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请“喝茶”要喝出清廉味

03-03 作者:网络

“你好,请你下午上班到县纪委101办公室喝茶。”日前,浙江省淳安县一位王副乡长接到了一个让他心里七上八下的电话。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淳安县纪委101办公室。(据3月1日中国新闻网)

以前,纪委请干部“喝茶”,往往是因干部犯了严重错误,是被审查的前兆,以致给人留下了一种惯性:纪委有请,必然不是好事,形成了“离纪委远点”的共识。然而,时过境迁,纪委请“喝茶”的习惯却平常化了,给人留下明显不同的印象:纪委请“喝茶”或许不是坏事。

浙江淳安县纪委,应该算常请领导干部“喝茶”典型,一次廉政谈话对淳安县645县管领导干部全覆盖,由县纪委常委班子和派驻纪检组长逐一请他们“喝茶”谈心,做到了一个都不少。结合群众信访反映、日常检查发现和执纪审查过程掌握的党员领导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醒教育,并“一对一”宣讲相关准则、条例。

显然,这种“喝茶”式谈话,主要是针对有不良苗头的干部,进行善意提醒,及时扯扯衣袖,进行警告,劝告干部及时回头,防止他们滑向违纪甚至违法深渊。不得不承认,这是保护干部的有效方式,保护干部不是帮助掩盖问题,而是帮助其找出问题及时解决,防止问题变大再办,到时“亡羊补牢”也晚了。

一直以来,一些地方纪检机构在监督干部时,习惯于抓大放小,将问题养大了再办,对干部平时的小问题、小毛病视而不见,不愿红脸得罪人,结果令一些党员干部发生360度在转弯:要么是优秀干部,要么是腐败分子。腐败分子被抓了,其家庭受伤害,组织教育白费了,集体利益受损了,对组织、对干部自己都是一种不幸。

有事无事请党员干部到纪委“喝茶”,这对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盾牌”意义重大,也更好体现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发现干部有了不良倾向,及时进行廉政谈话,既是纪委履职的正确回归,也是保护干部、保护组织的有效手段,值得肯定。(勇军)(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