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那些事/第一章黑妮出嫁
乡村那些事第一章
桥头饭店开在帽子村和长裤村中间的一座桥下面,102省道穿桥而过,原来这个省道因为年久失修,路面坑坑洼洼,走的车都是临近县市的中小型客车和附近村子村民的拖拉机,一般的车都走了二十里外的107国道,不过最近一段时间,因为107国道建了一个收费站,那些超载的大型货车,为了节省几十块钱,就绕道102省道,因而省道的路面更加坑坑洼洼,路面上落满了煤灰和大大小小的石头,都是那些拉货的大型货车颠簸下来的,附近的村民有些不解,绕道几十里,得耗多少汽油,不过附近村民倒是由此得了不少实惠,那些大型货车下雨后动不动就陷进泥坑里,找人推车每个人五块钱,还有有些车的车牌掉了,要车牌二十块钱,更大的实惠是这些过往车辆有时候加水充气吃饭,因而省道两旁,以前空空荡荡只有大片阡陌纵横的田野和一排排长得很快的本地杨树,由此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一家家修车铺,加水铺,还有一些卖一些矿泉水方便面的小卖部,不过价钱比平常的价钱贵了一倍。
桥是钢筋水泥的满河桥,以前的桥是一座五十年代建的水利桥,因为年久失修,路面露出来一个大洞,桥下面汹涌澎湃的河水看的一清二楚,两边的栏杆也是断断续续,灰红色的钢筋裸露在外面,七五年那场惨绝人寰的大洪水过后,这座老桥竟然安然无恙,不过后来省道决定走这里,一座现代化的满河桥就凌空飞架。这条河叫做颖河,以前总是满河水,河里经常有拉沙捕鱼的船儿来来往往,后来河水越来越少,偶尔有船头站着一只雄赳赳的鱼鹰的小渔船划过。
桥的两头有两个村子,一个叫帽子村,一个叫长裤村,看这两个村子的名字你就感到奇怪,怎么起了这样有点稀奇古怪的村名,据说帽子村以前以编制草帽出名,那时候的人下地割麦都带草帽,这里地多,有的是编草帽的原材料麦杆,据说帽子村的草帽不仅密实,而且太阳晒不透,风刮不跑,因而这个村子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编草帽,这个村子也成了附近最富裕的村子,房子最漂亮,拖拉机也最多,这个村子的男孩子不管长得多丑,都不用怕娶不来老婆,因为这个地方的女孩子都以嫁到帽子村为荣,不过这个村子那么富裕,在乡下有钱人都争先恐后忙着盖楼的时候,这里是清一色的平房,哪怕是被村子里公认的首富,在山东蓬莱承包工程发了财,老母亲过寿掏几十万请省剧团唱戏三天,所有来赶会的人每个人两包方便面的王大河,也是一拉十几间平房,据说村子里不能盖楼,是老一辈子传下来的,至于为什么,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因为这个村子下面有一条龙,盖楼会压着龙头,龙抬不起来头,就会给村子里带来灾难,之所以说他们村子下面有一条龙,是因为这个村子曾经出了一个大官,年轻时候因为贫穷,因为在村子里是独姓,总是被村子里的人欺负参加了红军,后来官至国务院副总理,不过这个人从来没有回过这个所谓的家乡,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村子里和这个人小时候一起长大的村民,饿的受不了,就跑到北京去找这个人,这个人一听说是老家来的人,就一句话,凡是帽子村的人一个也不见,还是他老婆偷偷的把这些人领到一个饭店大吃一顿后,给当地县政府写了一封请照顾老关的父老乡亲的字条,这些人回去后,拿着这张字条去了县政府,在那个人人都吃不饱的年代,县政府想方设法给了这个村子十几袋谷米,村子里的人在处处都是饿死人的时候,没有一个人饿死。
副总理的家早就破烂不堪,村子里的人后来生活条件好些以后,就对钱修了一个关家祠堂 ,而且重新七拐八连重新修了族谱,不过副总理一直到死也没有踏回家乡半步,有一年副总理来这个省视察,一个村子的男女老少大清早都站在桥头,等着副总理的车子经过,他们想请副总理回家看看,毕竟他是他们村子几辈子的人的荣耀,老老少少几百口人站在寒风凄切的桥头,从早上五点一直等到下午日落西山,一个消息让全村人都哭了,副总理绕道另一个村子去了省城,不过后来副总理知道了这件事,也感到自己有点对不起父老乡亲,在清明节那天,让在全国妇联工作的老婆回了一趟故乡,那一天,这个小小的村子几乎倾巢出动,县市领导的小汽车排了几里地。
