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回马枪”究竟能杀出个啥?

03-21 作者:疏桐上蝉

巡视“回马枪”究竟能杀出个啥?

一些“两面人”,中央巡视组一进驻就开始“颤抖”,巡视组一撤离却又开始重新“嘚瑟”。更有甚者,不配合、欺瞒乃至干扰巡视,待巡视之后又故态复萌、变本加厉,不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眼里。对于这些“两面人”和不收敛不收手者,开展巡视“回头看”,十分必要也非常重要。(来源于《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此次巡视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在集中巡视中央部门的同时,还对辽宁、山东、湖南、安微4个省份开展巡视“回头看”,这是中央巡视组在十八大以来第一次对已巡视过的地方杀出“回马枪”。事实上,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巡视“回头看”的重要性,早在听取十八届中央第三轮、第四轮巡视情况汇报时就强调要“出其不意、揪住不放、杀个‘回马枪’,让震慑常在。”。巡视“回马枪”究竟能杀出个啥?不妨从三个角度来看。

杀出巡视监督的韧性,挺纪在前,监督抓常,促成“不敢腐”。尽管三年来的反腐执纪成效非凡,但仍存在问题不见底,整改不到位,问题反复滋生等问题。一些“两面人”,中央巡视组一进驻就开始“颤抖”,巡视组一撤离却又开始重新“嘚瑟”。更有甚者,不配合、欺瞒乃至干扰巡视,待巡视之后又故态复萌、变本加厉,无视纪律规矩。深究其因,一是一些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缺乏、政治底线不厚实,缺乏必要的自律自戒意识。二是巡视制度存在“短板”,单纯依靠巡视制度,或单纯依靠中央巡视,是无法实现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监督执纪全覆盖的,更是无法有效形成“震慑”作用的。三是一些地方巡视监督存在“运动战”现象,对顽瘴痼疾治标不能治本。这也说明,“无禁区、无上限、零容忍”的反腐执纪新常态还需恐固,“不敢腐”、“不能腐”、“不愿腐”的氛围尚未完全形成。巡视全覆盖并不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巡视监督要永远在路上,常杀“回马枪”。

杀出巡视监督严肃性,抓落实、促整改、让问题见底、问题解决。有的地方、单位和部门虽然表态坚决,但整改有头无尾,甚至假整改,作“表面文章”;有的在思想和行动上对整改工作重视不够、抓得不紧;有的则是的确属于需要长期整改的事项,一时没有结果。2014年,习总书记对抓好巡视整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党组织整改不力是失职,不抓整改是渎职。”巡视整改已成为一项必须坚决落实的政治任务,不抓整改、不抓落实就是不讲政治不守规矩,敷衍、落实不力的就要从严问责。

巡视常杀“回马枪”让震慑常在。一些“两面人”之所以顶风违纪、我行我素、肆无忌惮甚至变本加厉、干扰、阻止巡视,并非缘于对纪律规矩“无知即无畏”,而是巡视监督的覆盖率和震慑力尚有欠缺。让震慑常在,巡视监督“回马枪”就要“出其不意”,针对突出问题和反复滋生的问题“揪住不放”。一方面通过常规巡视和专项巡视结合,中央巡视与省级及以下地方巡视相结合,正面巡视与突击巡视、交叉巡视、“回马枪”巡视相结合,形成巡视监督的全覆盖。另一方面,巡视监督要抓常抓长,既要实现巡视监督“无禁区、无死角”,又要对已经巡视过的地方不时杀个“回马枪”,让“两面人”无处遁形,(文/伍文胥)(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