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行记

01-06 作者:彩云之南

文/云南万吉星

对于生长在滇东北莽莽乌蒙山的人来说,从小就对辽阔无边的大海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和期待。儿时的我们,每每看见金沙江百余米宽阔的江面,便会张大嘴巴发出“哦、哦”的惊讶和感叹。许多年了,我所见过的最大的“海”,可能只有滇池了,但泛着蓝藻和泡沫,透着阵阵腥臭的味道却始终让我无法把她与大海的美联系在一起。

2015年11月16日,因参加一个全国的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有幸圆了儿时的这个梦想,得以和梦寐以求的大海近距离接触。

当飞机穿越厚厚的云层呼啸着降落在山东威海机场时,已是晚上8点,深秋时节,天已经完全黑了。接站的中巴车七弯八拐把绕得晕头转向的我们带到了东山宾馆,一整夜,我都在脑海里反复播放着电视画面里大海的境头,朦朦胧胧的唾去。

天刚微亮,匆匆吃完早点便奔出大门,宾馆就座落在海滨,穿过停车场,来到围栏边,便能一睹大海的芳容了。此刻天朗气清,太阳还沒有出来,海面上飘浮着一层淡淡的薄雾,海天一色,显得有些灰蒙蒙的,与想象中的一片蔚蓝相去甚远。到像是一个蒙着面纱羞涩的少女,你越是想看清她的真面目,越是云里雾里让你好生期待。

第一站参观考察的是荣城石岛渔港,相距市区1小时左右的车程。车辆穿过宽敞整洁的街道,沿滨海大道一路往城郊驶去,大海在车窗外隐隐约约的时隐时现。出得城来,太阳也露出了笑脸,薄雾慢慢散去,天空也开始变得蔚蓝起来。公路两旁的山坡上长着一些低矮的树木,时植深秋,大自然显出了她五彩斑斓的一面,嫩绿、藏青、枯黄、深红,五颜六色的树叶交织在一起,更像是一块块斑斓的琥珀,随意散落在山坡上,美得让人窒息。(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威海就是这样的神奇。刚刚还是满山的落英缤纷,满目苍翠,一转过弯来,车窗外又是一望无边的蔚蓝大海,山水相连,水天相接,山连着海,海依着山,像一对脉脉含情的情侣,用爱恋的目光诉说着无尽的相思。车窗外拂进一缕略带寒意和咸味的海风,让人心旷神怡,远远的看一眼大海,心已开始醉了。遇到有海湾的地方,便有渔港,便有几条残破的木质小渔船搁浅在沙滩上,静静诉说着岁月的风尘。

车在途中的一个沙滩作稍事休整,便有人疯了似的张开双臂,笑着叫着闹着奔向海边。我脱掉鞋子,赤脚踩在细细的、软软的、略有一丝凉意的沙滩上,漫无目的走着,一粒粒调皮的沙粒见缝插针地拼命往趾缝里钻,挠得脚趾酥酥痒痒的。不经意间,想起了昭通盐津诗人樊忠慰一句著名的诗句:“每一粒沙,都是渴死的水”。此刻,多想变成一粒沙,把自己的渺小融入海的博大;多想变成一朵浪花,跟随翻飞的海鸥去追逐飞翔的梦想,让生命来一次轰轰烈烈的盛开。

时间静止了,闭上眼睛,静静聆听海浪的呼吸,思绪随着渔家女优美的歌声飘得很远很远……直到海水淹没双脚,才在一阵寒澈骨的冰冷中猛然惊醒。一排排海浪排成一条直线,你追我赶,像一群戏水的孩子,嬉笑着,打闹着,泛起洁白的浪花,涌向岸边。轻轻触一下岸边的沙滩,便又害羞的匆匆退去,但还未走远,便又回头第二次满怀激情不顾一切的奔涌而来,像怀春的少女,偷偷敝一眼恋人,便羞红了脸低下头去,但却又忍不住时不时的偷偷再敝一眼,几分依恋、几分娇羞。

来到威海,刘公岛是个不得不去的地方,不止因为它是一个岛,不止因为它是一个国家五A级旅游景点,更为了一百多年前北洋水师那份精忠报国的壮怀激烈,为了丁汝昌、邓世昌等北洋英烈誓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为了那段应该镌刻进骨髓的历史记忆。

刘公岛位于山东威海市区东2.1海里的威海湾中,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的诞生地,是清朝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的国耻地,也是惨遭英国殖民统治42年的屈辱地。作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刘公岛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碧波荡漾的威海湾内,它是威海市海上天然屏障,素有“不沉的战舰”之称。

当我们乘坐的游轮缓缓驶离码头,驶出海港时,我的心情由兴奋和激动渐渐变为沉重。此行不止是去观光,更是去揭开一道历史陈旧的伤疤,让那种刻骨铭心的痛千秋万代,锋火相传。

海面上起风了,海浪此起彼伏轻轻拍打着船舷,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游轮有规律的上上下下轻微晃动,人们像坐在摇篮里。游轮后面溅起白色的浪花,引得一群海鸥上下翻飞,争相追逐。

登上刘公岛,秀美的自然风光让我们眼前一亮,这是一个素有“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美誉的小岛。北部海蚀崖直立陡峭,如刀削斧劈;南部海滩绵延,水清沙洁,放眼望去,辽阔的海域烟波浩渺、碧波万倾。岛上有着4000余茂密的森林,龙柏、朴树等林木和各种花草郁郁葱葱,虽是深秋时节,却处处显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各种鸟兽栖息林中,构成一道立体的、流动的风景。岛上除了秀美的自然风光外,更不乏丰富独特的人文景观,既有上溯千年的战国遗址,又有汉代刘公、刘母的动人故事;既有清朝北洋海军提督署、水师学堂等大量文物古迹,还有英国殖民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众多欧式建筑。

然而我此刻却无心看风景,心紧紧的被北洋水师的魂牵着,这是我从小就崇拜的英雄故事,这是我人生中一段永远无法抹灭的英雄情结。当我迫不急待的走进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大门时,迎面的一座以北洋水师将领为原型的巨幅雕塑以无比雄壮的气势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手持单筒望远镜瞭望着宽广的海域,随身的披风被风吹起,坚毅的目光紧紧盯着祖国的海域,彰显出随时为国战死疆场的英雄气概,一如岸边那门高傲地昂起头颅的大炮,镇守着那段历史的风云,百年来,你何时看见他低下过头来。

走进博物馆的陈列馆,丁汝昌、邓世昌……一个个鲜活的抗日名将从历史中复活。我们跟着讲解员慢慢向前走,一幅幅跌宕起伏、撼人心魄的历史画卷在我们的面前、在我们的心里展开,在这儿,沉重和反思成为了一种主题,人们在感悟悲壮历史、凭吊甲午英烈的同时,也接受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中午11点,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刘公岛,船缓缓向前驶去,刘公岛渐行渐远,在我们的视线中逐渐模糊,而一段被岁月尘封的历史却越来越清晰!

个人文学交流QQ:1033095899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