裤子村在桥的北面,两个村子是顶头地,以前两个村子因为争河水浇地,总是大打出手,因此还死了几个人,七五年发大水,为了保护被大水包围的漯河市,上面决定挖开堤坝,本来应该挖开南面,因为南面村子少,都是开阔地,可是因为副总理的缘故,上面命令挖开了北面,几十年过去了裤子村的地还是盐碱地,种庄稼总是比帽子村一亩地少打很多。(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裤子村的来历很简单,据说两千多年前的某一个炎热的夏天,孔老夫子游历讲学到了这个村子,裤子被一条狗咬破了,一个大圣人衣不遮体多么不体面啊,就去村子里一个人家里找针线补补,这一家人也姓孔,这家人尽管也是衣不遮体,还是把家里几个人的裤子改了一条裤子给大圣人穿上,至今这个村子还有一个裤子庙,里面供奉的是目光炯炯手捧书简的孔圣人,庙的样式如同一条裤子一样,文化大革命时候,曾经被毁于一旦,后来村民又把它建起来,还找了几个看不清字迹,残破的石碑立在庙前。
也许是受了孔圣人几千年前的恩遇,这个村子读书盛行,家家户户除了简单的农具,就是书籍,而且这个村子出了好几个大学教授,八十年代那个拍出来电视剧《颖河的故事》名闻文坛的河南乡土作家李佩甫 就是这个村子的,因为读书,这个村子的人脑筋活,很多人都在外地做生意,所以后来村子的楼房最多,最高也最漂亮。
管大贵是帽子村的, 个子不高,小时候得过天花,落了一脸大大小小的麻子,一双小眼睛里总是闪烁着一种让人揣摩不透的心事,二十多岁就秃头,村子里的人说是琢磨人琢磨的了,村子里的人喊他小精豆。不过那时候还没有《猫和老鼠》这部家喻户晓的动画片,他自幼父母双亡,有一个哥哥,对他也是不管不问,小学没毕业就开始跟着一帮地痞流氓偷鸡摸狗,在集市上掏包溜窃,一般都是在集市人多的十字路口,几个人专门挤住一个老人,趁机下手,要么就是看着那些骑自行车的老人,故意把脚伸进车轮里,在几个人吵吵嚷嚷说老头的时候,趁机掏光老人兜里的钱,那些老人其实兜里很少钱,都是儿女给老人赶集买包子吃的,这些人一般在中午就散了,几个人骑几辆破摩托车来到裤子村吴胖子的饭店大吃大喝一顿,剩下的钱几个人分了以后就一哄而散。
那时候帽子村也有一个饭店,是管大贵的哥哥开的,不过几个人不敢去帽子村,因为那毕竟是管大贵的家乡,有好几次村子里有人在集市上丢了钱,都会买上两盒大前门烟去求管大贵,不管怎样,爷们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如同他偷鸡摸狗从来不在自己村子下手,兔子不吃窝边草,这是每一个小偷铭记的古训,不然一个村子的人都不和你一事,你就成了过街老鼠。
管大贵后来就不在集市上小偷小摸了,因为他结婚了,老婆是他的一个姑表妹,他姑姑一家都是响器班的,平常那里办丧事了就去吹吹打打,在乡下吹响器是丢人和不光彩的职业,乡下人骂人总是说你看你像一个响器头,不过你不要小看吹响器,其实挺弄钱,他姑姑那个村子很小,就几十户人家,吹响器的就有四五家,管大贵平常没事 就帮姑姑去敲梆子,不仅有酒有肉,主要是他还可以和表妹在一起,姑姑一家也喜欢管大贵去帮忙,不仅不要钱多一个帮手,而且户主一般惧于管大贵的身份,都会多给钱,乡下人就是这样,不怕官,不怕横,对于这些地痞无赖倒是净若上宾。
管大贵的表妹黑胖,不过有一副好嗓子,吹响器的时候,腮帮子鼓成了癞蛤蟆的气肚,吹出来的曲子哀婉悲切荡气回肠,那时候办丧事一般都是请两帮响器,两家对台,看吹响器的人在两家之间跑来跑去,谁家看到人多,主家会多给钱,其实主要的是你吹得好,名声在外,请你的人就多,管大贵的表妹不仅吹得好,还唱得好,豫剧曲剧二人转样样都会,流行歌曲,小品相声模仿的惟妙惟肖,更让人想看的是吹到高潮,人群里有许多年轻人起哄大喊,黑妮,来个刺激的,即使是大冬天,她也会毫不犹豫跳上桌子,一边吹,一边脱去外面的鸭绒袄,再脱去粉红色的毛衣,于是白白的肚皮露出来了,人群里一阵叫好声,黑妮如同吃了摇头丸一样,黑黑的脸膛汗津津红扑扑,最后连胸围都脱下来了,两个白花花的乳房扑棱棱就露出来,两个咪咪头又黑又大,根本不像是没有结婚的黄花大闺女,说来也怪,黑妮脸黑手黑,身子却是白花花的,这时候管大贵一边敲梆子,一边也上了桌子,和表妹一唱一和,还用两个小铃铛挂在了表妹的勃起的乳头上,下面更是叫好声一大片,人如潮水一样涌过来。
其实从小管大贵就是在姑姑家长大的,因为他父母早亡,哥哥去南方当兵又在那做生意好几年不回来。他父亲就兄妹两个,他姑姑有没有儿子,对他如同亲儿子一样看待,只是姑姑不知道,在黑妮十二岁那年,就和表哥在村外的麦秸垛旁偷吃了禁果,而且还去临近的小商桥卫生院打过两次胎,等管大贵对姑姑说想娶黑妮到时候,黑妮已经第三次怀孕,而且已经四五个月了,她这才想起来前几天去吹响器,无论底下人怎么起哄,黑妮就是不上桌子,老辈子人说姑表亲,亲上加亲,不过老一辈人没有文化,不知道表哥表妹是近亲结婚,生下的孩子不是残疾就是畸形儿,但是管大贵的姑姑看着平常玩世不恭的侄儿,和自己的摇钱树一样的女儿,低著头跪在自己面前,长叹一声就说你们去领结婚证吧。
那一年管大贵二十五岁,黑妮十九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