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清明节

03-22 作者:六月雪

话说清明节

鸡鸣小学 金和平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的名句。一年一度的清明节转瞬即逝,回顾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节日,我有些感想不得不谈,首先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国家为什么立法重视这个节日?他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有哪些影响?就是简简单单放三天假吗?带着这些问题我光顾了学校图书室,上网搜索了相关词条,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

谈到清明节,熟悉历史的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据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加大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因为介子推看不惯朝中趋炎附势、邀功请赏之人,他坚决拒绝接受封赏,并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非常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又见子推留下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好心办了坏事儿,文公追悔莫及,遂为子推修祠立庙以示纪念,且下令于子推忌日的前后三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以寒食寄托哀思。这就是寒食节——清明节的来源。过去,这些节日对于上班族是可有可无,不会放假的。直到2008年4月4日——才被正式确立为中国第一个“清明”法定节假日,今年已是第五个年头了吧。谈到淸明,我总会想起(唐)杜牧的一首家喻户晓的《淸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大人小孩都能诵读。此诗后来又被人改换了标点后,变成为一首小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向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改得十分有情趣。每年的这个日子里,路上的行人都为思念去世的人们而深感悲哀!

历史悠久的清明节,和端午节、中秋节一起被定为中国法定节假日,真是人心大快的好事情,她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到清明节,人们会想到郊外踏青、上坟插柳、祭奠先人英烈等有趣活动。的确,清明节是一个有着很深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内涵的节日。千百年来,“寒食”与“清明”蕴含的正是传之千古的忠义孝悌,清正廉明的精神。为传承这一经典的传统文化精神,京剧舞台很早就把这个故事改编成《火焚绵山》等系列剧目上演,广受好评,不仅其中的“春草青青隐翠溪”和“介子推坐草堂”等西皮唱腔已成为张建峰的代表唱段,《火焚绵山》这出老戏也成为每年清明节演出的“时令戏”。

