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年的滋味

小的时候,我喜欢过年,那时更多的概念就是盼年,盼到年之后,可以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至少可以吃上白白的肉馅饺子。那时候,腊月门刚进,大人们便忙得不可开交,扫房子、蒸年糕、做豆腐、烙煎饼、蒸馒头……我们这些孩子也忙得热火朝天,买鞭炮烟花、扎灯笼、做小抢。女孩子们总忘不了念叨着让大人买红丝巾和新衣服,希望在年和春节这天打扮得更艳丽。直到年三十的晚上大人们才算消停,那时的年味是浓浓的,回味不完的。

后来,我们长大了,就像离巢放飞的小鸟奔向四面八方。这时我们的老人开始盼年,盼孩子归巢团聚,谈婚论嫁,诉说衷肠。每当年要来到的时候,老人便在村头翘首期盼孩子的归来,一旦孩子们都陆陆续续的归来,热炕头便成了一家老小讲不完、说不完的叙事场所。老人看到孩子们有所成就,一个个长大懂事了,发自内心的感到甜蜜而幸福;孩子们看到老人则是白发苍苍、岁月有痕,从心里感到一阵阵酸楚,那时的年充满了酸甜苦辣。

再后来,我们成家立业了,我们也变成了爸爸、妈妈。我们要履行上辈老人的义务和责任,建设家庭、抚养孩子、教育孩子。这时的年与以往不同,快节奏购物,快节奏回家,快节奏拜年,或者到超市、商场一次性购物然后驾驶自家车或打一辆“的车”回家。

现如今,新年的钟声敲响之前,拜年短信如离弦的箭一样,发到祖国各地、发到不同的亲朋好友那里。如今的生活和感情都科技化了,短信拜年、QQ拜年、电话拜年已成为新的时尚。

然而,现在的年再不是那浓浓的、回味不完的滋味,而变成了一种过程、一种文化的追寻。都过了腊月二十三的小年了,我依然感觉不到昔日那年的滋味,找寻不到当年那种年的感觉,除了集市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比平时密实了,集市的时间延长了。也许是我们的位置改变了,但我想主要还是生活水准提高了,也许那种感觉传给孩子了……

写于2012-1-17 22:30(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