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先生到底最爱哪个王氏女子

03-06 作者:静水临烟

自古以来,才华超群、风流倜傥的男人最能俘获女人芳心,再加上诗人气质,相信无论哪个女人都甘愿托付终身。东坡先生的三个王姓妻子,估计都是爱他爱的死心塌地,而诗人到底爱谁呢?

年代久远,东坡先生的容貌即无影像记录也无胶片为证,后人只好从留下的文字中依稀描画他的模样。与苏轼常相交往的好友孔吾仲曾言“紫瞳烨烨双秀眉”。可见苏轼眉目清秀,神采非常。苏轼也曾写诗戏说弟弟“常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苏辙又有“欣然仲与叔”的句子。由此看来,苏轼不仅相貌出众,还个子高挑,那怎么说来都是仪表堂堂一美男了,难怪一生中女人缘好到不得了,磨难之时连皇太后都要伸援手相救。

苏轼的第一次婚姻注定是父母之言,媒妁之约。这在那个年代再正常不过,所以许多婚姻只能称其为婚姻,难说感情的存在。而苏轼的运气好。进京赶考的前一年,19岁的苏轼娶了16岁的表妹王弗。典型的先成家后立业。值得欣慰的是16岁的王弗是乡贡进士之女,从小耳濡目染了文化气息,不仅模样俊俏,善解人意,重要的是还知书打理,完全可以给苏轼做秘书。想来,苏轼当年多少次挑灯夜读,有王弗一旁红袖添香。读书处,偶有遗落,总会有软声细语加以提醒,抄抄写写也能字迹娟秀,这样就难免成就佳话。具说,王弗很有些知人识面的本事,估计苏轼在某些时候有那么点江湖义气,所以交朋访友常常不留心计,而王弗却可以观人察心。比如苏轼常与章敦往来,王弗常常帘后听音,劝说苏轼定要小心此人。果然,在乌台诗案中,是章敦最先挑起事端。可见此女不俗。只可惜,红颜多薄命,王弗26岁早逝,与苏轼仅仅共同生活了十年。不过,这十年没有枉费青春,她不仅给苏轼留下了一个儿子苏迈,还给苏轼带来了初为人夫、初为人父的人间温情。难怪十年后,苏轼还念念不忘发妻,写下千古绝唱《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王弗的娇颜也是让苏轼刻骨铭心的,否则哪里来“小轩窗,正梳妆……”,正因如此,才有“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看得出,苏轼是痴情的。

情可以痴,爱则不能断。三年后,苏轼的第二次婚姻开始了。这次因为父母双亡,他有了婚姻选择权。他选择的是王弗的堂妹王闰之。由于从小看着闰之长大,所以无论性格还是容貌苏轼都非常满意。何况,苏轼还是王闰之内心的白马王子,情窦初开时就已对才华横溢的姐夫倾心不已。成婚那年,苏轼32岁。王闰之20岁。相比王弗,王闰之少了一份聪慧与书香,多了一份善良和顺从。她陪着苏轼度过了人生最苦难的二十五年。无论是乌台诗案,还是黄州贬谪,她都一直陪在苏轼身边,这给苏轼的宦海沉浮填补了一丝慰籍。《蝶恋花》里‘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就是苏轼感激王闰之对苏迈如同已出,对三个儿子一视同仁的诗句。在那些被流放的日子里,王闰之用一已付出,给苏轼营造了合家之欢的天伦之乐,给仕途孤寂的苏轼莫大的安慰。俗话说,患难见真情。王闰之的不离不弃终是让苏轼感觉到了人生中的一种情怀,这种情怀是陪伴。

过于完美的爱情似乎不能够让人记住,唯有带些悲剧色彩才会让人咀嚼回味。王闰之完全可以带着三个儿子一起陪着苏轼终老的。然而,她四十五岁的时候还是带着满心的眷恋离开了相伴二十五年的苏轼。不过,多年以后的她泉下有知是该满足的,因为苏轼最终应诺了祭文中那句“惟有同穴”的誓言,选择了与她一起永眠。

说起来,苏轼一生一方面情路坎坷,一方面又是红颜不断。王闰之的早逝再一次让苏轼倍感人生无常。或许,磨难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无尽的孤独。好在,当年买下了丫鬟王朝云终日陪伴着苏轼,耳濡目染着苏家文人气息,再加上天资聪慧,容颜娇美,顺理成章的荣升为夫人,算起来苏轼大了王朝云二十六岁,但却丝毫没有“代沟”之说,倒是成了最懂苏轼的人。他们的精神往来极为融洽,从苏轼常常称王朝云为“天女维摩”中就可以看出,他对王朝云的确是欣赏、赞美之极的,就连悼亡诗都把一个人写的美伦美奂:素面常嫌粉污,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可见,王朝云的确是一个美人坯子。何况,他在评论苏轼时说他满肚子里的不合时宜。只一句,已清楚明白的把一个东坡先生刻画在世人面前。如果没有真正的走入苏轼的内心,又怎么会一语中的呢?所以,有人说王朝云是苏轼的红颜知已,看来并不为过。(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歌中唱到“最浪漫的事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命运没有让苏轼和哪一个妻子一起终老,但是却给了他情感上的满足,无论是王弗、王闰之还是王朝云,他都全心全意的付出了爱,也得到了爱的回应,也许这就够了。如果真要寻得答案,或许在苏轼一个人生活的晚年里,他会一点点回忆过去的日子,也会重温爱的记忆,那时,相信他会有一个最肯定的答案。

共 1 条文章评论
  • iupyhig;.ug8u;.i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trdl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lkoljihy2016-03-06 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