经过京剧舞台的加工和创造,这个悲剧故事具有了更强烈的艺术美感和文化价值。观众从这个戏中,能够感受到京剧的写意之美:绵山之美、绵山之险、火烧绵山前的万马奔腾、火烧绵山之中的壮观与惨烈,所有场面与变化都靠演员用精湛的戏曲功夫来展示;十几个演员营造出“呐喊连天人声震”的“重兵”氛围;尤其是表现介子推母子躲避追兵,拼命往山上爬时,演员手、眼、身、法、步的功力,让观众的心提到嗓子眼;最后母子俩狂奔于漫山遍野的火海之中,虽为传统老戏,却让今人生出很多思考。介子推想要归隐,并非本心的淡漠孤僻,而是不屑与小人为伍,中国知识分子所尊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在残酷的政权面前,迸发出的是悲剧的电光石火。(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传统与时令、艺术与现实就这样在一出京剧老戏中得到完整地体现。春回大地的时候,草木复苏。经过一个冬天的冰雪严寒的困扰,男女老少都走出家门,开始到春光明媚的郊野寻芳踏青,去亲吻阳光、去亲吻春风,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春游和扫墓。记得(唐)孟浩然的《大堤行》把踏春写得十分逼真:“大堤行乐处,车马相驰突。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王孙挟珠弹,游女矝罗袜。携手今莫同,江花为谁发。”十分真实地记录了当时踏春的真容。我国北宋时期张择端画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再现了古时清明的浩大场面。你瞧,那画中有1643人、208头动物、29艘船、房屋搂宇30多栋、车15辆、轿8顶、桥17座、树180余棵,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春游集市的真实盛况。再读唐崔护的《题城南庄》,也是春意盎然:“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心笑春风”。在这些古画和春游诗中,挟带着众多传统的生活故事和美丽传说,读后会回味无穷,遐想万千。而对今人来说,“清明”不应只是一年一度的节日,更多体现着中国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尊重,事实说明,清明节应是一种日常的习惯感恩,一种精神上的信仰传承。清明时节,仲春、暮春之交,走进春天,脱去冬天的棉袄,传统的野外活动开展尤为火爆。清明,确实已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一个慎终追远、敦亲睦族、纪念祖先及行孝的日子,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风俗都不一样。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放风筝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为了更好地纪念祖先,有的让年轻一代的家庭成员了解先人过去的奋斗历程,忆苦思甜讲家史。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和美酒。有的地方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有的,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风筝,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清明节是24个节气中唯一的一个节日,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黄道的气机变化与24节气有对应的关系,与24块颈椎骨也是对应的。清明如果按农历计算,没有确定的日期,即上一年的冬至过了106天就是清明;按阳历计算则在4月4日或5日(以当年二月平或闰而差异),太阳到达了黄经15度时,清明就开始了。这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万木凋零的寒冬已经过去,草木茂盛,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是的,清明时节是踏青和祭扫的时节。在古代,人们一到清明,就会老少童幼齐出动,纷纷走向郊外踏青、扫墓,就连一直侍候在家中的妇女也抱着孩子走出家门,走进扫墓大军,祭先人、祭祖宗。即使是出外不能返回原乡的人们,为了祭扫祖先,他们也要利用空间寻找面对家乡方向的小河和湖泊,他们会在水边岸上划个圈圈点燃纸钱行祭,以示孝心。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相连,又因寒日有传统的三日不上火之说,所以在古代,千家万户在三天内只能以冷食为生。他们点火的目的只能给先人与鬼神烧纸送钱,这也成为古时清明的真实写照。在我国许多地方至今还留住了这道风景。(唐)王建有诗云:“寒食家家出古城,老年看屋少年行。丘垅年年无旧道,走徒散行入衰草。牧儿驱牛下冢头,畏有家人来洒扫。远人无坟水头祭,还引妇姑望乡拜。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但看垄上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在被逼流落他乡时,写过一首十分有名的《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悼妻词,表达了他对亡妻的怀念之情:“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滿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抖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东坡在他乡想到妻子泪如雨下,十分逼真地写出了当时的祭扫和怀思的动人场面。宋初大文豪王禹偁在《寒食》中写道:“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稚子就花拈蛺蝶,人家依树系秋千。”写出了当时陕西农村因陋就简,绳系在树上的秋千情景。而我国的江南浙江一带农村,由于多水乡,村民们出行大多靠船。清明时节,女孩子们也开始在春游中玩起了秋千。(宋)张先在《木兰花》中写道:“龙头舴艋吴儿竞,简柱秋千游女并。芳州捡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诗写出了古时江南荡秋千和踏青的风景。

清明时节还有插柳的活动习惯。淸明时节,河边的柳枝开始绽芽,它们在春风中悠悠飘拂,景致极佳。陆游在《春日绝句》云:“忽见家家插柳杨,始知今日是清明。”把清明和插柳连在了一起。到了清明时节,家家还都要折了柳枝插在门上、屋檐口。据说这样做可以驱恶魔、戒毒。有谚云:“清明不带柳,来生变黄狗;”“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这些传统传承的谚语也在民间广为传诵,可见人们对柳的重视了。(宋)周密云有诗:“皆插柳满檐,虽小坊幽曲,亦青赤可爱”。(宋)宋伯仁的《清明插柳》更是写得身临其境。“清明是处插垂杨,院宇深深绿翠藏。心地不为尘俗累,不簪杨柳也何妨。”所以插柳也成为当时的时尚活动之一。除上述活动外,古时因为淸明、寒食三日禁火,人们所食以冷为止。为防止冷食伤身体,人们想方设法开展各种体育热身活动。如:蹴鞠、(踢足球)打马球、放风筝、游戏和捉迷藏、赛跑等,使淸明节成为综合性的一项体育活动。

