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农具之十八:角锄

12-30 作者:成事在天

在秦巴山区,有一种使用最普遍的农具——角锄。山区土地多为坡地,且小石头多,翻地、挖苕、挖洋芋均需用角锄。这种锄头从锄脑向下分两股叉成倒“U”型,长一尺七八、约大拇指般粗细,且上粗下细,尖上为四棱锥形。安装上的锄把和锄面构成六十多度的角,锄把三尺多长,两头微微翘起。平川农村没人使用,用它挖平地,人腰近九十度弯曲,时间一长腰痛,人受不了,都用牛犁地,免去人挖地之苦。而挖坡地时,坡度小一点,可微微弯腰,坡度越大腰越挺得直;挖地遇着土里的小石头不影响角锄的两角入土;挖洋芋、红苕、芋头可尽量少地挖烂它们。用角锄挖地,两腿一前一后站立,前手要高,后手要低,角锄入地到位后,前手提起往后拉,后手压低顺势往后拖,土坯正好上下翻转,举起角锄,锄身侧翻,打向大一点的土坷垃,打碎打细,再接着挖下一锄。有经验的农民,挖地时能掂量住劲的大小,使暗劲,遇到大点石头能避免崩坏两股叉,而初用角锄挖地的人,往往后手压不低,锄头入地掂不住劲。这样以来,地挖不到应有的深度,遇着大石头还避不开,极易把角锄的角齿崩坏,且挖地时双脚小步子移动,挖好地又让双脚踏板结了,用地时还得挖。

我中学毕业后回家在生产队劳动过一年多,好多农活都学会了。有年秋天一个星期日,我与弟弟回家帮父亲干点农活,父亲带着我们去挖红苕,我背着一个花篮背篓,里面装了一把角锄;弟弟用扁担挑着大撮箕,也拿了一把角锄;父亲提了只小撮箕专门用来捡我们俩挖的红苕。这块自留地是夹沙土,掏着两尺多宽的行子,前几天父亲已把苕藤蔓割了,地面上只能看见一寸多高的藤荐。挖苕不仅把红苕挖出来,还要把两行子之间的沟、地边、地头也要挖了,把土打细,到了节令,好栽种其它庄稼。那年秋天雨水太多,红苕长得不好,挖几窝难遇两个大苕,凡是见藤荐处有土凸起时,土里就必有大苕,而弟弟很少干过农活,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大苕都让他挖烂了,父亲不高兴,埋怨起他来:“怎么把大苕都挖烂了呢?这苕烂了就不能下苕窖了,你看你哥咋没把苕挖烂?”我就给他讲,遇到可能有大苕的地方,角锄从哪儿下锄,离苕窝要多远,怎样往过来翻土坯……他一时半会还掌握不了,父亲就不让他挖了,让他去捡挖出来的苕,把苕上面泥巴拨尽,装入小撮箕,装满后倒入背篓。父亲就来挖,果然是老庄稼把式,没挖烂一个大苕。

挖地这样的劳动也是需要学习的,有时也需要付出代价。刚回家到生产队参加劳动时,以为用角锄挖地是件简单的体力劳动,拿上父亲刚从铁匠铺煊好的角锄,十几人排成排挖地,双脚站在挖好的地上,挖一锄头脚就移动一下,挖了不大一块地,已让我踏成了平地了,父亲再去挖一遍,并告诉我双脚不要频繁移动,我观察父亲挖几下才移动一步。能控制住脚不频频移动了,可翻地达不到要求,锄头举得高,地却挖得浅,父亲又教我,要把后手放低,练习了一会儿就好多了。挖着挖着,手上掂不住,使劲过大,挖在一个大石板上,把新煊的角锄齿崩坏了,一个角齿卷了,另一个断了两寸多长,更糟糕的是,角锄崩过来把我脚背擦烂了,往外流血。父亲抓了一把烧了地边的草木灰给我按在流血处,过了一会儿,果然再没往外渗血了,下工后,才到村上的医疗站,把伤口重新处理了,至今脚上还留有伤疤。

现在坡地己经退耕还林了,水田、平地都搞土地集约式管理,用机械耕作,年轻人都进城务工,角锄渐行渐远,曾给人类生活、生产作出过重大贡献的这些农具渐行渐远。探寻远去的角锄,铭记岁月的花朵!

