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
喜看“稻菽”千重浪
——小 议 青 年 教 师 成 长
罗田县鸡鸣小学 金和平
真好!如今只要是听课、开会、培训什么的集体活动,亲一色的年轻教师参加。我作为中老年阶层的教师代表,每一次都是乘兴而去,满载而归。这一道道迷人的特殊风景真的让人大饱眼福。观赏之余不免有些自惭形秽,自愧岁月不饶人,白发染双鬓,皱纹爬满额头。可是,不要蹉跎、不要悲观。毕竟我们曾经年轻的时候,也成为过中老年人的靓丽风景;如今我们步入了老龄期,这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改变。应该高兴:国家让农村教育后继有人才是。从2010年起,中央特岗计划通过公正、公平、公开招聘了这么一大批年轻教师,这些青年教师与我们年轻时相比更是美妙绝伦,别有洞天。因为她们个个学历高,颜值深,学识渊博。我们年轻时难以与她们相媲美。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记得我们年轻的时候,青年民办教师“大当家”。一个村子里上中学的人那是凤毛麟角,少得可怜。只因家贫,大批的年轻文盲司空见惯。农村小学想找个老师上讲台就很难,有的只上过小学初中,就被村支书相中,牵强附会地走上了农村学校讲台,我的小学语文教师就是当时高中在读,还没毕业就被村里(当时称“大队”)要回来教书的。“书到用时方恨少”,很多年轻教师先天不足只得后天进补,俗话说得好:学之不足教知困。为了满足教学需要,只好挑灯夜战、边教边学,好在那时候开设课目少,语文、算数老当家。一个个“误人子弟”的先生凭着经验教书倒也有板有眼。
新时代,新担当,新希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近年来,国家把教育发展摆在优先地位,各行各业更新换代,面对农村教育行业正面临着教师老龄化的青黄不接问题党中央决策英明。适时招聘学历达标的高层次青年教师到农村从教。连续五年招聘的农村新机制教师彻底改写了爷爷奶奶教小学的历史。最新消息:2016年全国计划再招7万农村教师充实一线基础教育。国家正在建立留住农村教师新机制,这可是个天大的好消息。难怪青年教师备受关注和青睐,国家重视,家长欢迎,学生热爱。她们的确是新世纪的弄潮儿,教育的新宠。她们姹紫嫣红,与众不同。
然而,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管理的重点,青年教师的培养又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青年教师要成长为专家型教师,有适应期,有转型期;有成才期,更有继续攀登期,绝非一日之功。要使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卓有成效,就必须根据这些特点进行科学的安排。“达天下之治在人才,成天下之才在教化,行教化之业在教师”。年轻教师青春有活力,这是不争的事实。如何让青年教师进得来,留得住,有幸福感是个值得探究的大问题。我们这些站了几十年讲台的中老年教师又能做些什么呢?我们不能不能袖手旁观,沿途看风景。我们要立即行动起来,结合国家的大政方针,把所有的青年教师都扶上马,好好送一程。因为她们刚参加教育工作,都面临着一个由学生向教师转变的过程。这期间主要是通过看别的教师(主要是同校的优秀教师)怎样教,并在教研组或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尝试着根据所学的教育理论,研究如何将书本知识经过自己消化,再转化成学生的真知。怎样备课、上课,如何进行个别辅导,怎样布置与批改作业,如何判断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怎样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如何查“漏”补“缺”?弄清这些常规性的教学实践问题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认为青年教师在适应了常规教学之后,千万不能满足现状,要根据自己制订的预期目标,除了模仿某些名师的成功经验之外,还应该对常规教学模式进行大胆改革,以求更符合学生实际和时代需要的东西。因为她们从事教育工作的时间还不长,对教学工作还谈不上得心应手。其实,有时候的改革不能保证100%的成功,教学效果还会出现起伏,甚至倒退,不过,这是一种正常现象。“退”是为了更好的“进”,这一过程是在为实现由传统的教学模式向形成自己独特教学风格的转变奠定基础和积累经验的过程。不要惧怕。我们要多多尝试公开课活动,善于从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并在行家高手的点拨下,逐渐发现规律,把握“窍门”,日趋成熟,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效果,不断在竞赛展示中找到成就、归属感。逐步向着“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有较大影响的教书育人专家”目标继续攀登。(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同一样的学历,同处一个时代,同在一个教育舞台,同是青年教师,为什么一些人硕果累累,而另一些人又平庸无为呢?我曾经带着这个问题,将自己与同年龄段教师进行了反复对比研究,结果发现:除了自身的综合素质这个因素之外,我反思过制约发展的 “瓶颈”有三:一是在熟悉了常规教学和班级管理之后,满足现状,不思进取;二是在探索活动遭受挫折之后,望而却步,畏缩不前;三是在成为骨干教师之后,觉得功成名就,自我满足。青年教师在其成长过程中,如果不能突破第一个“瓶颈”的制约,则只能成为一个平庸的教书匠;如果不能突破第二个“瓶颈”的制约,也只能算作是一个失败的改革者,其结果与前一种情况并无多大差别;如果不能突破第三个“瓶颈”的制约,则永远成为不了专家型教师,充其量只是一个熟练的“技术工人”。所以说,青年教师的培养问题非常重要,要敢于突破这三个“瓶颈”。因为青年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及有关方面的培养。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地适应常规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们学校委派多名优秀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年轻教师熟悉教学环节和班级日常管理,帮助她们减少探索过程,缩短适应周期。然后,学校有计划地带他们走出本校,去经“风雨”见世面,努力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与此同时,我们还引导他们参与一些教改实验,并鼓励他们积极地进行一些探索活动。当他们的探索遭受挫折时,我们主动为其承担责任,并帮助分析失败的原因,拟定改进的措施,并鼓励他们将这种探索活动继续下去。在他们对教育教学工作得心应手,成为骨干教师之后,学校仍为他们提供更大的舞台,给他们压更重的“担子”,鼓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攀登。除此之外,我们还经常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为其注入新的前进动力,使之不断向前奋进。
现阶段,学校教师年龄趋向于年轻化,这对学校本身来说,有着莫大的潜在力量。年轻教师有着一股非凡的精神力量,推动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可是,我发现现在的很多青年教师缺乏实践操作经验,缺少教育理论的指导,往往忙于教学工作,很少进行教学反思,导致教师成长滞后。我们须知,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授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直接实践者,是全面高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教师不能是“教书匠”,满足于“今天我上完课了,改完作业了,完成教学任务了”等等,而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加强教育理论培训,不断地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此时,我们老年教师要热心充当“红娘”,搭建青年教师学习成长的桥梁,引导青年教师与教坛新秀及学科骨干进行联谊,促进师徒结对,让骨干教师带头指导,加快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要以青年教师为本,注重青年教师自我分析、自我调节,利用学校现有较好的师资力量,帮助青年教师提高师德、师能、身心各方面素质,加强教育理论培训,指导实践操作。我们要让更多道德素质好、文化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强的大学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成为农村教学工作的主力军。总之,“引进来、走出去”是提高教师教研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指导青年教师实践操作的最有效的实例。多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学习,拓宽教师的视野,学习外校优秀教师的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帮他们寻找差距,分析原因,不断激发青年教师的学习和教研的热情度。在研修活动中,指导青年教师要热心负责,精心传授,尽其所能参与徒弟的备课、教研活动。不断鼓励被指导的青年教师走教育科研型和教育创新型的道路。一句话,青年教师是我们接班人,我们中老年教师要真诚地善待他们。喜看“稻菽”千重浪,教育丰收在眼前。
- 青年教师是未来教育的希望。。。。。。2016-04-17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