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当从李保国同志身上传承什么?

06-14 作者:疏桐上蝉

干部当从李保国同志身上传承什么?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李保国同志35年如一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长期奋战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事迹感人至深。李保国同志堪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要学习李保国同志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自觉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6月12日新华社)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级党员、干部、教育、科技工作者学习李保国同志的高尚精神,自觉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今天,在“四个全面”战略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在全面脱贫攻坚的紧要关头,尤需各级党员干部学习李保国同志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当中去。

干部当学习李保国同志心系群众的高尚精神。为什么要放弃在高校教书的那份轻松与惬意,因为心系群众,牵挂着生活在太行山的群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李保国牢记一名党员的崇高使命,散发为人师表的道德光辉,以实际行为诠释着新时期中国知识分子悲天悯人的高尚品质,心似大海,装得下家国情怀。时间进入“十三五”,全面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所有脱贫对象中最困难最需投入力量最牵挂人心的莫过于革命老区的那些贫困户。相信许多人都看过《太行山上》,朱德总司令率领八路军在那里打过日本鬼子,打出了中国人志气和血性,打破了日本侵略者不可战胜的神话。今天,生活在幸福与安康的人们不能忘记太行山的群众,更不能容忍那里的贫困。李保国心系群众,为山行山的扶贫事业奔波忙碌,体现出一名共产党人最朴素的情怀和伟大的人格力量。

干部当学习李保国同志扎实苦干、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实干兴帮,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直秉承的优良传统。“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不管是党员、干部还是科技、教育工作者,说得再好,不如做得好。不管是群众评价还是上级评价,都必然是看究竟做了什么实事。习总书记指出,新时期党和人民的好干部标准,即忠诚、干净、担当,如何做到这点、达到这个标准?不是靠夸夸其谈,而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无私奉献,解决群众的切实困难,帮助群众脱贫致富。“路遥知马力”,真正的好干部、好党员,总是以实行的点滴行动来诠释信仰信念的力量。李保国把太行山区生态治理和群众脱贫奔小康作为毕生追求,每年深入基层200多天,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领10万农民脱贫致富,一名高级知识分子如此不辞辛劳,甚过于最朴实的农民,实让很多基层干部也无地自容。

干部当从李保国同志身上传承什么?那就是一名共产党员以身作则、舍我其谁、忠诚、担当的时代精神,那就是一名知识分子悲天悯人的家国情怀。作为新时代的干部,更当深知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要以扎实苦干、无私奉献的时代担当精神,切实的增加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文/伍文胥)(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