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低调是巧妙的智慧——《梅花三弄》背后的故事
为人低调是巧妙的智慧——《梅花三弄》背后的故事
王徽之是“书圣”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他虽然没有其父和七弟王献之的名气大,但同样才华横溢,学富五车,在东晋也是赫赫有名。他先在大司马桓温手下当参军,后来在车骑将军桓冲手下当骑曹。由于西晋刚刚灭亡,东晋偏安江南,在文人学士中间盛行一种无心治国安邦,放浪形骸、醉生梦死的所谓名士作风。王徽之更是生性散漫,无心问政。桓温、桓冲不知是因为仰慕他的家族名望还是欣赏他的才华,对他多有宽容,但自己终觉无趣,索性辞官。住到了山阴,过着世外桃源的隐居生活。在山间住久了也不免孤寂,有一天忽然接到皇帝诏书要他进京,于是他带领家丁、门客高高兴兴乘船南下。
这一天,官船停靠在青溪码头。青溪城由青竹江和南渭河环绕,是一座秀美的山水田园之城,王徽之坐在船舱里,看着岸边的美景。他是三天前来到青溪城的,几天来他接待来访、看望朋友,少不得歌楼饮酒,题诗作画,虽然略有疲惫,但心情很好。
码头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忽然在一个大船上走下一群人,为首的哪位白净的脸庞,欣长的身材,三十多岁的年纪,头戴漆纱笼冠,身着紫色齐膝大袖衣,襦裤外罩青色袍裳,足穿笏头履,与身边人边走边谈,向一辆大篷车走去。王徽之的一位门客说道:“那位不是桓子野先生吗?”
“是笛子吹得非常了得的桓子野先生?”王徽之问。
“正是,不知他为何到此?”(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快去快去,请子野先生为我们吹奏一曲!”
这个时候桓子野已经登车,准备启程。门客快步走到车前深施一礼:“子野先生大安,我家主公仰慕您的大名,更渴望聆听您的笛声,可否请大人前去吹奏一曲?”
桓子野在车上一边回礼,一边问道:“您家主公是哪一位?”
“是王徽之先生”
“哦,原来是子猷先生呀!”桓子野沉吟了片刻,默默下了车。在官船上,桓子野朝主位上的王徽之点点头,坐到了对面的马扎上,从锦盒中取出蔡邕柯亭笛,双手轻轻捧起吹奏起来。
桓子野吹奏的是他自己创作的《梅花引》。 高手就是高手,笛声悠扬而起,清脆与柔和相应,委婉与清亮并存。笛子独特的高亢、低回、悠扬、激昂的音色在船舱里弥漫开来,听者的心也随之动荡。
《梅花引》共有三段,有人把之比做梅开三度,每度都含有不同的韵味。第一段和雅清淡,恬静悠远,犹如梅花一度开花稀少,欲露还藏;第二段清新自然,没有铅华雕饰,犹如梅花二度开花大片绽放,满树飘红;第三段婉转清脆,轻吟浅唱,犹如梅花三度开花稀落,有绿芽相伴,象征着冬去春来。也有人说这三段表现的是在早、午、晚三个时间段赏梅的不同感受——早上的梅花含苞欲放,晶莹洁白,幽香阵阵;午时的梅花繁华盛开,灿烂芬芳,笑脸迎人;而傍晚的梅花伴着西斜的夕阳,落英缤纷,景致非常迷人——这不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
三曲演奏完毕,桓子野缓缓站起身来,朝王徽之点点头,离开了座位。王徽之还沉浸在笛声当中,“妙!妙!妙!”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等他回过神来,桓子野已经提着笛盒走出了船舱。有人竖起大拇指:“桓伊将军果然名不虚传!”“什么?桓子野是桓伊将军?”这回轮到王徽之吃惊了,“失敬!失敬!”连王徽之也感到有些失礼了。
在东晋,桓伊的名气并不比王徽之逊色,此时他已经官拜中领军,官阶比王徽之的参军可是高多了,更何况此刻的王徽之仅仅是一介布衣。这件事在讲究门第的东晋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一时成为街谈巷议的佳话。房玄龄把这个故事写进了《晋书》,笛曲《梅花引》也随着故事的传播广为人知,后来有人把《梅花引》改编成古琴曲,就是十大古琴曲之一的《梅花三弄》。
据《晋书.列传第五十一》记载:桓伊,字叔夏。父桓景,有用世济时之才干。桓伊有军事才略,打败贼兵王鉴、张蚝,以战功晋升为豫州刺史。与冠军将军谢玄、辅国将军谢琰一道在淝水大败苻坚,以战功晋号右军将军。
桓伊治理豫州十年,安抚边郡百姓,甚得人心。到江州镇所,以为边境平静无战事,免除各郡拖欠的官米,将州府治所迁到豫章。顺理荒政,拯济抚恤灾民。后来朝廷征召回京,拜官为护军将军。
桓伊死于任上。朝廷追赠为右将军,加散骑常侍,谥号为烈。去世前有马军铠甲六百套,为表忠心,预先写好奏表,在他死后呈上朝廷。朝廷降诏:“桓伊忠诚报国,大志不遂,令人伤怀,遵其遗志接受所上铠甲马装。”桓伊去世后,其子桓肃之承袭爵位。桓肃之去世后,其子桓陵袭爵。
在东晋这个动乱的年代,桓伊身居高位能够独善其身,而且三代世袭,福荫子孙,非常难得。这与桓伊谨言慎行、低调行事不无关系。《晋书》记载桓伊经常与仆人共同演奏、为舞者伴奏,可见是一位豁达之士。
俗语说:“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为人低调是巧妙的智慧,是沉稳的成熟。人生就是如此,至刚易折,至柔无损,上善若水。知道什么时候昂头,什么时候低头,柔刚并进,进退有度。如果我们懂得低头处事,昂首做人,生命中就会多一分韧性、一分张力、一分成熟……知道了桓伊和王徽之的故事,我们再听《梅花三弄》的时候会不会感觉不同呢?
- 欣赏佳作2016-02-26 23:40
- 回复@聂精华:感谢惠评2016-02-27 19:14
- 好文,一股清流,推荐。2016-11-25 15:22
- 回复@若水:感谢惠评!2016-12-11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