪,我只爱你会唱歌,我只爱你好勤劳“。寨子周围,长满了竹林,林子里洁净美丽,有情有意的青年男女,便来到密林深处,坐在石头下……突然从林子里,飘出一串串迷人的山歌……
这里土家人的文化盛会,唢呐队、花锣鼓队、摆手舞队、板凳龙队震得山响,什么“被窝戏”、“猴把戏”,“傩戏”,扳手劲、抵下巴、等传统的比赛,女儿们再也不必担心家人的跟踪,踏歌而来,大大方方和小伙子们跳起了规模宏大的摆手舞,戏台上,看谁的歌唱得最多,唱得最甜……女儿会这天,中营(鹤峰)、双河(现为恩施)、官店(建始)、椿木营(宣恩)石窑街各居点的人山人海,歌舞欢天,高山顶上一呀一树茶.年年摘了年年发,头道摘了斤四两.二道摘了八两八.斤四两.八两八.把给幺妹做陪嫁……. 哥在高山打伞来.妹在屋里绣花鞋,左手接住哥的伞.敬杯热茶暖心怀.哥是何风吹起来……听着那浓郁的土家风情的山歌.一切是那么美妙.那么动情,洪亮穿云声音,乡愁乡音越千年,韵味不变,传承久远,在万山之中回荡。家乡的山.家乡的人.家乡的水......一切一切都那么亲切.这里只有纯朴的民风.爽澜的笑声.甘甜的美酒.粗旷的舞蹈……
土家女儿会,被誉为"东方情人节",如何让这个被誉为"东方情人节"的节日在现代社会中,在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成为一个能产生旅游效益,吸引游客的民俗节日,我们应该思考。如今,把土家女儿会办成一个相亲节、依托女儿会把鹤峰打造成中国相亲之都是一种最热的想法。土家女儿会流传至今,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女儿会一直是土家族人民的一种自发行为,是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土家民俗,这也是容美土司时期,所传承下来的文遗产。土家女儿会的发源地,在鹤峰容美土司管辖内,总之,传承下来的容美土司时期的土家"女儿会"。如同一首古典壮丽的史诗,诉说着昔日土家儿女痴痴怨怨的情愫,沉淀着风流历史的腐朽,抒写着土家人习俗时代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