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落变迁中的乡村社会的发展幻象

04-16 作者:公孙强子

聚落变迁中的乡村社会的发展幻象

房屋建筑样式有中式、西式、日式、泰式等等,那么中国传统聚落房屋从古至今也经历了很多变化,而这些聚落形态样式变化也可以反映出社会变迁。据笔者观察中国农村聚落大致经历了3次变化,第一次以爷爷代修建的房屋,第二次是父亲代修建的房屋,第三次大致是孙子居住变化,这个时间段大致是解放后、90年代、2010以来。下面做一详细介绍。

传统聚落(爷代)

M村处于川西平原到高山交接地带,最早祖先自明末来这里定居,选择在背靠丘陵的小平地安营扎寨。选择在这里居住不会占用太多良田,图中1的位置。房前屋后竹子、棕树、杉木等便于就地取材,而且在生产生活的用具全部取材于自然,比如竹器、石器、木器等,房屋建设也是随着地理位置,水源分布,排水系统因地制宜。传统民居皆用好的木头修造,采用榫卯的穿斗式结构,四平八稳可屹立百年,抗震性能也非常好。内部装饰简单,主要体现在门窗、柱头花纹上,以及结构恢弘大气上。在M村会发现很多的百年老屋。 地势比较高,便于排水,而且雨水会流到水稻田。排水渠宽大深厚反映出降水量的充沛,也就说明这里气候比较潮湿,在房屋二楼往往是储藏柴火地方,便于厨房烟气熏干柴火,木头也会更加结实。在房屋会发现很多取自自然的生产生活用具比如竹制洗菜用具,晾晒用具,背篓,所以等,还有石臼、水缸、磨盘、地面等,还有蓑衣等。这些都充分反映出先人与自然的互动结果,也说明了先民的高超智慧。吃的是自己种的粮食和蔬菜,房子周围养猪养鸡,还有山上以及自然赐予的野菜,取暖做饭所需柴火也来源于山林,在这里无需去市场购买或者交换太多东西,只要愿意在社区内即可得到。物质消耗低,具有极强可持续性。

在传统聚落中由于生产生活以及自然灾害的原因需要聚族而居,所以村庄以血缘关系为主,在耕作过程中会相互帮忙插秧收割,修筑房屋,杀年猪,祈福消灾,婚丧嫁娶等习俗中需要互助合作才能完成,单个家庭是无法完成的,所以要想取得生产生活顺利进行,就必须注重日常关系的维护。而且儒家的伦理纲常秩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信等等规范要求都是要求人与人之间的秩序要求,所有人都会有自己排行,根据排行准确找出自己所在辈分的定位,自己见了什么人该怎样说话做事等,所以传统聚落中人与人的关系非常紧密和谐,而且是十分融洽的。现在排行逐渐丢失,新人不再按照排行取名。

再加上家国情怀和”出仕“的影响,这就形成了传统聚落中守望相助的精神,又确立了人与社会的关系,所以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也提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呼声。(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而正因为传统聚落中生产生活方式依靠自然的比较多,所以就有了很多自然神的供奉,比如龙王是祈求风调雨顺的,还有河神,山神,土地神,以及地方特色神灵“妈祖,碧霞元君等,这就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自然神灵的崇拜,人就对自然产生了敬畏,所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和谐的。因为做了亏心事,这些神是会惩罚的。

还有一个问题是,传统聚落中房屋光线比较暗的问题,笔者的观察是传统房屋他承载的功能更多是生产生活功能,人们并不是全天都待在家里,他需要去劳动和生产,所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且对于光线要求也不是那么高,相反的是现代人需要高大透明的感觉,那么传统房屋可能需要的深宅大院式的隐晦含蓄,如果有兴趣可以研究下对于光线使用变化的社会历史变化。传统聚落中的房屋选择,以及生产生活方式反映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良性关系。

新的聚落(父代)

大约在解放前传统聚落中的人还保持传统聚落特色,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在这里不涉及,因为这一阶段主要是集体性的社会生产生活。那么在改革开放后大约90年代左右,随着人口增加,M村开始有大量居民从原来靠山平地,而不占用农田的选址变成沿着公路沿线居住,图中2的位置。这条交通线最早是青石板路到镇上,两边全是灌溉方便的良田。笔者调查大概在90年代左右都搬到这条公路线的两侧,搬到这里的居民说这里方便,买东西干什么搬东西方便。

这些房屋是采用砖混结构的水泥房屋,还保留传统房屋的构造功能,比如厨房、养猪和柴火堆放地方,放农具地方。还会使用一些传统生产生活用具,但以竹器、木器为主。也开始使用一些电器,如电饭煲,电饭锅,电磁炉,冰箱,洗衣机,太阳能,电视机,电脑。在这里既可以做柴火饭,也可以用电器做饭,而且塑料制品也越来越多,垃圾也越来越多(当然这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的东西,老院落的人在这个时段也会使用相同东西,但是传统东西更多一些)。这些对工业化学制品以及能源需求越来越大。有些年轻家庭慢慢不再养鸡养猪,吃穿用度大部分要去市场获得。室内房屋装修还算简单,有的则比较漂亮接近于城市。但是传统的用具几乎找不到了,全在老房子放着。

