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青山人未老
踏遍青山人未老
访马永顺
作者:平安
(马永顺是黑龙江省林业老英雄,全国劳动模范,十几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接见,他带劲全家人上山植树还债,成为人人夸赞的人。)
还是在孩提的时候,我就知道,在北疆的小兴安岭上,有一位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马永顺。在一个主题班会上,老师说,马永顺长得很高大,手很大。提着弯把子锯,像拿一根枯草棍儿。从那时起,这位高大的劳动模范,丰碑一样,矗立在我的心头。
后来,读到了一本书,名曰《马永顺的故事》,了解了马永顺对林区的巨大贡献,就是发明了《四季伐木法》,把快马子锯改成了弯把子锯。极大地提高了伐木效率。因此,他为伐木工人竖起来了一座标杆,十四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多么伟大的英雄!他虽然没有用身体去堵抢眼,用双手去擎炸药包,但他,在林区人们的心目中,仍然是一位英雄。
是的,在祖国建设的初期,到处都需要多快好省的情况下,他伐木36500棵,建起了高楼大厦,筑起了长龙般的铁路,架起了致富的桥梁和纽带。不要说这种行为,单说客观上所起到的巨大效益,足以让收益者赞叹不已了。
于是,我就计划去采访他。亲眼看看他的高大形象,亲耳听听他喊出的劳动号子。
那一年,听说他要去俄罗斯参加环球500佳领奖会,我便和几个同行前往。
我们进屋的时候,马老正和老伴玩麻将。两个人对垒起一道长城。看到我们,老两口站起来同我们握手。我真的看到了一位活生生的英雄。他的确很高大,像一座铁塔,85岁高龄,腰不弯背不驼,耳不聋眼不花,一笑,露出一排又白又齐的牙齿。
我不禁问到:“马老的身体怎么这样健康?”马老哈哈大笑说:“劳动锻炼的呗,一辈子同大山打交道,山清水秀的,能老吗?”马老说的很轻松,像是开玩笑,可是听者却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为人民做出贡献的人,是不会老的,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啊!
这次采访,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贫穷”与“富有”:他的家里,没有一件现代化的家具,一切都是那样的朴素无华,而墙上的那几张照片却是熠熠生辉。周总理正同马老握着手,周总理的神采使我仿佛听到了他的话:“小马,要让青山常在,永续利用啊!”年轻的马老的风度使人听到了他的铿锵的回答:“放心吧!小马不会老。”
还有一张照片,是李鹏总理同马老握手的情景,这位踏遍青山的老人显得依旧年轻,那造林还债的决心从那蹦起的血管上抒写出来。
第二次采访马老,是他赴俄罗斯领奖回来。他像个孩子似的,掩饰不住满腹的激动,他把获得的奖章和照片一一拿出来给我们看,给我们讲。
但他讲的最多的还是俄罗斯对于天然林保护情况。他说:“在这方面,我应该是个历史的罪人,我虽然栽了36500棵树,还上了我对大山所欠下的债,但这还很不够,我还要继续造林,上我们的大山重新披上绿色的衣裳,我还要带领“马家军”多造林,造好林,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扛起镐头上山岗,像当年那样,大干一场。
听他的话,听他的理想,我们深深地陶醉了。仿佛觉得,站在面前的他就是一棵树,一棵长青的大树啊!
第三次采访马老是在朱总理接见他之后,那是一个收获的日子。作家董玉震来采访马老。我们常写马老的人也都到场了。
马老神采飞扬地告诉我们:总理夸他,说他过去是采伐英雄,现在,他是造林模范。说这话的时候,马老像个孩子,脸红了,有些不好意思。接着,他语气坚定地说,总理是在鼓励我啊!我不是什么模范,我是在补偿我欠大山的债啊!补偿我欠子孙后代的债啊!
马老最善谈的就是大山,大树。黑龙江政府已将马老曾经战斗过的二股营林所命名为“马永顺林场”,那里的人们个个摩拳擦掌,下决心不辜负这个名字,为天然林保护工程做出贡献。
马老对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决定非常赞成,他说:“如果每个人都来保护天然林,那么,要不了多少年,我们的面前又会出现座座长满树木的青山。”
我们看马老谈得太累了,想轻松一下,就让他喊几声林业工人的劳动号子,话刚出口,马老立即兴奋起来,他站稳脚跟,扬起头,带着动作地喊起来:“下山倒了!”他的声音洪亮如钟,传向很远的高空。接着,他还唱了一段抬木头时呼喊的号子,逗得在座的人哈哈大笑,他自己也笑了。笑得那么纯真,那么美好,那么令人陶醉……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马老一辈子同大山打交道,用他勤劳的双手,为林区擎起一片蓝天,植下一片绿荫,建起一道靓丽的风景,我为林区有这样的模范而自豪,更希望踏着他的足迹,成为一名为大山染绿的人。
写到这里,我仿佛看到,我们祖国林区独好的风光…
- 欣赏佳作,推荐并问好作者!2016-05-13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