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声
四声,这里指的是古汉语中的四种声调,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要说四声少不得不提及声调的,声调,这是汉语(以及其他某种语言)的特点。声调不外乎音的高低升降,就现代普通话讲共有四个声调。
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为平)
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为中)
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
去声則是一个高降调(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古汉语四声和现代汉语四调并完全同,可作如下的分析。
一,平声,此调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大部分契合普通话第一声,第二声),部分为去声。
二,上声,此调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大部分契合现代汉语第三声。
三,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旧是去声,这契合现代汉语第四声。
四,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急收藏的调子,在现代汉语中基本消失了。
平声,上声,去声变化有限,因此问题不大,但入声处理比较棘手了。入声字在中古音系统中属于仄声,但是普通话中许多的入声字读成阴平或阳平,变为上声的最少。
入声在普通话中基本消失了,但在南方大部分方言中有较多的保留,比如粤语,闽语,客家话,吴语,赣语,湘语等,北方晋语区也有相当程度保留有入声。古代四声的高低升降的情形当然不同于现代,如今也难于详尽知道了,有些东西注定要成为历史。依照传统的一个说法,平声应为一个中平调,上声是一个声调,去声是一个降调,入声則为短促的调子。
《康熙字典》四声开篇有一个四声歌诀,兹抄录于下: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这歌诀仅供参考。四声和韵的关系密切,不同声调的字不能算同韵,在格律诗中不同声调的字一般不能通押,词的押韵也基本遵守。什么字归哪个音,在韵书中很清楚。但留意的是一字多音的情况,音不同字的意思多有不同,这多加揣摩才好。古汉语词汇比现代汉语词汇少,一字多音多意的情况较现代汉语多得多。
原本为平声字,后来演变为去声的要格外注意,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大多数并入阴平或阳平也要格外注意。
《四声》刘顺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