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翻阅与合上

06-30 作者:黄金珊瑚

生命之书至高无上,

不能随意翻阅,也不能合上;

精采的段落只能读一次,

患难之页自动翻过;

当你想重温过去的绵绵情肠,

读到的却是生命临终那一章。(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法国)拉马丁

拉马丁是法国十九世纪第一位浪漫派抒情诗人,出身贵族,自幼在乡村度过,所以便有了他的代表作《秋》,而“生命之书至高无上”一首,是写在“纪念册上的题诗”,作者在“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推动下,对生命有了一种崭新的诠释。

当夜幕来临之时,一个人静静地坐着,看着眼前晚霞照射在地面的情景,你的心会渐渐地安宁,从心地会聚焦着许多生力,能感受到一棵小树,从春天里勇敢地成长,小鸟在枝头歌唱,蜂蝶在花叶中围绕……造物主创造了生命,万物在生命的动力下,释放着美好的精彩。生命需要精彩,生命的意义也在于精彩。有了精彩的生命,人生才有意义。

比法国浪漫诗人更早的有我国的屈原,他是世界文化名人,《诗经》应该算是浪漫主义的鼻祖,而近代我国浪漫主义的代表诗人应该是郭沫若和徐志摩了。郭沫若的浪漫体现在《女神》里,徐志摩的浪漫表现在《再别康桥》里。

浪漫主义对事物的追求也是和常人不一样的,生命之书不能随意翻阅,既然翻了就不能合上,精彩部分只读一次,那么什么时候该放下呢?生命之书难以翻动,读到患难之页时要主动翻过,这是一种美好,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只追求光明,不流连那过去的岁月,也许拉马丁做到了,但同样是浪漫诗人的徐志摩并没有做到,生命里的林徽因始终没放下……重温那过去,只是对绵绵情肠留下,就不怕绵绵情深魂断肠么?郭沫若的原配夫人张琼华孤身一人独守郭沫若老家直到病死,68年来绵绵情思不是魂断肠么?合上时却是生命中的无奈……

生命之书需要精彩,而过程却是苦痛与快乐并存;生命之书不要随意翻阅,打开就再也合不上。人的一生很短,但生命里的辉煌应该不少,我们要感谢造物主,让我们在这生命长河里享受到了人生的快乐。让我们学会用浪漫主义的眼光,翻阅那生命之书,跳过患难之页,只停留在绵绵情深的那精彩部分吧。

共 0 条文章评论