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六修族谱叙

03-22 作者:又见炊烟

张氏六修族谱叙

家谱是纪录某一姓氏男丁血缘关系的图籍。一部传承有序、纲目有属的宗谱,犹如一部信史,是一个家族根之所系、情之所在。拜读宗谱,可以知悉祖辈先贤的光辉业绩,可以领略宗族文化的瑰丽传奇,可以感悟族规家训的谆谆教诲。私家之谱起源于魏晋南北朝,而家谱真正进入平民百姓之家,则始于宋代。明清之际,家谱于民间普遍兴起,蔚为状观。

吾张氏得姓者,出自轩辕黄帝次妃彤鱼氏之子挥,始造弦弧,以张网罗取禽鸟,世掌其职,遂以为氏,国封尹城之青阳。从此,张氏先人遍布大江南北,繁衍生息,代有传人。湖南张氏,大都出自唐相国九龄公之仲弟讳九皋者。公历官殿中监,转四川岭南节度使,封南康伯,初居曲江,后迁长安。其子孙蕃衍,世派皆所出。九皋公传十三世,至浚公,浚公生南轩公栻,官右文殿修撰,为沩宁开派祖。

沅邑沙头十一咀张氏,其先祖为南轩八世孙玉瑛公,时公居安化钟底。玉瑛六世孙合理公,一徙益邑大栗港。清顺治初年,合理公之孙缵烈公,二徙于沅邑沙头十一咀(今张家塞乡堤南村),传若干世,再散播于洞庭湖畔之南县、沅江等地。《张氏六修族谱》编纂者国安之曾祖世则公,则于清光绪初年复徙南县乌咀乡文成村。自缵烈公以后,传子孙十余世,族众八百有余。予观之,脉络清晰,世系历历可考。

考其谱牒,先人曾于民国十八年五修族谱,至今越八十余载。详阅始知,老谱系惟孝、伯清两房合修。鉴于伯清裔1995年已独修家谱,故惟孝、缵烈裔续修家谱迫在眉睫。癸巳年三月,族人始议续修家谱,并众推廿六世孙国安为主修。其受命以来,舍弃节假日,牺牲休息日,为谱事奔忙。遍寻分散于四省六市九县的族人、寻找老谱,两事同步进行。经其努力,绝大部分族人找到了,《张氏五修族谱》也找到了。之后,50多个日日夜夜的认真研读,消化吸收老谱内容,为编纂新谱打下坚实基础。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张氏六修族谱》即将付梓。国安可谓劳苦功高!

《张氏六修族谱》,分两卷。第一卷除刊载目录、序文、世系、派语、家训、渊源、先祖迁徙概要、先祖名人传、像赞、墓图、曲江公浚公栻公诗词等珍贵文献资料之外,还选录南轩裔其他支族世系、派语,为本族子孙了解其他支系提供了方便。第二卷主要刊载栻公第十五世孙缵烈公裔一脉齿录。予窃以为族谱资料详备,大观俱在,是一部质量上乘的家谱。(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先德本益阳市牌口乡张氏,与国安同根,亦出自南轩一族。先德之祖原居宁邑茅塘,明嘉靖万历间,因投军而徙于湘阴县军民围,至今已越四百余载,传子孙十余世。文革中,家谱损毁亡佚。经先德二十年潜心寻找,癸巳年冬终获成功。随后,率族人共同编纂《牌口张氏族谱》。如今家谱辑成,了却先德平生一愿,族人亦甚感激之。

蒙国安所托,嘱为作序。因才疏学浅,勉强为之,聊书数言以赠之。惟愿缵烈公一族,传承美德,家族兴旺,敦亲睦族,光宗耀祖。

是为序!

时公元二○一五年岁次乙未冬月

南轩28派孙益阳牌口张先德谨识

附:本文仅供南县《张氏族谱》刊用,全文1160字。

2015.12.8.

共 1 条文章评论
  • 蒙国安所托,嘱为作序。因才疏学浅,勉强为之,聊书数言以赠之。惟愿缵烈公一族,传承美德,家族兴旺,敦亲睦族,光宗耀祖。2016-03-22 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