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水文化】“郭学志对《竹书纪年》之探微”品鉴会

05-11 作者:迟夫

【卫水文化】“郭学志对《竹书纪年》之探微”品鉴会

“郭学志对《竹书纪年》之探微”品鉴会,于5月7日下午(星期六)在新乡市牧野区王村镇综合文化站才艺展示厅举行。品鉴会由卫水文化沙龙领事杨观粮召集并主持。来自卫辉的《竹书纪年》探讨者暴旭华先生和新乡城乡传统文化爱好者、关注者十余人赴会。赴会者首先品阅了郭学志所撰写的通俗易懂的专题资料,随后沙龙领事杨观粮向大家介绍了郭学志先生从事教学工作、教材研究之余,对先秦文化《竹书纪年》进行研究探索的情况。然后大家一起,听取了新乡“文体名校”寺庄顶小学学者型教师郭学志先生即兴所作的“关于对《竹书纪年》探微情况”的学术报告。

关于对失而复得的并不全面、并非原版的千年古书《竹书纪年》的研究和研究价值,中国史学界一直存有不同见解;关于埋在地下无人知、躲过秦始皇“焚书坑儒”一劫、及至西晋初年盗墓贼盗掘发现、引起“时朝”关注、后来命运多舛、直到清末民初王国维(1877-1927)对该书价值下了“定论”——的此书所埋、所掘之具体位置,在史学界、在新乡,乃是一谜、乃是一热门话题。

国学大师王国维称《竹书纪年》的发现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四大文化发现之一”。

对于上述诸项系列问题,郭学志经过多年锲而不舍的实地考察研究探讨,有其自己30万言的辛劳,更有其属于自己的独到见解和“定论”。其中其“定论”一说,就包括2013年8月,他对新乡地方《竹书纪年》出土处研究爱好者的研究成果引起地方报纸2013年5月起曾一度连载五个周末版的论述的“颠覆性”否定——“大梁冢不是《竹书纪年》出土地 !”

郭先生有意出版自己关于对《竹书纪年》探微的论著,结合其他相关问题,征求了赴会者的意见。(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根据郭先生的学术报告及其意向,来自卫辉的《竹书纪年》探讨者暴旭华先生首先发言,赞赏了郭先生这种探讨精神,肯定其学术成果之同时,也提出自己在某些方面的观点。

新乡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王新年、新乡市世界语协会的金建雄,以及新乡市牧野区王村镇卫水文化沙龙常务理事申东海、尚明福、杨汉生、牛春科、牛子太、牛春福、杨观粮,理事崔修德、皇甫宜发等纷纷发言。

王新年提出,如果以故事形式写成普及式版本出版,不失为一种宣传普及历史文化的好形式。

金建雄说:郭先生对《竹书纪年》的深刻探索,将对提升新乡地方文化层次起到积极作用。

申东海说:郭先生对先秦文化的研究、对《竹书纪年》的探讨,使我为新乡灿烂文化叫好。

尚明福说:一个平常人——郭学志老师,能够如此尽心挖掘地域文化,真是不平凡的举动。

来宾金建雄、王新年和沙龙常务理事杨汉生、理事皇甫宜发等在发言中,除了表示希望看到郭先生这种研究探讨成为文化成果,还表示了对文化沙龙工作的肯定,希望本沙龙开辟的文化探讨活动,长期坚持,形成地域文化“百家讲坛”之态势。对此,沙龙领事杨观粮表示——本沙龙成立一年来,之所以保持“月会”之项,即已表明本沙龙有此意向和信心。本沙龙欢迎热情关注城乡民间文化的各界人士,借我平台、展你风采,促进地域文化艺术之交流、之开发利用,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服务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

新乡市牧野区王村镇卫水文化沙龙 文

牧野大地天仙真人空名君观粮 手机拍摄

郭学志先生所撰写的通俗易懂的专题资料之一

常务理事牛春福先生(右一),和大家一起品阅《竹书纪年》探微的相关资料。

新乡“文体名校”寺庄顶小学学者型教师郭学志先生即兴作“关于对《竹书纪年》探微情况”的学术报告。

新乡“文体名校”寺庄顶小学学者型教师郭学志先生即兴所“关于对《竹书纪年》探微情况”的学术报告。

杨汉生(右一)、牛子太(右二)在会上。

郭学志先生在作其学术报告

暴旭华先生首先发言。

新乡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王新年(前左一)在会上

郭学志(左一)先生与大家探讨

杨汉生先生在发言(左一)。

皇甫宜发(右一)先生在发言

新乡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王新年(前左三)在会上发言说:如果以故事形式写成普及式版本出版,不失为一种宣传普及新乡历史文化的好形式。

郭学志手持自己厚厚的关于对《竹书纪年》之探微手稿,与大家交流意见。

申东海(左二)先生发言

尚明福(左二)先生在发言

新乡市世界语协会的金建雄(左一)先生在发言

新乡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王新年(前左一)在会上。

中国首家乡镇文坛 卫水文化沙龙 领事

新乡环宇桥·花卉城民间文化大使

牧野区地名专家

牧野区法院陪审员

卫水垂钓友协之友

牧野大地天仙真人空名君观粮 手机拍摄

共 1 条文章评论
  • 我是卫辉人,《竹书纪年》在卫辉市的出土,对中国史学价值贡献很大,希望老师们多关注研究。2016-05-14 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