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带病干部”不能养大再办

06-12 作者:网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加大从严治党力度,因违反党纪政纪被处分的干部不在少数。仅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人数就已达7万多名。但是,这些受到处分的干部中,真正属于需要拔掉的“烂树”只是极少数,多数仍为“病树”,属于“问题干部”,还有康复的机会。(6月7日《人民日报》)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干部久了容易“生病”也很正常,完全不用遮遮掩掩。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被处分“问题”干部超过7万人,可大胆推测,随着时间推移,这个数据还可能跃升。尽早挽救刚“生病”的干部,让他们在歧路上及时刹车回头,既是一种保护,也与党的事业兴衰紧密相连。

一直以来,由于多种原因,干部队伍出现“两种极端”,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平时作风出点小问题,思想有点不良苗头,往往无人问津,不当回事,咬耳扯袖之人太少;一些纪检干部喜欢“抓大放小”,热衷办大案要案,对“问题干部”不屑一顾,甚至“等养大了才办”。可以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中,有多少“生病”干部能自我康复,恐怕多数人还是会逐渐滑落。

惩前瑟后、治病救人是我们党的一惯作风,保护广大党员干部,是一种担当与关爱。对少数严重违纪犯罪之人,应该毫不犹豫“零容忍”;对小错干部,应坚持抓早抓小,对症下药,努力避免其滑向腐败犯罪的深渊,在错误路上走到黑。

首先,教育警示是一味“预防药”。许多干部思想滑坡、麻痹大意,甚至不拘小节,主要缘于学习教育未跟上,理想信念未补“钙”,面对“四风”入侵毫无招架之势,轻而易举选择投降。只有坚持正面教育与反面警示常态化、长期化,使之入脑入心,才能督促干部守好廉洁自律底线。

同时,监督震慑是一针“清醒剂”。一些干部尝到了吃喝玩乐的“甜头”,往往都难以自拔,必须监督到位,及时通报批评,曝光一批“小错”“小过”典型案例,不断唤醒广大党员干部的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增强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自觉性和执行力,在“歧路”上及时回头。(勇军)(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