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后那棵气辣子树

03-13 作者:成事在天

陈永明

好多年没见过气辣子树了。小时候,我家厨房后有一道三尺多高的石坎,石坎边有一条小路,通向另外两个村,走的人很多。石坎上长了一株气辣子树,碗口粗、一丈多高、离地二尺多、分三股杈。这棵树离房最近,枝杈又多,我就常上这棵树去玩。那时最爱看小人书,有了一本新书又怕父母支嘴干扰看小人书,就跑到房后,爬上树,背靠在一根树干上,两脚各蹬着一个树杈,安安稳稳、清清闲闲地看着书。有时,吃饭端着碗也坐在树上吃。

那时,我就知道气辣子树上结的籽,是一味顺气的药,母亲有时因一些小事呕气,心里不畅快,摘几朵气辣子泡水喝,外祖父是一位当地的名医,耳濡目染,母亲也懂一些药理。她说:“气辣子能散寒止痛,疏肝顺气,温中燥湿。”初夏时,气辣子树开始发叶,枝头顶端长出花蕾,树叶长齐、长园了,花就开了,十几朵黄豆般大的白色花朵聚在一起,长在一个花柄上,开满整个树冠,白花在绿叶衬托下甚是好看。虽花味不香,但树上亲吻花朵的蜜蜂的“嗡嗡”声,站在树下就能听到。过段时间,花慢慢凋谢了,花絮飘落在檐沟、小路上,密密地铺一层。看着看着气辣子就长出来,花椒般大小的气辣子由嫩黄变青白,再变淡黄到深黄,最后成褐色,到了秋天把成熟的一抓一抓的气辣子采摘下来,放在太阳底下晒干,然后拿到县药材公司门市部卖了,换得三、五元钱,买回一点煤油、盐、火柴之类的日用品。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个暑假假期,我回家才发现没见那棵树了,父母也不知是何故,它就那样不明不白地死了,后来父亲把它砍掉烧了柴。

家乡有种药材俗称“枣皮”,它是枣皮树上结的果,深秋时节熟透后摘下这小指头蛋一般大小的果子,挤出核晾晒干可入药,是各种地黄丸的最要成份,可滋阴补阳,补肝益贤,涩精固气。后来知道它的学名叫“山茱萸”,有人简称为“茱萸”,我在百度键入这两个字,词条中有“山茱萸”、“吴茱萸”、“食茱萸”,我真是孤陋寡闻,原来俗称“气辣子”就是“吴茱萸”,这样我和两种茱萸都亲蜜接触过。虽然这两种乔木植物名中都有“茱萸”二字,实际上它们无一点关系,既不同科,也不同属。把山茱萸或吴茱萸无论哪种叫“茱萸”都不对,不能简称,就像树木中的“大熊猫”红豆杉“”,我们不能把它叫“豆杉”,也不能把它叫“红杉”,更不能把它叫“红豆”吧,这是一个道理。

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诗:(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有人说,诗人文中的山东是华山之东,茱萸是指山茱萸。可又有人说,诗中的茱萸是指气味辛烈的云香科吴茱萸。究竟是山茱萸还是吴茱萸还真搞不清了。农历九月初九吴茱萸早已采摘了,树叶即将凋谢,插在头上或身上没一点美感。而这个时节的山茱萸,即将采摘,特别是红亮的像玛瑙一般的挂满枝头的山茱萸,折上一个小枝,插在头上或身上任何一个部位都有装饰效果,而华山的东西南北均产山茱萸。我倒认为诗中的茱萸应为山茱萸。

就在那株气辣子树死后,县政府作出决定:“把我县建成枣皮基地,天麻县!”一时农村家家户户都在自留地边,沟沟畔畔上广植山茱萸树,这成了农民增收的一个渠道。我家没了吴茱萸树,却有了上百棵山茱萸树,现在看见了山茱萸想起了吴茱萸,我想在房后再植一株气辣子树。

