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幼年便学会了表演》
“六一”刚过,想起木心的《童年随之而去》,再忆自己土得掉渣的童年,深刻得不想夸张。
在这个逐渐变味的节日,小朋友被打扮得油头粉面,小脸蛋像冬天大西北人的脸,红扑扑的像苹果,一双原本清澈的眼睛上方化着浓浓的兰妆,似乎还散发着荧光,可爱,但可怕极了。丰富的节目并不是为了充实孩子的内心,而是为来年多招生做好准备。所有的粉饰,都不能掩盖内心真实的需要,超出他们能力所扮演的角色,会让所有的家长吃惊的感到自己的孩子成长得太快,但那稚嫩的面容终究不能欺骗生活,下台之后便扑倒在妈妈的怀中撒起娇来,原来,我们对教育的摧残从幼儿园便开始了。
从此之后,他们便学会了表演,当然是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再后来学会伪装,就像现在的我们,扮演着与自己并不匹配的角色。
给童年留下一些更多的童真,让他们不至于像我们现在苦苦寻找从前的自己,因为年华毕竟是有尺寸的。
你看那些社交场所,一个个光鲜外表的背后,每个人的心都是千疮百孔,人散曲终后,只剩下一个个佝偻的背影。年华走了,把虚伪永远留在了脸上,为了迎合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我们失去很多本真,人人都把失意和落魄深藏起来,尽量使自己优雅,优雅,再优雅。攀比使我们的内心永不满足,于是卞之琳写了:“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心累了,梦碎了,醒来,开始寻找真正的自己。(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寻找,又何尝不艰难,转瞬间便到了天荒地老。
所有这些,我们都能承受,但,不要带上孩子。
人,所有的壮怀激烈,都将在不断的自我完善中走向成熟,旅途中伙伴会越来越少,所以你要接受一个人独处的清欢,这时,你才有资格跟年轻人谈年华,谈你的喜怒哀乐,当然,最主要谈的还是你的宠辱不惊,就如晚年的木心。
再过几年,我也到知天命的年龄,但我已经能容忍岁月的流逝,因为我早已把心交给了年华,得与失也成了过眼云烟,年轻时的意气风发,中年时的迷惑困顿,以及在别人主演的剧里充当的配角,在这时都成了过往。
人生所有的表演便从“六一节”开始了,但真正能成为表演明星的却是凤毛麟角。
很多的时候,我们都想用双手托起天空,放飞自己的梦想,理想人人都有,就像我们穿的内裤,人人都有,但大多数的人都不想把它露出来,当然,明星除外。
那就给理想一点时间,也给寻找一点时间。
-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一位孩子家长反映说,山东郯城一幼儿园在六一儿童节演出时,有一个类似让孩子表演洞房花烛夜的节目,不但有亲吻的动作,男孩子甚至还把女孩子给扑倒在地,然后压在了身上。家长们质疑节目太过低俗,会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2016-06-05 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