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女
歌女
平安
歌女12岁,是班级最小的一个小女生。她本来叫奚鸽女,她的父母给她起这个名字,是希望她成为一名鸽子一样文静、纯美、平和的女孩。她实现了父母的愿望,成为人见人爱的小女孩。还因为她有一个周旋一样的金嗓子,同学们都将“鸽”改成“歌”,挚爱地称她“歌女”了。
歌女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总喜欢问“为什么”?老师讲中心思想,她就高高地举起右手,问老师:“为什么中心思想是这个而不是别的?”老师耐心地讲了,她点头表示听明白了。老师讲写作特点,她又将右手高高地举起,问“为什么写作特点是这个而不是别的?”老师不耐烦地说:“是这个就是这个,就像你是女生就是女生一样,什么也不为!”
她不灰心,依旧瞪着圆圆的大眼睛认真思考老师讲解的每一个问题,想不明白,就再高高地举起右手。她不知道老师在生气,不叫她,急得站起来,身子前倾,将手举到老师的鼻子尖上。老师将她“赶出了”教室,在走廊里站了一节课。下课了,老师夹着教案往办公室走,她早已忘了自己是因为什么被赶出教室的,紧紧追上老师继续发问:“老师,陈毅是个八路军,八路军是不怕牺牲的,可是他为什么趴在草丛中十多天呢?”
老师本想再说她几句,磨掉她追根究底的毛病。可看她那认真的样子,知道她的确是不明白,于是,便耐着性子给她讲:“陈毅只有一个人,敌人众多,寡不敌众,这时候他站出来去送死,是不必要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她立即追问:“为什么是不必要的呢?”
“陈毅同志是一位领导人,很多事业还需要他去完成。”
说完,老师转身便走,怕她再提出什么说不明白的问题。
和同学们在一起玩的时候,她也是这样。跳皮筋,她跳着跳着,突然不跳了,问扯皮筋的同学:“这皮筋为什么跟我一起颤动?”
扯皮筋的同学烦了:“快跳吧,拿来那么多为什么?”
每次玩,她都是这样,永远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同学们生她的气,玩什么也不带她了。
班主任老师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把她叫到办公室,问她知不知道同学们为什么不愿意和她玩?她眨着那双只有孩子才有的天真单纯无拘无束的大眼睛看着老师,突然问:“老师,为什么老师让学生上办公室,学生不敢不去?”一句话,把办公室的老师全都逗笑了。王老师很无奈,只好亲昵地拍拍她圆圆的头,把她打发走了。现在流行一首非常受欢迎的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其中,有一句歌词这样唱到:“小时候,我以为你很有力,你喜欢把我们高高举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老师把孩子高高举起,是师生之间的情,师生之间的爱。在还不懂事的孩子眼里,这情这爱只属于有力,只有长大了,他们才知道其中意。王老师只盼望她快快长大,长大了她就再不会有这么多的为什么了。
寒假以后,孩子们高高兴兴地返校了。长了一岁,仿佛都比以前成熟了许多,不用老师现场指挥,就主动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歌女再不是孩子们心目中的“小龙人
”了。个子长高了半个头。目光中多了点什么。
有一天,区团委在电视里发表了了讲话。要求每个团圆都行动起来,到邮局买一张希望工程捐助卡,然后按着卡片上的地址,寄上三百元。三百元,是一个贫困山区孩子五年的学费书费。王老师他们班是初二只有三名团员,无法买这种卡,王老师想了一个办法,让全班同学把父母给的零用钱捐出来,合到一起捐给团委,让团委处理。团支部书记在安排这种工作时,要求同学们五角钱打底儿,多了不限。只有歌曲不必捐款。
歌女有两个哥哥,都读中学,母亲瘫痪,父亲腿脚不灵便,只能街头卖葵花籽为生。初一时,歌女曾经提出过辍学,王老师带班干部去她家家访,都哭了。那低矮潮湿的一间小草房,泥抹的空空四壁,只有一床补丁连缀成的破被子。她父亲说:“一个女孩家,念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认得两个字就行了,让她在家帮我一把,把她两个哥哥供出来,到了年龄,给她找个婆家,算了,我也实在是不得已啊!”
王老师给她父亲讲很多道理,答应他,全班同学捐款给她交学费。自己穿不着的衣服都给她。好歹算是说服了他。
她本身就是希望工程救助对象,不让她捐款是对的。
有一天下班后,王老师的母亲告诉她:一个小女孩来家里卖唱,唱的是天涯歌女,唱得跟周璇一样好,唱完了,母亲要给她两个馒头,一件旧的外衣,她拿在手里竟然流泪起来。老太太问她为什么流泪,她说:“我要钱,不要东西,一角钱也行。”老太太向王老师抱怨:“现在的乞丐都是高级乞丐。有的靠要钱成了大款,连十来岁的孩子都看中了这个职业?”
王老师的心怦怦乱跳,不安地想到了奚歌女。她问老太太:“那女孩什么样?”“问她干什么?要了我两元钱,这口气我还没出呢!”她母亲喘着粗气。
王老师拼命往外跑,任凭她母亲喊叫,她都不回头。
穿过中心市场,就是歌女的家了。远远地,王老师看见,中心市场门口围着许多人,有歌声从人群里传出。
“天涯呀,海角,觅呀觅知音……”
太熟悉的声音了,此刻听起来却是这般陌生。
王老师挤过人群,看见歌女站在人群中间,一件打了补丁的碎花布衫,袖子明显短了许多。两条细辫垂在胸前。一缕碎发随便地贴在右额头。她的唇又干又裂,嘴一张一翕在动。
王老师扑上去,双腿不自觉地跪在了地上。把她紧紧地搂住怀里。任凭泪水泉一样涌。
歌女喊了一声老师,像久别的孩子见到了母亲那样,紧紧贴在老师怀里。“老师,我要捐款。”
她已不再是孩子,她已经成熟了。王老师将她那绺乱发抹到了脑后。站起来,扯着歌女的手,向围观的人解释:“各位父老乡亲,这个小女孩是我的学生,同学们都在为希望工程捐款,她本身就是希望工程救助对像。可她不甘过后,才来唱歌。”
她的语调太悲伤,引得看客们个个热泪盈眶,不分男女老少,都把手中的零钱放到他们面前。顷刻间,他们的脚前便隆起一座钱山。
那天晚上,王老师用自己的钱买了两条武昌鱼,两斤猪肉,还有一些蔬菜,为歌女一家过了一个“年。起初,歌女不好意思吃,王老师假装和她母亲说话,给她机会。她狼吞虎咽地吃着。用油汪汪的小嘴说:“老师,你做的鱼真好吃。”
王老师的鼻子酸酸的。
当王老师把歌女卖唱賺钱捐款的事告诉全班同学的时候,他们都哭了。一致同意用歌女赚来的钱为她买一件漂亮的衣服。歌女不同意,说什么也要捐给希望工程。最后由老师决定,捐希望工程五元,剩余的钱为她买一件大红绣花羊毛衫。
歌女穿上它,真像个舞台上的歌女,光彩照人。
该照片为作者与著名诗人李瑛的女儿著名诗人李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