这条线因为交通便利还是处于整个村庄中间原因,分布着3个麻将馆,2个商店。

这个聚落中的人对于传统人情往来还是有的,但是逐渐淡漠对于鬼神的崇拜也逐渐减少,人与自然的互动减少,各个家庭只顾各自经济的发展,由于呈条带状分布,邻里就减少,仅限于挨着的几户,不像传统聚落的集中分布,大家都会在场地坝聊天娱乐。以前会看到很多的人群,在这条线上只会看到两三个人聚在一起,除了打麻将和打牌。

这一新的聚落则处于传统和现代的结合或者过度阶段,人们生产生活方式还未完全脱离土地,传统聚落功能在这里都会找到,但是能源需求,用具需求已经很明显扩大,市场化。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淡漠,与自然也是处于征服阶段。

现代聚落(孙代)

在随着时间推移,大概到了2013年左右,M村遭受地震之后,政府修建的灾后重建小区则代表了第三代人居住变化,图中3的位置。这个阶段也包括在城市居住买房的。这个新修的小区完全仿照城市聚落修建,公共健身设施,花园风景,建筑风格全是现代城市建筑风格。也是在原来种植水稻的田地修建起来,而且修建小区也毁坏了原来整个M村的灌溉系统。整个小区设置80户,入住才30多户。而且这30户有很多属于当时政府不允许地震之后在原宅基地修建,必须搬迁到小区里居住,而且有些人为了进小区直接把自己还能使用的房屋拆掉,进入小区。政府招标修建,建筑质量不达标。村民普遍反映再来一次地震这些房子全部倒塌,只有木房子还在。

这个小区政府出2万元补贴,根据户型不同村民还要出10—20万不等,加上装修还要花10万左右,装修风格则和现代城市一样。很多农民无法支付高昂费用只得外出打工,很少时间回来。一年才能回来一两次。

这个聚落里房屋陈设功能完全脱离土地,在这里没有养猪喂鸡的地方,也没有烧柴做饭的厨房,全是现代厨房的家具,夏天空调,冬天电暖扇。笔者在一次去这种房屋聚落听到有人在冬天取暖中会把原有习惯“烤火”放在楼顶进行,而且也去“烤”了几次,烟熏的不行。还有一次去某村民家一个老奶奶指着电暖扇说是“烤火”的,这个烧电。她的言外之意就是花钱。还有一次去找一位村民去他家感觉很冷很冷他为了省电没开电暖扇结果冻的他发抖还在坚持,最后撑不住去第一种,第二种聚落住户“烤火”。

这一阶段聚落房屋内部比较干净整洁一般来这里“串门”的很少,因为村民觉得去人家家里弄脏了不好,自己的鞋子经常踩在泥土上,不好意思进去。

房屋内部设施全部电气化。所有原先取自自然的东西几乎很难找到,基本都是市场获得,这个时候与市场联系更加紧密。第一第二种聚落家家户户门前会放长凳,方便来客坐下聊天使用,而这种房屋有水泥砌的院墙,栅栏门,几乎看不到在坐在院子交流的人,人们互动减少,活动空间相对封闭。

这一阶段不需要太多柴火,竹器,木器等(除了野菜),人们与自然的互动基本很少发生。而对能源需求更加旺盛,住宅装饰等需求需要大量货币支付只好去想法设法赚取更多货币,所以外出打工留下子女。家里内部装饰一切向城里看齐,液晶电视、空调、冰箱等等,还必须有小车,其实有些在传统社会是不需要的,比如空调和冰箱。

这一聚落阶段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减弱。

结语:总体而言聚落变迁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现代化的过程与市场紧密结合,需要的货币需求也越来越旺盛,人们总是感觉缺钱。为了住进小区不得不外出打工赚取更多货币。而且市场感觉到没钱花,还想有小车。传统聚落居民到现在还自给自足的多一点,还保留很多传统习俗,处在第二条线中逐渐市场化比如去专门屠宰地方杀猪,而第三聚落则完全来自市场或亲朋馈赠。总之,M村的3个聚落形式完全并存,但是也代表了不同年代的发展现状,这和平原地区建房的3种样式变化是一样的,不过平原地区大多数是在原址重修,而山区则是异地重修。从这三个聚落的变迁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于市场依赖的加强,对能源需求加强,对于货币需求加强,对于环境破坏污染加强,人与人关系变得疏远淡漠,传统丢失的变化。

我们不禁要问,我们到底发展了么?GDP的增长,我们幸福了吗?人们为什么会怀念以前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

在这里,你将透过我的文字,用你独具的慧眼和我一起发现、了解、探讨社会、人生。且行且思。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账号:luxin2014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