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退稿,就怕不写稿

03-22 作者:吉祥鸟

算起来,从我爱上文学并走上文学之路,已有不短的时间了。从初二老师把我的作文当范文给全班同学讲读,我就爱上了文学。追求文学的过程中,无论是断断续续如“田间的小路”,还是一波三折如“陡峭的山路”,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最清楚了。

再说,人世间谁能轻而易举就获得成功呢?即便是天才,也不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懂,也需要后天经过刻苦的学习与磨练来提高自己。众所皆知,世界冠军是值得点赞!可是因种种因素,没能取得冠军的那些运动员们,也一直咬牙坚持跑向终点者,同样值得赞扬!

曹雪芹当年在饥寒交迫中,呕心沥血创作了《红楼梦》这部经典作品。但该书当时被列为禁书,甚至流落街头无人问津,经后人发现、传承,到两百多年后的今天,才被我们奉为经典,许多名人、专家在潜心研究其价值。毛泽东主席曾说过:“对《红楼梦》不看三、五遍以上,没有发言权。”鲁迅当年向商务印刷馆投稿,屡投不中,他却愈投愈勇,直到负责人说:别投了,再投也没用。他这才改为他投。如果当初他消沉气馁,怎会有今天的“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呢。当代著名作家浩然以惊人的毅力写了近70万字后,才在《北京文艺》公开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喜鹊登枝》。琼瑶的长篇小说《窗外》开始被多家报刊拒之门外,据后来她风趣的说:那时的她越退越投,让自己的小说去“周游世界”,最终被《黄冠》主编平鑫涛慧眼识才选中连载,其刊物从一开始的被书商压在地摊最下层代卖,到每天一群中学生排队购买,一时间“洛阳纸贵”,《黄冠》也因此声名在外,成为台湾重要刊物之一……

由此可见,不怕压制,是金子迟早会发光!大作家们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就是不轻言放弃!看准的事,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将勇往直前!他们的敬业精神与品格,永远值得我辈学习!

半个世纪过去了,让我们回头来看看,今天的文学作者与各报刊是怎样的关系呢?我总结大致有三种情况:名人、熟人、陌生人。下面就三种情况简单谈谈看法。

一类是名人。在所有的作者中,名人的文章较一般人好发,认同度高。因名人有一定的名气,吸引读者阅读,能让刊物发行量增加。所以,名人只要投稿,编辑不敢小视,多被各大报刊发表,从而顶掉了一批陌生人。但有的刊物不看内容,只看文章作者,一看是名人的文章,一律绿灯,这是不公平的。名人固然较普通作者见长,但名人的文章,也非篇篇都精彩!是人都有一定的弱点。从性格到环境,从情绪到健康,从中年到老年等,这些客观情况不是一成不变。因此,作为报刊负责人,应本着对刊物、对民众、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凡来稿者,需首先看文章内容与质量,而后才看是否名人,体现出公平正义!有时视情况可重视多次来稿者,以示鼓励!须知,编辑老师的视野与判断,不仅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文学作者,从而也为本刊争取了来稿量!争得了信誉度与口碑!(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二类是熟人。顾名思义是亲戚、朋友等认识的人。他们与报刊编辑有着一定的感情基础,较陌生人而言,必然是优先选用。但有的熟人稿子,经编辑大刀阔斧修改甚至重新写过,仍然优先用稿,这就不可取了。如果说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熟人的稿件,还情有可原。无论到何时,人情是永远存在的。不仅在我国,世界上亦如此——因人类是感情动物。

如上所述,文艺工作者都有一定的体会。往往同一篇稿件,在张三的报刊没登,却在李四的报刊登出了。这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一位来自《人民日报》某版的编辑曾说:报刊部针对用稿很复杂,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得清的,真是一语中的!

上面两类人优先选用稿件后,最后剩下的就是陌生人了。那些投稿中被排斥、被压制、被歧视、屡投不中的,恐怕就是陌生人了。

在当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类知识如泉涌现。人们多是带着感情去阅读,因精力有限,就需要有选择的读书。对名人、熟人的文章会认真些阅读,但若是陌生人可能就没有这个“待遇”了。我有位同学是某大经济报社的编辑,每天要看10万字的文章。我说:怎看得过来呢?他说:拿着陌生人的稿件,溜一眼标题、或开头、或结尾、或语言,甚至标点,一见到不顺的,就枪毙了,反正不愁没稿件。哦!我问:陌生人投稿希望在哪里呢?回说:除非写得很不错,或者有自己的特色,或者与众不同。

时下这与众不同,出现了五花八门。有稀奇古怪的,有一味迎合市场的,有揣摩某报刊特点的等不一而足。窃以为广大作者大可不必如此。试想:如果写文章要看别人的脸色而写,怎能写出发自内心的好文章呢?是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吗?作者不是为推销作品而写。应向前面所述的大师们那样,而是为写作而写。为民众而写!为良心而写!为社会责任感而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咬住青山不放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所说:“作家只要与人民心连心!就一定会迎来自己的市场!”

许多文学作者,多年来持之以恒的写作、投稿,脚踏实地的一步一个脚印往前奔,最终以文结识了编辑老师。从陌生到熟悉,又因熟悉成为朋友。

因此,不怕退稿,就怕不写稿!

共 14 条文章评论
  • 许多文学作者,多年来持之以恒的写作、投稿,脚踏实地的一步一个脚印往前奔,最终以文结识了编辑老师。从陌生到熟悉,又因熟悉成为朋友。2016-03-22 14:21
  • 文学爱好者就是这个味儿2016-03-23 18:30
  • 说出了我们的心声,值得点赞!2016-03-23 19:23
  • 文庄:写点这些文章,可能会让痴情者更痴.写文字本是一种娱乐,何必那么当回事呢?当然力求把文字写好一点,倒是应该求的.2016-03-23 20:27
  • 不怕退稿,就怕不写稿,说中了要害!赞!2016-03-23 23:04
  • 从进入文学网站到现在,一年有余,从不被人赏识,到部分文友认可,从审核通过,到时常推荐,从浅薄到深邃,从学文到写文,这样一个过程,应证着一句话,任何事情,只有坚持不懈,才有可能成功,就像我从不相信,六合彩头等大奖有一天,会落在我的头上一样。赞读!2016-03-25 18:52
  • 很赞,很透彻的解析。2016-03-26 18:34
  • 精辟,透彻!2016-03-28 19:19
  • 到位,手动点赞!2016-03-28 19:43
  • 这是一篇给文学爱好者鼓劲的文章,观点深表赞同。坚持就是胜利,至少可以提高文化修养,陶冶情操。所谓陌生人给报刊投稿,要注意投其所好,更要投其所需。这样成功的概率就大些,文章质量稍逊些也没关系。反之,文章虽好,编辑不需要或不对胃口,也就难以采用。个人的一点体会,供参考。2016-03-28 22:22
  • 不怕退稿,就怕不写稿!看了这文章,我又动力满满了。感恩!2016-03-31 12:15
  • 值得一赞,祝福你早日成功2016-03-31 12:46
  • 娓娓道来,切中利害。是文学爱好者的加油站!2016-03-31 15:58
  • 通透,现实真的都是这样的,不是约稿就是有熟人,但这并不会影响我们自己对文字的热爱,书写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感悟着我们的平凡生活,如此足矣!问好。2016-05-27 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