2016.3.12

共 39 条文章评论
  • 我家没了吴茱萸树,却有了上百棵山茱萸树,现在看见了山茱萸想起了吴茱萸,我想在房后再植一株气辣子树。推荐阅读!2016-03-13 20:31
  • 欣赏佳作,点喜欢,问好文友!2016-03-13 21:22
  • 同感2016-03-13 22:14
  • 回复@顺其自然:谢谢文友提读和支持,问好!2016-03-14 08:28
  • 回复@简媛:谢谢文友提读和支持,问好!2016-03-14 08:28
  • 回复@Alexander:谢谢文友提读和支持,问好!2016-03-14 08:29
  • 拜读美作!点我喜欢!姚明问好,春天快乐!2016-03-14 12:53
  • 回复@姚明:谢谢文友提读和支持,问好!2016-03-14 14:06
  • 而这个时节的山茱萸,即将采摘,特别是红亮的像玛瑙一般的挂满枝头的山茱萸,折小枝,插在头上或身上任何一个部位都有装饰效果。推荐阅读!2016-03-14 14:09
  • 欣赏,赞。邀握,问好。2016-03-14 14:49
  • 欣赏!问好!2016-03-14 15:39
  • 回复@椒溪之花:谢谢文友提读和支持,问好!2016-03-14 16:00
  • 回复@玉碎昆山:谢谢文友提读和支持,问好!2016-03-14 16:00
  • 回复@云中锦书:谢谢文友赏读,问好!2016-03-14 16:01
  • 我家没了吴茱萸树,却有了上百棵山茱萸树,现在看见了山茱萸想起了吴茱萸,我想在房后再植一株气辣子树。推荐阅读!2016-03-15 20:13
  • 推荐阅读2016-03-15 22:04
  • 王维诗一说在徐州大洞山茱萸寺所作,推荐阅读2016-03-15 23:01
  • 回复@心静如水:谢谢文友提读和支持,问好!2016-03-16 08:14
  • 回复@张耀光:谢谢文友支持,问好!2016-03-16 08:14
  • 回复@三角:又多了一个说法,谢谢文友提读和支持,问好!2016-03-16 08:15
  • 立意深刻,构思巧妙。结构严谨文笔流畅自然,细腻精致。欣赏佳作推荐阅读!2016-03-16 13:29
  • 立意深刻,构思巧妙。结构严谨文笔流畅自然,细腻精致。欣赏佳作推荐阅读!2016-03-16 13:29
  • 回复@鲁振中:谢谢文友提读和支持,问好!2016-03-16 14:18
  • 特别是红亮的像玛瑙一般的挂满枝头的山茱萸,折小枝,插在头上或身上任何一个部位都有装饰效果,而华山的东西南北均产山茱萸。我到认为诗中的茱萸应为山茱萸。 点赞!推荐阅读,问好。2016-03-16 14:53
  • 回复@草根阶层:谢谢文友提读和支持,问好!2016-03-16 15:02
  • 离开网这段时间,发现好友又发了那么多佳作,以后慢慢欣赏。问候,祝春天愉快!2016-03-16 16:12
  • 离开网这段时间,发现好友又发了那么多佳作,以后慢慢欣赏。问候,祝春天愉快!2016-03-16 16:12
  • 回复@张学政:谢谢!最近身体可好?保重!2016-03-16 16:44
  • 好奇,欣赏,赞一个,问好!2016-03-16 23:21
  • 真切细致的笔触,喜欢。2016-03-17 12:47
  • 欣赏了。写的不错。祝福文友开心。2016-03-17 16:39
  • 回复@建梁洲:谢谢文友提读和支持,问好!2016-03-20 18:27
  • 回复@笔墨丹青:谢谢文友提读和支持,问好!2016-03-20 18:27
  • 回复@娥江青山妩:谢谢文友提读和支持,问好!2016-03-20 18:27
  • 欣赏并点赞!2016-03-21 11:01
  • 回复@刘振明:谢谢文友提读和支持,问好!2016-03-21 14:31
  • 很有生活实感和文采的好作品,问好!2016-03-22 21:23
  • 回复@阿杰:谢谢文友提读和支持,问好!2016-03-25 10:47
  • 拜读佳作,点赞,问好!2016-05-27 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