拂去岁月的长河,清明活动一直被保留至今,而目有越发重视之感。现在,清明节已经有了国定假日。人们借清明时节可以走出城市乡村,去喜欢的地方去踏青、观赏美丽的油菜花和迎春的花朵,除了出游外,还开展扫墓祭先人、祭先烈的精彩活动,使清明节有了新的浓郁的时代色彩,给传统的清明活动节赋于了更多的含义。今日的清明节活动有了更多的创新与发展。如:扫墓活动的创新,人们不仅可以到墓园实地缅怀祖宗和先烈,还可以在踏青和遥远的地方,通过网络祭扫先人、观看墓地。人们可以在网上遥寄诗篇、歌曲、话语……成为一道时代的闪亮风景。在墓园先人入葬地方,还可以组织集体扫墓、请墓园工作人员代理扫墓、开展诵诗扫墓等等,顺应时代的潮流,使形式多样的祭扫的活动在创新中变得越来越丰富。

“清明”两字,根据宋代陈元靓的《岁时广记》中所说:“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清明时节,风和日丽,莺飞草长,柳绿桃红,改变冬季寒冷枯黄景象,大地一片清净明洁。汉代刘安所著《淮南子》中写到:“春分后……加十五日则清明风至”。这里说的“清明风至”之时正值阳春三月,所以有“三月节”之称。《岁时百问》一书也曾做解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可见,清明节是由它所处的时令,在气温、光照、降雨各方面俱佳而得名。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一年一度清明节,传统内涵深刻。介子推割肉救主传为佳话。他的道德水平何等的高尚!他对民族、对国家、对君臣的义德,是何等的坚强!哪怕在死之前,还奉劝自己的主人时常自我反省,检查自己的不足,希望他治理国家“清明复清明”。那么,我们要以清明的身,清明的心祭奠祖先。将自己的个人内部的道德来一次清明,扩大到整个家庭,以及家族,乡,城市,国家。用自己本身所具备的道德能量,使我们的祖先获得解放,获得解脱!

人生是一程旅途,不管身处何地,无论走向何方,注定须从情感世界中不断汲取动力和智慧,才能让生命之旅在艰辛中继续,在孤独中辽阔,在四季中呈现美丽.情感使人拥有了比身外事物更丰富更美好的联想世界.如同一座山脉中穿越着-条河,流动无形的河水便赋予了这山以无限的润泽和生机.当我们从来到人间的那刻起,点点微涓便汇聚在成长的日子里,涌动在成熟的岁月中,流淌在顿悟和老去的时光里,也让困顿和寂苦变得无谓,使平凡和坚韧收获着慰籍.我知道,我内心许多的眷恋、惜爱、宽容、守护、追寻等等正能量情愫,都已汇集成为一条源自感恩的河流,她正静静的流淌在我生命的初春季节中.

因为感恩,我珍视了自已血脉中承载着的父母和祖辈的恩德.也更多的理解并关注了前辈所经历的苦难,以及他们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闪烁出的微光厚义.生我养我者,父母.荫泽后人者,祖辈.我不会抱怨他们贫寒的出身,而只感恩于他们已赋予我的一切.因为感恩,我用亲善敬仰的心怀感受着大自然的博大精深和对尘微生命的公平对待.我们不能没有灿烂的阳光,清新的空气,甘甜的水源,也离不开温馨的故土,四季的风彩,丰饶的物产.....我不再觉得自己有多少内涵或者什么空想,脚踏实地的自我其实己仰仗了上天的眷顾.因为感恩,我懂得了平和地理解繁杂的社会,以同情对待人间的苦难,将工作视为-种良心,与同学好友为知心兄弟,把同事看作一种缘份.将亲情紧紧捧在自己的心中.用处世的宽和框住内心的坦直或波澜.善待并不完美的人生世界.担当起-份内心的责任.我们其实更多需要自省而非去指责别人,当今社会尤需要这种普世的反思态度。

感恩是一种苏醒的良知.它就在我们的內心深处.它让人生的视野从山重水复中豁然开朗,看到了真善美的事物就在眼前,感到了人生快乐丰富的一面,感召着我们向正确的方向前行。感恩又是一种建设性的生活态度.它不是宗教,却在救赎人心,唤醒浑噩,回归文化和道德的思考,让我们正本清源,饮水思恩,使我们明德启智,节欲律行,留泽后人。现代社会可以在一片沙漠中构建起座座繁华之都,也可以在互聅网的键盘敲击中让文明的本质沙化虚化功利化,一个柀利益扭曲了心态的时代,缺乏的正是感恩,敬畏和自省.是那条静静流淌在人们心间的精神之河.

