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对生命的皈依
一、
史铁生是我最敬仰的作家。
初识史铁生是因为那篇短短的六百字的散文《秋天的怀念》,后来读了他的《我与地坛》、《病隙碎笔》、《我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等,史铁生的形象也在我心中清晰了起来。杜甫有句著名的文论“文章憎命达”,史铁生的经历文章恰恰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解。同时,他又突破了这句话,面对无常的人生和外部环境的限制,他做到了苏东坡“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一直要活到/我能够,历数前生/而你能够,与我一同笑看/所以,死与你我从不相干。”是的,史铁生已经做到了“笑看人生”,“笑看生死”。
读一下史铁生好友孙立哲写的《想念史铁生》,我们或许能更清楚的认识史铁生。这篇文章叙述了作者和史铁生的交往,以及学生时代的史铁生。上中学时的史铁生,用现在的话来说,可以被称为学霸。他不单是学霸,而且全面,作文好,喜欢绘画,无线电也是相当精通,体育方面篮球和田径都是高手。了解了这些,我们对于史铁生有那么深邃的思考也就不奇怪了,任何事从来都是“其来有自”的。
二、
有句话叫“天妒英才”,还有句话叫“生不逢时”,这两句话可以说都让史铁生赶上了。赶上了文化大革命,结果学没上完成了知青;二十一岁的青春年纪,残废了双腿,坐上了轮椅。沮丧,颓废,痛苦,甚至绝望,在那时的史铁生都是有的。史铁生这样的遭遇虽然悲惨,但我想从古至今也绝不止他一人。史铁生的伟大恰在于他在绝境中对生死,对命运的了悟。伟大人物都是如此,苦难的经历往往会成为他们伟大人格的绝佳背景。(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如果史铁生没有遭遇到文化大革命,如果史铁生没有双腿残疾,或许他不会成为作家,或许他的人生会有另一种辉煌,但是人生没有如果,许多的偶然造成了现状的必然。你必须是这一个。你的命运就是必然的,无法选择。
史铁生双腿瘫痪后是想到过死的,然而他没有。在地坛,他苦苦的思索生死,在他明白了死是一件并不急于求成的事以后,他开始思索生的意义,于是便有了他的那些文章,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站在死里去看生。史铁生曾经问自己“靠笔闯出的一条路就是母亲想要他走的路吗?”他的答案是,“不是”。是的他的母亲唯一的希望是让他好好活着,明白生的意义。
他明白了这层意思,也看透了生死。在地坛悟透了生死的史铁生不亚于当年在菩提树下悟道的佛祖。
三、
有人说《务虚笔记》是史铁生的半自传体小说,我不认为是这样。这本书固然有史铁生自己生活的影子,毫无疑问。记得有位作家说过,不管写什么,作家写的都是他自己。但这本书更是史铁生的一本人生笔记,记录的是他对人生和生命的感悟,是他对生命真谛的追寻和探求。史铁生自己的人生经历只是本书的一条线索或者说是他思考的一个基础,就像我们写字要用到的纸笔,他的思想才是写在纸上的内容。他的思考是超越每一个人的具体人生的,正如他在小说中常说的,“这个人是谁并不重要”,他所探求的是普遍的人性,是对抽象的人生和生命真谛的探寻,是形而上的,所以书名叫“务虚笔记”。因此,本书不可以说是史铁生的半自传体小说。正如作者在写作之夜提出的那个悖论,“我是我印象的一部分/我的全部印象才是我”,史铁生的经历只是他印象的一部分,史铁生的全部印象才是这部小说。
文学是什么?文学有什么用呢?我常常问自己。比起能推动物质进步的自然科学,比起能当做镜子起到借鉴作用的历史学科,文学看上去的确是百无一用。既然这样,那屈原、陶渊明、杜甫这些人的文章为什么传颂了千年呢?读完《务虚笔记》,我心中的这些疑问似乎有了答案。文学是虚无的,但又是不可或缺的。文学应该是对人性的探求,是人在困境与绝境,迷惘与不安中的探索与呐喊,是人对突破自身限制的渴望与憧憬。文学即人学。
史铁生的《务虚笔记》写尽了人生中的各种困境,探讨了人性中的各种残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都有残疾。《务虚笔记》正是史铁生面对人性的残疾或者说残缺对人性进行的一次形而上的哲学意义上的探索。务虚笔记是一本可以当哲学来读的小说,却没有哲学的枯燥与艰涩。史铁生以平和的笔调,哀而不伤的风格向我们讲述了他对人生真谛的思考。散文化的语言,优美的文笔,充满了哲思又富有诗意的对话,让《务虚笔记》美到无以言表,深刻到可以作为哲学读物。
四、
本书的第一章叫做“写作之夜”,如史铁生自己所说“时间限制了我们,习惯限制了我们,谣言般的舆论让我们陷于实际,让我们在白昼的魔法中闭目塞听不敢妄为。”正是在这样思想可以自由翱翔的黑夜,作家才可以思考他生命中的零度,无拘无束的写作。读《务虚笔记》这本书,情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体会史铁生对于人性种种残缺的思考和探寻。关于爱情,关于背叛,关于各种习惯,史铁生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这部小说采用了意识流的写法,在这部小说中,人物并不重要,情节发生的时间、地点等也不重要,人物只是一个符号,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作者探讨人生所做的铺垫,人物只是人性的载体,情节只是展现人性的舞台,所以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透过这些看到作者对人性的探讨,作者所要展现的是现实人生背后的人生,所追寻的是人性最幽微最隐秘的一面,所探求的是人性最初的根源。
五、
残疾和爱情,是人的命运和梦想。这部小说虽然涉及到了人性的种种方面,但最核心的,贯穿始终的还是残疾和爱情。这里面的每一个人物,不管是先天的还是因为后天的因素,都有残疾。谁都想摆脱残疾的命运,谁都想拥有美好的爱情。差别即是残缺,差别造成了人的命运的不同。人都希望能够改变不公平的、不完美的命运,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又产生了新的差别,差别推动了欲望。
史铁生在小说的结尾写到:并不是我就在这样的消息里,而是,这样的消息就是我。这样的消息就是欲望,人即欲望。史铁生终于在结尾给出了结论,完成了他对人性的探寻。
我想,如果史铁生能够再多活一些年,或许他能够对完美人格作出自己的思考,给出自己的答案,或许他已有了自己的答案,但是任何具体的答案都是有缺陷的,所以史铁生没有给出自己的答案,这也让小说的结尾变得完美。这样的结尾正可以留给我们无限的思考与想象的空间,让我们对人性的完美永远追求下去。
《务虚笔记》让文学完成了对生命的皈依。
- 推荐阅读!2015-12-15 06:27
- 欣赏佳作,问好!祝新年快乐!2015-12-27 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