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夕阳
05-31 作者:从余东风
黄昏.夕阳
作者:徐东风
--
焦躁的太阳,开始降温
跟风的云朵,变了色彩
而大地金黄一片,一些树(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拍打叶片,与太阳告别
-
黄昏里,一些美,在眼前
浮现,每一次开幕与闭幕
都让灵魂呐喊
-
倦鸟归巢,测量着落日的
行程,被黄昏搁置的行踪
慢慢模糊。当夜幕垂下
月亮星星,清晰可见
-
落日西行,亲吻着山的
脊梁,红尘陌上,泛黄的
肌肤,飘散着麦香金黄
-
暮色里,迟归的农人
把喜悦和倦意植入黄昏
而我,黄袍加身,与牧童一起
与夕阳背道而驰,而笛声
与流萤,伴舞,奏响溪流的
心音,与落日一起回家
-
假如,没有风吹雨淋
我会把遍野的麦香收藏
凝目迟归的人,那疲惫的目光
是黄昏里闪烁的希望
假如,不是落日的匆忙
我不会把对黎明的期望
让风儿捎给黄昏夕阳
共 30 条文章评论
- 欢迎点评2016-05-31 13:03
- 我会把遍野的麦香收藏!喜欢老师佳作!推荐共赏!2016-05-31 13:18
- 我会把遍野的麦香收藏!喜欢老师佳作!推荐共赏!2016-05-31 13:22
- 凝目迟归的人,那疲惫的目光 是黄昏里闪烁的希望 假如,不是落日的匆忙 我不会把对黎明的期望 让风儿捎给黄昏夕阳2016-05-31 13:33
- 暮色里,迟归的农人 把喜悦和倦意植入黄昏 而我,黄袍加身 与牧童一起,与夕阳背道而驰 而笛声,与流萤伴舞 奏响溪流的心音 与落日一起回家----最欣赏这一节,其实东风老师的诗歌,诗意隽永,情感笃厚,蕴涵厚重,推荐阅读2016-05-31 13:36
- 假如,不是落日的匆忙 我不会把对黎明的期望 让风儿捎给黄昏夕阳-----是点睛还是诗眼?好诗,推荐共赏2016-05-31 13:41
- 欣赏,问好东风老师,推荐阅读!2016-05-31 13:52
- 喜欢这样的文风2016-05-31 14:07
- 回复@从余东风:在哪收藏呢老师,我是新人2016-05-31 14:11
- 杏坛底蕴,运河情怀。推荐阅读。问好!2016-05-31 14:39
- 物象意象相互交融,熔炼成诗人的情感,在诗歌里流淌2016-05-31 14:55
- 喜欢,问好!2016-05-31 15:36
- 黄昏里,一些美 在眼前浮现 每一次开幕与闭幕 都让灵魂呐喊。寓意深刻,语言练达。赞!小建议:能把“一些树拍打叶片,与太阳告别”改成“树叶拍着小手,与太阳告别”可能更生动点,2016-05-31 16:19
- 回复@龑:您那么改就显得小资,不大气了。我的观点2016-05-31 16:33
- “暮色里,迟归的农 把喜悦和倦意植入黄昏/ 而我,黄袍加身/ 与牧童一起,与夕阳背道而驰”……欣赏东风老师的美诗,学习了,点赞,问好!2016-05-31 17:08
- “暮色里,迟归的农人/ 把喜悦和倦意植入黄昏/ 而我,黄袍加身/ 与牧童一起,与夕阳背道而驰”……欣赏拜读东风老师的佳作,学习了,点赞,问好!2016-05-31 17:10
- 黄昏与夕阳,是诗人笔下一首美丽的诗行,读者诗人的诗句,我慨叹万千,是的,黄昏又如同是人生一首唯美的篇章,夕阳是我们人生最精彩的呈现。每一次面对,都如诗人说的那样是心中的呐喊;而每一次呐喊,又都是我们灵魂深处的悸动!我们走过黄昏,迎来了夕阳款款的落寞,也送走了我们一天的疲惫!我们把一天的心绪慢慢根植于这静静的黄昏,又把最美的心思寄情于落日,穿入繁星,走过梦里的青绿,用爱去书写明天的希望!2016-05-31 17:30
- 这首诗虽然延续了老师以往的风格,但是通篇读来,反复回味后,给人一种心绪以抚慰,安宁和谐的氛围,没有激昂的文字,没有过分的言情,一切都在自然之间浑然天成。诗思自然,拟人化的方式信手拈来,结尾处,给人一种希望。且充实,质感,温暖的意境,还有一个亮点在于意绪的传递!2016-05-31 17:49
- 欣赏佳作,2016-05-31 19:37
- 推荐阅读,问好。2016-05-31 19:40
- 欣赏诗作!问好!2016-05-31 20:53
- 假如,不是落日的匆忙 我不会把对黎明的期望 让风儿捎给黄昏夕阳。 欣赏佳作,点赞!问好!2016-06-01 08:42
- 欣赏2016-06-01 10:12
- 徐老师的诗歌,前面的铺陈做的足,总是在最后一节画龙点睛,给人回味2016-06-01 18:36
- 喜欢2016-06-02 07:22
- 佳作,欣赏,欢迎回踩指点。2016-06-02 09:53
- 拜读佳作,欣赏,问好。2016-06-02 15:05
- 与流萤,伴舞,奏响溪流的 心音,与落日一起回家。欣赏,推荐!2016-06-02 16:05
- 拜读佳作!问候作者!推荐阅读!2016-06-03 18:39
- 欣赏!问好文友!祝安!2016-06-0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