人生天地间,戴天地之大恩,应该时时葆有一颗感恩的心。拥有感恩的心,你会感激地球,是它给了我们安身立命之所,让我们在茫茫宇宙中有一个生存的环境;是富饶土地上的各种物产,给我们的生存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拥有感恩的心,你会感激气象万千的大自然,是它给了我们广阔的视野。波澜壮阔的大海,巍峨耸立的群山,一望无垠的沙漠,芳草萋萋的草原,乃至和我们在同一时空生活在地球上的万千生灵,无不令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包罗万象和丰富多彩。拥有感恩的心,你会感激芸芸众生组成的社会,感激为我们提供衣食住行之便利的人们和为创造现代文明而付出生命代价的先辈与先烈们。是他们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物质基础与精神文化,我们的生活须臾离不开他们辛勤劳作的成果。古人的一首《悯农》令多少人动容,更成为孩童的启蒙读物。“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面对他们,我们唯有无限的感恩。拥有感恩的心,你会更加敬爱父母。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使我们能够在人世间经风雨见世面,建功立业,这一切都拜父母所赐。《诗经》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欲报之德,吴天罔极。”父母不仅对我们有生育之恩,更有培养之恩,我们的每一步成长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当我们长大成人,他们却已白发苍苍,岁月在他们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他们曾经伟岸的身躯也已佝偻,他们曾经矫健的步伐也已蹒跚。拥有感恩的心,你会懂得,现在该是我们回报的时候了。拥有感恩的心,你会更加珍惜亲人之爱,同学同事之情。在无数擦肩而过的人流中,大家能够相遇、相识、相知,是何等的不易。大文豪鲁迅叹曰:“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古语云:“同船共渡百年修。”那么,在同一个单位工作,在同一个班级学习,又该是修了多少个百年才拥有的缘分呢?拥有感恩的心,你会更加尊师重教。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师长的教诲。他们传道、授业、解惑,使我们渐明事理、增长学识,我们能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著作等身,必定浸润着他们的心血与劳动。拥有感恩的心,你会感谢善良的人们给予你的每一份善意,无论是否相识。拥有感恩的心,你甚至要感激困难、挫折和逆境。正是它们激发了你的潜能,使你免于久处安逸的平庸,提高你的生存能力,去创造生命的奇迹。正所谓:“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野云飞。”生命因遭逢曲折而绚丽多姿,人生因跌宕起伏而风采动人。智者曰:困难诚乃机遇!拥有感恩的心,你会更加热爱这个世界,更加热爱生活。拥有感恩的心,你会懂得,惟有懂得报恩的人生,才有价值有意义。

每一天,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感受阳光雨露;每一天,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领受食物;每一天,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服务他人和领受他人的服务。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感谢日月星辰,感谢山河大地,感谢社会人生,感谢帮助过我们的每一个人;让我们感谢自己,感谢自己拥有一个懂得感恩的灵魂。幸福将永远陪伴每一颗感恩的心灵!清明节到了,我以对父母的怀念之情,去审视自已的人生,深深祝愿让涌动在心间的小河成为你我他的共同情感韵律,在我们的心中润出一片绿洲,让我们的旅途充满祥和与感动。

共 8 条文章评论
  • 品读美文。2016-03-22 17:04
  • 。拥有感恩的心,你会懂得,惟有懂得报恩的人生,才有价值有意义。2016-03-22 17:26
  • 长知识了2016-03-22 20:23
  • 感谢帮助过我们的每一个人,这是人性的呼唤2016-03-23 15:10
  • 问好楼上各位老师,感谢你们的支持和帮助2016-03-23 18:20
  • 清明节就是感恩节,缅怀先祖,奋斗人生!美文,赞!2016-03-23 22:45
  • 欣赏2016-03-24 09:40
  • 感恩,清明2016-03-24 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