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小小说之四红米史光荣
红米(小小说)
史光荣
时节己到深秋,满山的叶子己在寒冷的秋风中染成了酱红。
山下的秋收己在日军的铁蹄骚扰下,抢收抢运,匆匆忙忙地收场了。田野里,雾云低垂,黑压压地笼罩着,几只灰麻雀叽叽喳喳,抢食着撒落的谷粒。
驻扎在北山望仙的抗日县大队战士,己经断粮六天了,每天在山凹里摘些老南瓜,煮着野菜对付,有的战士己出现浮肿,饥寒交迫,还得不时转移驻地,以防偷袭。
人可对凑,但俘获过来的两匹日军战马却不能对付,一天不吃主料就迎天嘶呜,踢翻喂料的马槽。仅剩的一点玉米碜子,还要将就着喂马才行。(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二区区政府虽己在堡垒村里筹集了部分粮食,有新收的王米粒、黑豆,还有新谷米,为防日军扫荡,仔细地藏在岭回、民兴等山沟的隐蔽山洞里,但由于驰扎在皋落、石头疙瘩的日军,三天两头扫荡,封锁了所有进出山的要道,所以一直运不出来,政府民政助理员和县大队战士,焦急万分。
前一星期,县大队就派人下山运粮,赶着骡马托架,未走到山下村里,就被日军谍报队发现,前后追击,要不是带路的地下交通员熟识地形,在山里一条小岔道上成功摆阵脱险,运粮人员还不知能不能安全归来。
前两天,县大队又动用一个班的战士,下山去武装抢运,刚到山里装上粮食,就被汉奸发现,告知了日军,被皋落、石头疙瘩的日军前后夹击,除随身米带里带出来一点,其余被日军抢夺回皋落据点,连运粮的牲口也被日军掠去。
运粮的战士几天没吃正儿八经的饭了,他们回去,解决不了粮食,还得出来,遂决定不回驻地,悄悄地隐藏在皋落周边山上,靠地下情报员,急速给二区区干队和县大队传回消息,死死盯住据点的鬼子。
第二天晚上,县大队急速运动到皋落东山上,让区干队埋伏在刘沟坡上,阻击从石头疙瘩出来参战的鬼子。
深秋的夜晚,出奇的寂静,连蝈蝈声、蚊子声也消声匿迹,只听得到战士咚咚的心跳。
夜,黑咕隆咚,伸手不见五指。
凭着对据点周边地形的了解,县大队在远处用玉米秸秆点起篝火,然后埋伏在据点周边的制高点上,用密集的火力发起强力攻击,用一束束手榴弹炸开了围墙,乘势攻了进去,日军因天黑不明就里,急忙缩进据点碉堡。
战士们并不恋战,冲进去,抢了粮食和牲口就边打边撤,县大队指导员在抢搬装米的毛裢时,一颗子弹击中他的胸部,瞬间,他的胸前就喋放出碗口大的血红花朵,鲜血就像染料般的染红了黄灿灿的谷米,红得瘆人,这位参加过万里长征的老红军,用鲜血渗透了这袋谷米。
趁着夜幕,县大队驮着指导员遗体和抢回来的谷米急速回撤。
天放亮时,县大队回到了忘仙驻地。
抢回来的谷米被指导员的鲜血染得通红,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红米,在水里怎么洗也洗不掉血色。
大队长含泪让大师傅把米下锅,煮上南瓜,做成真正的红米饭,南瓜汤。
看着锅里泛着五谷香气的新米饭,战士们眼里无声地滚落着泪珠,谁也吃不下去。
”吃,吃饱了,再打狗日的鬼子,为指导员报仇雪恨!“
强忍着内心的悲痛,大队长命令着战士们吃饭。
后来,他们又二次下山,连锅端了石头疙瘩的鬼子据点。
红米饭,成了他们终身的记忆,终身的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