朝花夕拾别样美,最是留恋角锄情!(文/陈永明)

2015.12.24(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共 50 条文章评论
  • 小的时候见过这种农具。非常喜欢,为文友点一个大赞!祝冬安!2015-12-30 12:37
  • 非常喜欢~推荐阅读! 赞2015-12-30 12:58
  • 回复@地中海水手:谢谢文友给我的支持,祝你新年快乐!2015-12-30 13:35
  • 回复@草根诗人:谢谢文友给我的支持,祝你新年快乐!2015-12-30 13:35
  • 拜读美作!姚明送上最真诚的祝福2016幸福快乐!2015-12-30 14:25
  • 现在坡地己经退耕还林了,水田、平地都搞土地集式管理,用机械耕作,年轻人都进城务工,角锄渐行渐远,曾给人类生活、生产作出过重大贡献这些农具渐行渐远。探寻远去的角锄,铭记岁月的花朵!2015-12-30 14:33
  • 回复@姚明:谢谢文友给我的支持,祝你新年快乐!2015-12-30 14:43
  • 回复@大三畢業:谢谢文友给我的支持,祝你新年快乐!2015-12-30 14:43
  • 我们这有和这相似的农具,三根叉,再往南,镇江一代用的是四根叉。为作者点赞!2015-12-30 16:13
  • 角锄似乎见过,在我们老家不是太普遍。欣赏了!2015-12-30 16:18
  • 回复@远方:那是铁爬子了。谢谢文友赏阅,祝新年快乐!2015-12-30 16:39
  • 回复@云卷云舒:谢谢文友赏阅,祝新年快乐!2015-12-30 16:40
  • 喜欢,推荐!2015-12-30 16:47
  • 回复@鹿城飞侠:谢谢文友赏阅,祝新年快乐!2015-12-30 16:48
  • 拜读,学习,点喜欢2015-12-30 18:04
  • 我喜欢本文作者的这一系列文章2015-12-30 18:09
  • 欣赏佳作,问好!2015-12-30 19:17
  • 这种农具我家以前有过,我们这里叫二齿钩子,或者叫二齿子。它的用途很广,用它翻地、起土豆等等,和泥脱坯更离不开它。欣赏好友的佳作!问候!2015-12-30 19:45
  • 推荐阅读2015-12-30 20:35
  • 推荐2015-12-30 21:52
  • 回复@老夫子(熊自洲):谢谢赏读和推荐,祝你新年快乐!2015-12-30 23:01
  • 回复@味无味:谢谢文友支持,祝你新年快乐!2015-12-30 23:02
  • 回复@清荷:谢谢文友赏读,祝你新年快乐!2015-12-30 23:03
  • 回复@湘江闲鱼:谢谢文友的鼓励,祝你新年快乐!2015-12-30 23:04
  • 回复@张学政:哦,你们那也有?!谢谢老朋友点评,祝你新年快乐!2015-12-30 23:08
  • 回复@星海知语:谢谢支持,祝你新年快乐!2015-12-30 23:09
  • 运去的农具中又添了一件,推荐阅读!2015-12-30 23:14
  • 推荐阅读。问好!2015-12-31 03:33
  • 拜读,学习,点喜欢2015-12-31 10:01
  • 赞推荐!问好!2015-12-31 10:04
  • 先生才高八斗,在家收收捡捡,写出这么多精彩大作。祝先生新年快乐!2015-12-31 16:19
  • 欣赏佳作,问候好友,赞!2015-12-31 17:04
  • 老友的珍宝真是多,好。新年快乐!2016-01-01 09:17
  • 祝新年快乐!万事如意!2016-01-01 18:10
  • 在新疆挖甘草用的二齿耙和这种农具一模一样,挖起甘草即带不走很多土,又挖不断甘草筋,能干的人一个月能挣到一万多......2016-01-01 21:02
  • 喜读好友佳作角锄,我们这里叫二齿儿。点赞!祝好友新年快乐!2016-01-01 23:04
  • 探寻远去的角锄,铭记岁月的花朵! 朝花夕拾别样美,最是留恋角锄情!。。。。。2016-01-02 12:34
  • 我们那称二爪子,和泥用的。欣赏。2016-01-03 09:57
  • 让人忆起往事、感慨岁月!推荐、点喜欢!2016-01-03 13:38
  • 你的文章快成为博物馆了2016-01-03 17:38
  • 好文章,再过些年就没人记的这些农具了。推荐阅读!2016-01-03 19:51
  • 回复@椒溪之花:谢谢支持,祝你新年快乐!2016-01-04 08:11
  • 回复@堕落阿婆:谢谢支持,祝你新年快乐!2016-01-04 08:12
  • 回复@虞魅仁:谢谢支持,祝你新年快乐!2016-01-04 08:12
  • 回复@Everything is gonna b ok:谢谢支持,祝你新年快乐!2016-01-04 08:12
  • 回复@天柱石:谢谢先生夸奖,祝你新年快乐!2016-01-04 08:13
  • 回复@当太阳落下:谢谢支持,祝你新年快乐!2016-01-04 08:13
  • 回复@醉死了算球:这些老物件再过几十年算的上“珍宝”了。谢谢,祝先生新年快乐!2016-01-04 08:15
  • 回复@南兮钟灵:谢谢,祝你新年快乐!2016-01-04 08:15
  • 回复@临水轩主人:我见识少,没想到用这种农具的地方还不少呢。谢谢,祝你新年快乐!2016-01-04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